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糖葫芦,忆个童年

祺乐融融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去超市,看到山楂卖相不错,一时心血来潮,买点山楂回家做糖葫芦吧?</p> <p class="ql-block">  昨晚把山楂洗净晾干。今天早上跟儿子说可以做糖葫芦了,他异常高兴,跟在我身后问这问那,“签子有吗?”“你会熬糖浆吗?”“你什么时候做好?能喊姐姐们来吃吗……”期待又疑惑的他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为了增加他的体验感,我让他和我齐动手。我去蒂,他擦干残留的水分。我去核,他负责穿串……忙得他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初具雏形。看到这盘山楂,儿子似乎已经看到成果了,他兴奋地手舞足蹈。熬糖浆是最考验技术的环节了,小时候做糖葫芦失败就败在这里了。我担忧地自言自语,祈祷上帝保佑。儿子看到我这样子,说:“没事的妈妈,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就像你相信我一样!”听了他的话,我心里一惊。没想到他会这样鼓励我,同时也感谢当初给他信心的我。</p> <p class="ql-block">  忽然意识到,生活中的点滴皆是给孩子做榜样的时刻。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看看孩子就是在给自己照镜子。我信心满怀,给他讲述了小时候做糖葫芦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锅里的糖汁咕嘟咕嘟冒着泡泡,我引导儿子仔细观察它的变化。儿子的神经也很紧张,一直问变色了吗?</p> <p class="ql-block">  成了!裹上金黄色的糖汁,稍微一晾,嘎嘣脆。我和儿子都很兴奋,他迫不及待的想吃,我劝他再等等,姐姐们来了一起吃。于是儿子又如坐针毡般的在沙发上一会儿坐下一会儿起来,唠叨着姐姐们怎么还不来?</p> <p class="ql-block">  记得第一次做糖葫芦的时候还是上小学,趁着我妈午睡,给她关上卧房的门,我就在外边大显身手了。结果当然是失败了,糖浆熬成黑色的了,满屋子浓烟滚滚直呛的人咳嗽。那时候也没有油烟机,只好打开窗户和门散味。我那俩妹妹看我“闯祸”了,赶紧帮忙收拾场子,有拿着扇子往外扇的,有端着盆帮我吃掉糖葫芦的。我赶紧刷盆,任我怎么刷也刷不掉盆底留下的一片黑渍。现在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不用锅熬糖浆,却选择用不锈钢盆呢?</p><p class="ql-block"> 幸亏那天我妈午睡时间长一点,等她起来的时候已经“烟消云散”了,屋里没有残留的烟了,焦了的糖葫芦也被我们藏到肚子里了,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我妈做晚饭的时候东窗事发了。她把我叫过去,拿着黑底盆子问我:“是不是你干的?!”我不敢撒谎,如实交代了。我妈火冒三丈,对我说:“你这孩子真能作!如果你天天在家待着,这家早晚让你败了!”我大气不敢出,做好准备迎接我妈的拳脚。没想到她只是训了几句,说了几句狠话就放过我了。</p> <p class="ql-block">  从小我就钟爱烹饪。看电视的时候也喜欢看烹饪节目,拿个小本本记录每道菜的做法。记得我妈当时说让我长大了当厨师,我还特别高兴呢!</p><p class="ql-block"> 似乎是得到家长的认可了,所以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学着电视里演的样子做菜。极少数能成功,更多的是鸡飞蛋打。</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姑父去景德镇出车,给我们家捎回来一套景德镇的餐具,青花瓷的,样子精美,十分讨人喜欢,全家都很珍爱。我妈轻易也不拿出来用,说等我们长大了再用。一天下午,我看电视剧《含羞草》,看到台湾人早上吃的煎蛋很诱人,于是看完电视我就操刀了,还拿出来那个来自景德镇的小碗。煎蛋没做成功,样子不好看,收拾“摊子”的时候我一手端碗一手拿平底锅,两个都烫手,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于是都撒手了,啪嗒!锅摔了,碗碎了,我也害怕了。</p><p class="ql-block"> 本以为这次躲不过一顿暴揍了,没想到我那仁慈的老母亲只把我呵斥了几句就作罢了,临了说了句:“你长大后没有这种碗了,你的碎了!”当时我只是很心疼这精美的碗,并不后悔煎蛋。</p> <p class="ql-block">  还记得有一次我爸妈都不在家,妹妹看电视,我自己在厨房练习炒肉,把油锅给烧着了。呼呼的火苗窜了老高,情急之下我赶紧盖上锅盖灭了火。这事就没敢让我妈知道,因为我打扫的很干净,她回家后根本看不出来,妹妹也从来不会出卖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也许因为每次作业后都没有被暴揍,所以胆子也越来越大,有一次居然带着妹妹在院子里烤鸡。</p><p class="ql-block"> 《射雕英雄传》等武侠剧中经常有野外烤鸡的镜头,馋得我不得了。那天爸妈走后我们就开始作业了,把白条鸡穿在一跟铁棍上,捡来柴火就开始烤了。我们三个有出去捡柴火的,有烧火的,有架着鸡来回烤的。当然架鸡的肯定是我了,我还给鸡身上抹了盐和十三香。不记得烤了多久,只记得鸡油滴滴答答落在火堆里使火更旺了。</p><p class="ql-block"> 终于烤好了,赶紧撕一块尝尝,呵,邦邦硬,跟电视上演的完全不一样。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悄悄问我爸:“你想不想吃烤鸡?”我爸说:“想,你拿来。”我端出来,弱弱地说:“挺硬的,你慢点吃。”我爸艰难地吃着烤鸡,无奈地说:“闺女啊,你是真能作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还有的时候我会带着妹妹在胡同里烤花生,烤瓜子。夏天的时候烧麦子,秋天的时候烧玉米。实在没得烧了就去别人家菜地里找些塑料薄膜来,晚上用棍子挑着点火,塑料薄膜很容易燃烧,呼呼呼的,火舌乱窜,火星子滴滴答答落下来,我们玩得很开心,全然没有安全意识。</p> <p class="ql-block">  想想小时候干的这些事,自己都有些容忍不了那个能作业的我了。幸亏父母开恩,否则不知道得挨多少揍呢!是父母的宽容允许我在失败中成长,长大后能承担厨房里的大小事……只是没当上厨师,有些得不偿失了。</p><p class="ql-block"> 女儿说:“姥姥姥爷对你的宽容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换成别的父母,早在第一次就让你戒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