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季气候寒冷,气温骤降,面对冬季的“关口”,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尤其需要加强注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为何冬季更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呢?</b></p> <p class="ql-block">原因如下:</p> <p class="ql-block">1、冬季血液粘稠度易升高</p><p class="ql-block">在低温的环境中,人体水分丢失速度降低、排汗减少,我们不容易感到口渴,因而对水的需求感也会下降,喝水次数就会减少,致使血液粘稠度升高,进而加速斑块和血栓的形成,引发心脑血管疾病。</p> <p class="ql-block">2、寒冷的气温会使血压升高</p><p class="ql-block">人体在受到寒冷空气刺激的时候,会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上升,从而增加血管阻力。同时,血压升高会增大心脏负荷,增加心肌梗死以及脑溢血的发生风险。</p> <p class="ql-block">3、低温易引发血管痉挛</p><p class="ql-block">寒冷的冬季,室内和室外温差明显,部分人的血管可能会无法适应冷热交替这一变化,从而引发血管痉挛,导致血管管腔变得更为狭窄、阻碍血液循环,对于已经有血管斑块的人群,也会增加斑块破裂的风险,所以当寒潮来袭时,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和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比普通人群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也需要更加周密的防护措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那么,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该如何过冬呢?</b></p> <ul><li><b>慢性病患者不要擅自停药</b></li></ul><p class="ql-block">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慢性病人群不能擅自停用降血压、降血脂和降血糖的药物,一旦出现血压突然升高、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诊。</p> <ul><li><b>注意保暖</b></li></ul><p class="ql-block">寒潮期间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必须出门则要注意防寒保暖。穿厚羽绒服、保暖的鞋子等,也不要忽略头部保暖和穿秋裤哦!</p> <ul><li><b>多喝温开水</b></li></ul><p class="ql-block">多喝热水可以稀释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同时温开水还可以减少血管痉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p> <ul><li><b>适量运动</b></li></ul><p class="ql-block">运动可以有效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寒冷环境的能力。但冬季清晨气温过低,晨练容易因为室内外温差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可以在上午十点和下午三四点钟进行运动锻炼,如太极拳、慢跑、散步、广场舞等。</p> <ul><li><b>保持平和的心态</b></li></ul><p class="ql-block">心理健康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寒冷的冬季,更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p> <ul><li><b>千万不要“喝酒御寒”</b></li></ul><p class="ql-block">“喝酒能御寒”是一种认识误区。因为人饮酒后会促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影响血压;同时也会加速散热以致体温越来越低,导致心脏负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严寒天气饮酒后出门活动,非但不能御寒,还很可能出现严重后果。</p> <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平常还要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空气污染严重时,减少户外活动;必要时注射流感疫苗,避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进入冬季后,大家都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营养均衡,适度运动,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防护措施,就一定能健康过冬!</p> <p class="ql-block">希望本篇科普能够帮助到您,让我们一起为生命护航,为科普助力。</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声明:本公众号所发表的图文只为交流分享,源自网络的图片与文字内容,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络所有,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