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杭城的“运道”说开去

剑影萍踪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说来话长,因为,杭州值得说值得点赞的东西,太多太多,不胜枚举,举不胜举。这不,壬寅除夕,闲来健身,踏步京杭大运河杭州城内江河汇两岸绿道,走走看看,边看边想,一时兴起,又联想到福州那个福道,遂胡诌一番,咏成《福道与运道》一篇,被老首长放到《 美 篇 》上,也算一段传诵中的小小佳话。</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正所谓“此心安处是故乡”。当一个人,在他乡,在另一座城市,时间呆得久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这地方,不管是一眼就喜欢上,还是慢慢喜欢上,还是更加喜欢上。当然,喜欢不一定非要有什么理由。但是,有理由总比没理由要好。之所以好,是因为其中的理性与知性,本身就是阅历与见识的积累与 “自觉”。任何东西,一旦参进了“悟”,意义和价值就不一样了。拿杭州来说,自己从小就曾听过老人们口中念叨的那句口头禅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直到自己参军入伍,走北闯南,几十年摸爬滚打下来,不惑之年才得以有机会面对面亲近它们。尽管苏州杭州离我老家都不远,皆属环太湖流域,方圆不过三二百里。想想,不觉哑然,自己军旅整整三十载余,虽称不上戎马倥偬,但北南转辗并不为过。所谓闯州过府,从起初的常州坐闷罐车出发,由此一路驻留,先后历经沧州、德州、福州、漳州、衢州,间夹西京、北京,西京是上军校,北京是最后一站。谁教俺恰巧赶上军中那七八年“逆淘汰”盛行期,我等不才,虽有一腔热血,“剑屦俱奋”,又或纵有万分之一的萧何智、张良才、韩信谋,可还能怎样?无奈之下,只能以诀别的方式与军营大院拜拜,然心头滋味,太象一对颇具身份与教养的夫妻,不得不最终分手时端着的那种“一别两宽,各自欢喜”的矜持,其中掺杂着三份悲壮七份不甘。光阴荏苒,一晃人到半百,孰料我转业竟然如愿落户于杭州。回首过往,报国荣光,青春无悔,深知人生无可假设,也不可预设,更无法从头再来。有意思的是自己偏偏与州有缘,更与杭州有缘。这缘份,来自杭州与龚自珍以及龚自珍与段玉裁之间,那不为人知或知者甚少的历史故事,也包括我这“山水亨宓”笔名的出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我转业进杭州的第二年,就憋不住劲,写了《魅力杭州》与《精致杭州》,先后刊于《杭州宣传》、巜杭州通讯》、巜现代城市》和《中国旅游报》上。如今,回想起来,能在十五六年前,就那样使劲宣传推介杭州,也算初生牛犊不畏虎,多少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为此,转业第二年就被杭州市评为“荣誉”市民,站在领奖台上身披大红授带,那位大名鼎鼎的王国平书记,亲自给我颁发市民创新奖。那时,我就建言市委市政府宣传推介杭州,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零打碎敲,而要统揽统领统筹,利用传统媒介与现代科技信息手段,成体系成系列全方位全频段(谱)地“广而告之”,让杭州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杭州那时的目标和口号,是要打造象迪拜那样的世界名城。也正是从那时起,杭州由协助上海举办世界特奥,到自己主办全国性赛事“八残会”,再到后来的G20,以及当下还在翘首以盼而又珊珊来迟的亚运会。</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我卖力地为杭州鼓噪,是基于我对杭州魅力的理解与系列比较,尤其是杭州细节上的精致让我惊叹。因为,我点赞一个城市,除了会着眼于它自身纵向上的历史性比较,还更喜欢且善于进行同类城市间的横向比较。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正是从杭州与其他城市也包括北京上海的城市细节比较中,我情不自禁地赞美杭州的魅力,特别是杭州的精致 —— 西湖的精致,西溪的精致,运河的精致,背街小巷的精致。