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鲤城

彩枫

<p class="ql-block">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整座城当选“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这里是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路起点,世界双非遗,千万华侨精神故里,万亿经济城市,世界三大中国元素中陶瓷、茶叶的发源地,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神仙聚集地”,三步一寺庙,抬头有神明。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泉州!</p> <p class="ql-block">  永宁古卫城,位于泉州石狮永宁镇,是一座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镇,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与天津卫、威海卫并成为中国的三大卫。</p> <p class="ql-block">一座山一片水一座城,自然与文人景观并存。此行特意和家人来体验永宁的那份宁静的美好,目前没有商业开发的痕迹,窄窄的巷子铺着古老的石板路,房屋依然保留着闽南古厝和番仔楼,多数砖石结构传统宗祠文化保留的特别好。</p> <p class="ql-block">静谧的古镇风情和淳朴的人文气息交杂融汇,随性漫步古镇街上,斑驳的石墙红砖,隐藏着往事,走在青石板上,来一次时空穿梭,感受下从前慢的时光,转角处眼前出现的老派洋楼就令人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从热闹的老街入口走到宁静的小巷深处,仿佛走进了一段永宁的历史,犹如经历了一场喧嚣的集市到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步入小巷中,时而南洋风格的番仔楼,时而泉州风格的石头房,时而闽南风格的红砖古厝,一步一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番仔楼是一种中西合璧的闽南(以泉州为代表)民居建筑,多为民国时期南洋华侨归国所建,与传统的闽南古民居大相径庭,集闽南传统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的特点,工艺精湛,是闽南侨乡重要的建筑文化。</p> <p class="ql-block">雕梁画栋,精美绝伦。纵然岁月斑痕累累,这些屹然不倒的番仔楼静静地在这里看尽风雨飘摇,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繁衍生息、儿女情长。这些番仔楼承载着先人浮浮沉沉的过往,在岁月的翩跹流转中,即便人去楼空,但我们依然可以窥见昔日这里辉煌的盛世景象。在车水马龙的当今社会,摒弃嘈杂的灯红酒绿,内心更需要一种闲适安然的淡泊。</p> <p class="ql-block">  安平桥,见证了“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繁华图景,留下了诸多史迹,向世人诉说着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往事,因桥全长约五华里,安平桥又称“五里桥”,是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p> <p class="ql-block">瑞光塔、桥头亭、水心亭、海潮庵、镇风塔、雨亭、望高楼、听潮楼……踏上安平桥,桥上及周边的附属建筑,还有亭中的石碑,无一不诉说着这座石桥的沧桑和伟岸。</p> <p class="ql-block">  公元9世纪,伴随着泉州海外贸易的兴盛,摩尼教从“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泉州,因寺庙最先为草构,得名草庵。庵内摩尼光佛造像,雕凿于1339年,作为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它的历史价值和宗教价值可见一斑。在瑞典召开的“摩尼教国际研究大会”上,这一尊塑像更是被确定为大会会徽。</p> <p class="ql-block">  唐开元年间,青阳有"五店市"之称,五店市传统街区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街区遍布的“皇宫起”红砖厝,便与别处风格迥异。墙面用红砖白石构造,屋内有天井相隔、回廊连接,屋顶有燕尾脊高翘向天,透着皇家的气势。五店市传统街区,犹如一位能工巧匠,让传统与现代并立,将怀旧与时尚融合。</p> <p class="ql-block">闽南人把房子叫作“厝”,红砖红瓦,气势恢宏,颜色艳丽,张扬又不失质朴端庄。红砖厝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闽南当地的海洋文化,是闽南文化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红墙灰瓦,热烈奔放,却低调隐忍,房顶展翅翱翔的燕尾脊,各种吉祥图腾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一百多处明清、民国至现代各个时期格局特色的建筑,类别包括宗祠、寺庙、商铺、民居等。在这些建筑中,青阳庄氏家庙、青阳蔡氏家庙、庄用宾宅、朝北大厝汇集了闽南建筑的菁华,最值得游览一番。其中,民居又有夯土房,闽南传统“皇宫起”红砖厝、中西合璧的番仔楼等,五店市就是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闽南建筑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  梧林保留完整的百年建筑群,多在上世纪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建成,一幢幢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梧林人及华侨乡愁的建筑,散落在660亩的传统古村落,它们涵盖了闽南官式大厝、中西合璧民居、哥特式建筑以及古罗马式建筑共两百多幢。</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梧林的石板路上,经过的每幢闽南古厝、番仔楼、洋楼都有一个华侨的故事,那些精美得令人惊叹的石雕、砖雕无言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整个建筑群建造技艺精湛,凝聚着侨乡文化精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梧林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是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除了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钟楼、近现代洋楼外,还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简直是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沧桑巨变。</p> <p class="ql-block">一条遍布古建筑与古老美食的古街,却充斥着年轻人的身影,吃遍西街第一步,从钟楼开始!</p> <p class="ql-block">泉州西街既有着文化底蕴,又有着人文情怀。各具特色的宗教在这里交相辉映,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生辉,文史历久弥新,这里既有飘飘然的仙气也有最真实的烟火味,那就是泉州西街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走在西街上的时候,身边是汹涌的人潮,虽然耳边充斥着生意的吵闹声,但西街的历史气息却仍然直击心灵。当我登上观景台看着东西二塔,我仿佛也会到了那个岁月安好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泉州的街头,到处可见宗教信仰的印记,有自家的宗祠,也有佛道释三教的庙宇宫观,亦有本地信仰的本地神秘图腾。