<p class="ql-block"> 冬之韵,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学习与提升。沐浴着冬日的阳光,追寻着教育的和风,为了扎实推进,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更好得贯彻新课标的教育理念,2023年1月29日-1月30日,白官屯镇白官屯中心小学、大黑马甸小学、郭官屯小学三校开展了继续“研读新课标联合研修活动”。</p> <p class="ql-block"> 培训前,许丰校长对所有参与培训的教师提出了自己的期望:这次的培训内容多,针对性强,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反复研讨、深刻讨论,切实做到学以致用。一是要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学习培训,在思路上有新的启发,在境界上有新的开拓,在能力上有新的提高。要在深入理解、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上做文章,在结合工作、学以致用上出成绩,真正达到明理、明智、推动课堂教学的目的。二是要密切联系实际。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带着任务学。特别是要注意结合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要善于和勤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会思考,积极思考,主动思考,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学到的知识,共同分享,认真思考教学工作的切入点,巩固和扩大结合和契合点,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p> 语文专题培训 <p class="ql-block"> 本次语文新课标培训内容分为两部分: </p><p class="ql-block"> 一、李英杰老师主讲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原则与实施策略》,李老师主要从1.读懂与定位,凸显教材的教学功能。2,重组与整合,突出学科的关键问题。3.多层级关联,构建学生的发展思路。4.活动中转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四个方面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给出了方法和指导。</p><p class="ql-block"> 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汇报与专家点评指导》,由9组语文骨干教师团队为我们带来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课例演示,让老师们更加直观的感知咋样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让老师们心中的疑惑逐渐解开。</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学习让老师们对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科素养的落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老师们经过学习——吸收——沉淀的过程,纷纷写下了自己的学习感悟。</p><p class="ql-block"> 1.29日19:00,我们相聚云端,分享一天的学习收获。</p> 数学专题培训 <p class="ql-block"> 本次数学培训内容:”基于标准的数学课程内容理解与教学设计”——为有效推进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质量。史宁中,马云鹏,吴正宪等多位专家针对针对2022版新课标进行分板块解读,为老师们明晰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名师引领小学数学“数量关系”主题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案例展示——通过一线教师典型课例的展示交流和评课议课,全方位、多角度解析“数量关系”主题内容的结构化教学与实施,为实现新课标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提供指南。</p> <p class="ql-block"> 晚上19:00,老师们就专家在讲座中提到的新课标中数学四大领域的整合与变化,培养模型意识的案例的心得体会观摩畅所欲言,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收获。</p> 英语专题培训 <p class="ql-block"> 在王婷老师的主持下,英语老师学习了陈李明的《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并观摩了新课标背景下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课例展示,陈李明老师在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讲座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素养为目标,落实课程育人总目标。以单元为整体,开展单元整体设计与教学;以主题为引领,开展主题意义探究下的教学过程。以语篇为依托,开展基于语篇、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教学;以活动为途径,设计三种层次递进的教学活动施教;以质标为依据,设计教学与评价活动。</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就学习内容展开交流,研讨。</p> 科任课专题培训 <p class="ql-block"> 在张丽丽主任的主持下,白官屯中心小学的科任老师新课标学习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虽然他们平均年龄已不再年轻,但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完美的诠释了“学无止境”。</p> <p class="ql-block"> 1.30日上午老师们就新课标学习进行分享。</p> <p class="ql-block"> 卢恩首老师: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2022年版),书法首次进入语文主科,并占一定比重。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每个学段的学生都制定了汉字书写、毛笔书体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每个学段的学生都制定了书法、篆刻或中国画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近些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愈加重视,“书法进校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同,这也让书法在学校教育中重获新生,书法教学的实施不仅能有效实现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同时还推动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苑晓梅老师:《义务教育劳动实践课标》培训心得:劳动实践课程在所有课程中备受关注,因为它从综合实践里面独立出来了,2022年又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也就是说劳动教育要从劳动课程重点切入,这是一个大事件,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应该充分感受到劳动课程独立性的价值。一定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且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简单的劳动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快乐,体悟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时代新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淑霞老师:2023年1月29日我通过认真学习科学新课标,我对新的课程标准有了初步认识,有了一定的收获。王老师对课标作了充分详细的解读,新课标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指向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坚持素养导向、问题导向培养时代新人的方向。日新月异的网络世界下,课堂学习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所以我认为科学学科的学习应该像语文数学学科那样具有专业的的味道,让老师和学生回归实践,在生活经验中真正地融入探究,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也能为实现跨学科整合更进一步。科学的学习重要的不仅仅是课堂,还有更重要的生活经验和应用,将科学思维科学习惯印在平日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中,才能称得上是一次成功的科学学习。