一个城市的这些个精致,体现在细节上,它就象一个城市的眉宇唇角,一颦一笑一莞尔,恰恰于不经意间展露了其别样的风采,即风采里沉淀的别样气质与韵味。用一句名言,反话正解,即 “ 魔鬼,藏在细节中”。如今,中国大地上,太多的城市,外表粗看,大同小异,趋同化的东西太多,山寨与复制已成为家常便饭,而真正能高下立见的恰恰在于城市的细节 —— 精致的细节。比如,为了细节,北京在奥运前,抓紧老旧四合院及其背街小巷的开造、升级,曾到杭州取经。苏州老城的背街小巷改造,直到2009年以后才得以断断续续展开,那是在我斗胆给当时的王荣书记写了信后,他当即批示分管副市长率规划、城建、城管等部门三十多人,专程来杭州调研取经两三天,即使这样,苏州老城那众多园林及其背街小巷的改造与升级,真正画上句号也要到十年后的2021年才算基本完成。其中,也包括福州的三坊七巷改造,差不多都是在这一时期,得益于杭州的先行经验引路。因为,杭州在2005前,就在城市有机更新上,率先完成了明清古建筑的系列保护,以及58条主要背街小巷的改造,探索出了 “上改下,平改坡,截污纳管”等标志性做法,紧接着又展开了城市的庭院改善。一句话,在城市精致化打造方面,杭州至少领先于全国各主要城市三至五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那时,为了写点夸赞杭州的文章,我不得不偷偷下功夫,去进行城市间的比较,好让自己的观点站得住脚,也更具说服力。所以,那年把,我趁出差机会,专门到北京,重新审视,看天安门、北海、什刹海、东西单等处的广场、人行道、公厕、灯箱、垃圾箱、广告牌,特别是道坎、路牙、路肩、树圈,等等,这些决定城市现代文明品质的“细节”。到上海,我看南京路的道面铺设、游步道规划、小憩椅凳布局与摆放,还有外滩场坪及其护栏的造型、材质、色彩。到苏州、无锡、常州、扬州,我干脆直奔运河边,看两岸的护栏、绿道、小公园,尤其是运河上的一座座桥。看过,比过,我那时就得出结论,杭州在城市现代化打造、提升与推进方面,特别是在细节精致化上所花心思,已经远远走在全国前列。</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说到精致,必须再拿杭州运河上那二十多座桥来举例。当你仔细看过又走过那每一座桥,你会不得不叹服:杭州,为大运河申遗,确实下足了苦功夫、真功夫!从北星桥、大关桥、拱辰桥、江涨桥、潮鸣桥、中北桥、艮山桥、皋塘桥、衍家桥……到景御桥,每一座都古色古香,每一座都气质不凡,每一座都别具一格,每一座都是一幅画、一幅精美的艺术佳作,都是中华文明宝库里萃取的经典元素与符号的再现与放大。无论是从桥墩、桥基、桥裙、桥栏、桥眉到望柱,还是从桥名、桥额到桥款,包括桥型、材质和色彩,等等,所有这些其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足以说明杭州城市的管理者及其团队,持之以恒地在这方面所做功课之深之专之精,是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相较而言,同样的大运河穿城而过,同样的江南鱼米之乡,同样的环太湖流域,苏锡常要想找几座能与之相媲美的桥,确实有点难。这,也是我当年因纠结而冲动,才给王荣书记写信的原由,因此建议苏州多向杭州学习和参考,加强两市之间的交流互动与互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最后,必须再说说杭城的“运道”。其实,十几年前城内运河两岸的绿道,及其近水公园和主题广场,就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气势,形成了杭州特色的“ 2•0版”。那时,杭州就已经开始叫响 “还河于民,还水于民”,则是尚未形成全城全流域的通畅,个别地段还存在“肠梗阻”。G20后,又为了迎亚运,杭州更舍得投入,加大了运河两岸的拆迁、整治与一体化改造、升级,同时也受到福州城 “福道”的启发,便将这“3•0版”的运河绿道正式冠名为杭州“运道”。今天,当你放歌踏步于“运道”,会为它蜲蜒两岸三十余公里,一气呵成,宛若银河落九天,更似一根金灿灿 “ 玉带 ”,系在杭城蛮妙的腰间,串联起了沿线两岸三大历史文化街区、四大特色园区,并嵌镶进了六大博物馆(群),还将三大水上巴士码头与几十个近水亲民的大小公园,编织成五彩花边和流苏…… 因此,当你走过看过再想过,你就会由衷地为杭城的“运道”而折服 —— 惊艳过人,气势冲天。