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十,距敬爱的外爷去世一周年纪念日还有3天。外爷虽离我们远去,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早已深深印记在儿孙们的脑海里。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外爷的回忆文章,却一直不知道如何下笔,总有一种伤感和难以表述的情怀萦绕在我的心头。外爷的宽厚仁爱、坦荡胸襟、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永远值得后人敬佩。 随着岁月的推移,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外爷永远是屹立在我们儿孙心目中的丰碑。</p> 外爷八十华诞留影 <p class="ql-block"> 外爷宋松晨,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古历腊月初八生于祖居地河南省临汝县,今日的米庙镇焦岭大队宋窑村。在外爷9岁的时候,我的太外爷就离开了人世,外爷跟随他的妈妈(太外婆)从宋窑老家回到太外婆的娘家金沟,同他的妈妈(太外婆)、两个姐姐(大姑外婆、二姑外婆)、弟弟(二外爷)相依为命。生活的苦难和命运的多舛练就了外爷坚强的性格。外爷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瘦弱而坚强的脊梁支撑起这个家。</p> 焦岭大队宋窑村,外爷出生的地方 <p class="ql-block"> 外爷解放后先是在一家钢厂上班,把几千人的钢厂食堂管理的井井有条。后来,外爷回到了大队,担任村干部,曾经负责管理村里的瓷碗厂。他有胆识,有谋略,改革开放后,他先是赶着毛驴车在周边集市上赶会——售卖布匹,寒来暑往,秋月春风,大峪、纸坊、米庙、薛店等都留下了他奔波的足迹。正是凭着坚韧不拔、不怕吃苦的劲头,生意是越来越红火,洛阳关林、三门峡都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后来,外爷带动金沟、焦岭的亲友们一起出去,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他们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外爷温良恭让、与人为善 , 别人家有困难,他有求必应,调解夫妻吵架、摆平家务琐事、化解邻里纠纷……因此在金沟村及附近具有较高影响力、名闻十里八乡,有口皆碑。外爷思想开明,重视教育,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上第一个有三个大学生的家庭。引领乡邻们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形成了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良好风尚。</p> 最美好的回忆 老家,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念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堂屋正中奋斗、拼搏的警示语,正是外爷及一家奋斗不息的真实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 外爷于2022年2月13日凌晨(农历正月十三)与世长辞!享年八十八岁。外爷生前没能过上个舒适的日子,他曾经历了无数磨难和痛苦,曾有过多少努力和拼博,又曾给儿女和孙子们付出过深深的爱,都化作一抔泥土撒入了生他养他的热土。</p><p class="ql-block"> </p> 外爷为回平顶山的二舅准备香椿芽 <p class="ql-block"> 外爷是一位善良贤明、通情达理、乐于助人、和亲睦邻的好人。他去世后四街八巷的朋友邻舍闻名而来为外爷送葬。他的出殡队伍从村里经过,乡亲们纷纷抬出供桌,放上贡品,插香拜祭,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 </p><p class="ql-block"> 我的外爷是一位能干且富有家庭责任心的长辈。他对儿孙们严厉,也给予我们深深的爱。</p><p class="ql-block"> </p> 外爷和外婆的幸福往事 <p class="ql-block"> 外爷的一生是一本厚重的书,只可惜我还没有来得及品读,它就消散在了时光里,只留下了一些模糊的记忆。但我一直深深的敬佩怀念我的外爷,在他老人家去世一周年之际,回忆起这一段段难以忘怀的住事,算是对他老人家的深深思念……</p> 慈祥、和蔼的外爷 <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16日,是外爷“五七”忌日(3月18日周五)前两天,二舅把珍藏10余年的《宋氏修德堂置业地契》在家人群予以展示,以激励后人。我了解到外爷的爸爸(太外爷)宋世楷是附近远近闻名的文人,跟本村李秀才教书育人,立修德堂于汝东金沟村,美名远扬。他于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装订成册的《宋氏修德堂置业地契》,收录自道光二十二年至民国二十九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民国五朝(1842至1940年),近百年来置业和售卖田产之契约。</p><p class="ql-block"> 翻开册页,映入眼帘的是太外爷端庄秀丽、遒劲有力的精美书法,细阅内容,更被先祖孜孜以求,精诚置业的精神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宋氏修德堂置业地契》部分手稿,家风的传承。</b></p> <p class="ql-block">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上施下效,自成教育。“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 先辈们用自身的言行把这些宝贵的家风家训时时浸润在儿孙心里,学习无止境,奋斗不停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