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我会努力学习把知识转化为素养的基本方法,不仅要知识情境化,更要学习实践化,立足于真实科学现象和问题的解决,实践新课标要求。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做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孙国静老师:本次培训收获很大,下面介绍几点学习感受:</p><p class="ql-block"> 首先《新课标》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指明了大方向。《新课标》指出了学科的性质和内容。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制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核心素养的提出相比以前的三维目标更全面,更立体,意义更深远。</p><p class="ql-block"> 其次,《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内容呈现贯通衔接、螺旋上升的体系。小学道德与法治在教学备课过程中,教学目标要根据其阶段特点在养成教育习惯方面确立,而且不能仅备这一课的内容,应该了解这一单元主题,总揽全局,整体设计教学内容,整合单元难点、要点,这样更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来确定本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再次,《新课标》的道德与法治课应该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小学道德与法治要以生活为基础进行道德情感培养,课程要链接课堂内外,把我们的小课堂从时间、空间方面拓展到 生活中,与社会大课堂结合。</p> <p class="ql-block"> 孙云升老师:学习2022版《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研读的心得</p><p class="ql-block"> 郑燕林老师从理念与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三个方程进行了阐述,可以概括为:一大变化、两点建议、三个关联、四大目标、五个理念、六条主线、九个模块、十七主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史楠老师:我听了马丹老师关于《义务教育艺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培训,我深深地感到我们要随时成为学生们需要的艺术教师。新课标在前言中就明确了美术课程的性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新课标中人文性的确立,是对美术学科特点的一个重要认识,是对美术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学目标的反思,它将使我们改变以往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为美术教育明确了方向。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开发性、自主性和自我实践性,它的课程内容不是由专家预先规划设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以学生为主,由师生共同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发展,探索新知识的过程。结合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将会大大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融入社会,增强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赋予了我们教师更大的操作空间,同时指导教师从人文角度出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学生消除了胆怯,人人参与其中,真正体现了艺术教育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汪警妍老师:通过《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淮(2022 年版)》的培训,我有以下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我认为体育课有以下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第一,明确课堂运动负荷要求,让学生到达合适的运动强度和负荷,每节课还应有10 分钟左右体现多样性、补偿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体能练习,以保证每节实践课具有足够的运动负荷。第二,真正“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摒弃‘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的“三无"体育课第三,重视把体育锻炼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体育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孙凌云老师:通过本次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解读的培训,我收获颇丰。美术新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注重生活与艺术联系。我认识到体验性学习的方式是多姿多彩的,要把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需求有机结合,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造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去体验、去认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彬老师:通过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淮(2022 年版)》的培训,我有以下心得,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我认为体育课有以下几个问题急待解决。</p><p class="ql-block"> 第一,明确课堂运动负荷要求,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解决“不出汗"的体育课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未见根本好转”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第二,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建构“学、练、赛”一体的课堂教学体系,真正“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摒弃‘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的“三无"体育课,2022年版课标强调结构化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学生侧重在应用的情境(如对抗练习、比赛或展示等)中学习知识与技能。</p><p class="ql-block"> 第三,重视把体育锻炼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决“学生未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问题。</p> 领导寄语 <p class="ql-block"> 最后,白官屯中心小学许丰校长和郭官屯小学韩丽荷校长就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给予了指导性建议。</p> <p class="ql-block"> 两位校长高度肯定了老师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态度,并指出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要摒弃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方式方法,学习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育人方法,打造高效课堂,塑造学生必备品格,培养学生关键能力,让核心素养真正的落地。</p> <p class="ql-block"> 前行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只有不断学习和探讨,让思想碰撞出火花,才能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只有我们不断修身明志,才能真正的立德树人,愿我们把握每一次机会,虚心学习,善于探索,刻苦钻研,在教学这个大舞台上不断彰显自己的魅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