这里有一座福建最大的佛教寺庙,它不仅是泉州世界文化遗产的22个代表性景点之一,也是泉城古城的标志,这就是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泉州开元寺的盛名来自它悠久的历史,神秘的传说,以及寺内不同于其它佛教建筑的精巧与优美,当然还有历代帝王的赦封,它的规制之高,吸引着万千信众来此朝圣和膜拜。开元寺位于鲤城区西街,始建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其后曾用“兴教寺”“龙兴寺”等名,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定名开元寺,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东西塔:开元寺内最高的建筑即东西塔,至今“双塔擎天”仍为泉州的标志,有泉州双塔之名。双塔分别名为镇国塔和仁寿塔,为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代表了13世纪中国石构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  站在涂门街中段,一座造型独特的石构建筑,与周边闽南风格建筑不同,这座石构建筑带有明显的异域特色~千年泉州清净寺。是一座我国现存最早,独具古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古寺,被列为中国的十大名寺之一,也是国内惟一用花岗石和辉绿石建造的典型阿拉伯中亚风格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跨越千年,这个伊斯兰教在泉州的古老印迹,至今依然壮观地屹立于泉州涂门街中段,俯瞰车水马龙的芸芸众生。而作为泉州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古街之一,涂门街从西往东,分别坐落着代表儒家文化的府文庙、代表伊斯兰文化的清净寺,以及民间信仰的重要代表关帝庙……多种宗教信仰和谐共处于一条街道上,泉州文化的包容融合与多元性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泉州关帝庙是福建现存最大、终年香火旺盛的武庙“关帝庙”。亦是古代泉州官绅祭祀武圣专庙,这里合祀着关羽与岳飞。</p> <p class="ql-block">  闽南一带靠海,普遍信奉妈祖,几乎处处都有天后宫。泉州天后宫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宇。农历三月二十三的妈祖生日是祭拜高峰,元宵节时的“乞龟”活动更是隆重至极。</p> <p class="ql-block">  在古城,有这么一处院落式建筑群,它是古代泉州最高学府——泉州府文庙及学宫,这里藏着宋元明清的四代风采,走出了数不清的“学霸”,闻名至今。整个建筑面积五千多平方米,是我国东南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规制最完备的文庙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兴化古城,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是其核心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经修缮实现古韵重塑,</span>是莆田千年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之地。漫步古街,感受市井烟火,体验宋“潮”府韵。穿梭于商铺间在炊烟蒸腾的小店前,大岁冬夜的寒冷也被温暖。</p> <p class="ql-block">  涵江东方二十五坎,建成于1933年。沿河而建上下两层25片红砖拱孔骑楼厚重敦实的红砖外墙、整齐美观的西式拱门、悠长通透的中式长廊体现了涵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午后的阳光穿过拱形的长廊,仿若穿越时空的隧道。就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上海,匆忙而不失优雅的历史,涵江也有属于自己的“小上海”记忆。</p> <p class="ql-block">  楼下古街算是涵江红砖古厝保留比较多的地方了,有一座临水而建的清朝古民居,即卢埕的杨氏民居,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白塘湖公园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白塘秋月”所在地,周边人文景色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木兰溪十里风光带水陆相通,桥梁相接,景观相连,漫步其间,领略壶山兰水画卷之美。</p> <p class="ql-block">  塔桥全部用条石铺砌,长76米,宽3.2米,一直延伸到现在的白塘历史文化名村洋尾村。塔桥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伫立在此处,见证着木兰溪的沧桑巨变。</p> <p class="ql-block">  邂逅最美白塘洋尾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最早形成于唐代。在波光粼粼的湖边,那鳞次栉比、白墙红瓦的村舍,那弯弯的屋脊、翘翘的屋檐,若隐若现。古名居成片,古牌坊连通,湖水绕村而过,两旁的古老民居倒影水中,高低错落,带着点江南水乡的秀美。</p> <p class="ql-block">  涵江有这么一个回族村,村里建筑布满了伊斯兰风情,也有明清遗留的古民居。双福村的牌坊带着显著的伊斯兰特色。圆形穹顶尖拱门,门顶成穹庐向上尖拱,桃尖形曲线,最顶上是一轮新月,造型显得肃穆优雅,既代表了双福的形象,又代表着双福淳朴的回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双福村河沟纵横,古建随处可见,古荔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树龄百年,古荔飘香。红瓦红砖的民宅,层层叠叠掩映在绿树丛中,清澈的河水环绕村庄,花草遍地,环境优雅,漫步湖边,坐在百年古树下,尽享“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泉州的饮食之丰富,从“舌尖”在闽南考察了半年之久也能猜出几分。“古早味”从这里起源,随之扩散到台湾和东南亚的华人圈,不少独具特色的闽南风味美食,有着让人向往的味道。泉州在21年成功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想这博大精深的泉州美食,应该也是历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去一座城市旅游,其实是一次寻味之旅,不同的地域风土孕育出千姿百态的地方菜系。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交融,因此,泉州美食不仅借味中原地区,还融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异域美食,同时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形成了如今韵味独特、琳琅满目<span style="font-size:18px;">多元文化的</span>美食体系。</p> <p class="ql-block">烟火起,照人间,喜悦无边,举杯敬此年。愿你我,眼有星辰,心有繁花,岁月可期,喜乐无恙。</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鲤城之观感:千年大厝与百年骑楼相互作伴;数十派宗教信仰和平共存;残破的外墙,诉说着老街的沧海桑田;转角换巷,是热闹文艺园区;功夫茶馆隔壁,是精品咖啡。风格总是混搭的泉州,总能体会纵穿古今的交融与气度。这座“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真正含义,不仅在于样态之丰富、存续之完整,更在于信仰之鲜活、灵魂之包容,这些岁月的痕迹,被一一揉进了今天的生活,一代又一代的泉州人继承着这座城市的记忆,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凝固的时光里曝背谈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