仅这一点,周边的其他省市相关城市,恐怕只能望其项背。其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小细节,就是运道旁沿河一字排开的石护栏,红砂石肌理,一体化打造,绵延两岸,阵势慑人,特别是每根石柱上纂刻的高浮雕 “蚕•丝•帛”大篆,会让有心人不免驻足,肃然起敬,漾开思绪:这“蚕丝帛”,既昭颂了华夏文明之嫘祖,又体现了杭嘉湖平原历史上曾经的农商辉煌,且呼应了西湖畔那座“中国丝绸博物馆”的自在气韵,更意味深长地引申出两千年前的丝路花雨与当今新版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金字招牌。就冲这一点,游者,识者,怎能不啧啧称赞?又有谁能象杭州这样,舍得如此用心用情又用力去经营运河,为它梳妆,为它打扮?</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当然,用心离不开有心,甚至还要有点“二”与“艮”。2005年,我在北京央视老大楼马路对面的那个大院上班。夏天的一个周末,逛北京图书大厦,从货架上看到了阮仪三的《护城纪实》,我如获至宝,想多买几本,可货架每次只放3本。为此,我连续三个周末,跑三趟,共买了9本,先后用快递寄给了老家小县城的书记、市长、副书记、分管副市长,还有组织和宣传部长,另加规划与土管局长。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于似乎才有了后来人们看到的茅山盐湖城、长荡湖水村、城内愚池公园明清老街,这些标志着民族传统建筑的“魂归”,让小城的底色里陡增几份意料之外的厚重,又令华罗庚纪念馆和段玉裁纪念馆频添几份妆彩,成了如今游客的网红打卡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说到这里,还必须再加一段插曲 —— 关于丝绸博物馆建设:苏州比杭州早建成两年。但是,苏州建的是苏州丝绸博物馆,杭州建的是中国丝绸博物馆。苏州,靠的是一个叫钱小萍的老太婆,国宝级的“织女”型专家兼学者,她先后参与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那件薄如蝉翼的汉代丝袍的修复,还组队领衔攻克了世界首例丝质人造血管的研发,并由她原物 1:1 复制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护臂织锦,当十多年后观众从央视《典藏100》所能看到的那方撼人心魄的锦帕,就出自她老人家之手。正是这样一位女士,在届将退休的年岁,凭一己之力,到处化缘,求爹爹拜奶奶,费尽移山心力,磕碜拌拌,总算将馆舍建成馆藏展开,得以揭幕挂牌。而杭州看到苏州抢在前头,心里急得直跺脚,所以憋足劲,举全市之力,舍得软硬件投入,更登高望远、全局在胸,跑步进京,将“中国”的冠名抢注到手。杭州是不出手便罢,一出手就惊艳四座、名满天下,就如后来建的扇博物馆、剑博物馆、剪刀博物馆等,皆冠以“中国”。由此可见,杭州的商标意识,特别是重视知识产权的意识,比起其他同类城市来可谓“先知先觉”。否则,世人无法解释阿里巴巴现象,无法解释杭州的云计算、智能城市、数字经济等捷足先登于全国的这类现象,也无法解释那个王国平书记早在2009年就完成了他洋洋洒洒百万字、分为上中下三大册的《城市论》巨著。还是说丝绸博物馆建设,如果仅仅着眼于明清江南三大织造局这一历史事实,无论是当时规模,还是技术含量,甚或用心读过《红楼梦》,便知真正有资格建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当属江苏,要么南京,要么苏州,之后才轮到浙江的杭州,可偏偏是杭州抢了“头香”。</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由此,不难看出今天的杭州,能于改革开放后这三四十年,一路领先,一路打拼,为自身城市建设与有机更新,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理所当然应该得到全社会的肯定与赞赏。有心人不妨掰指算一算,从西湖申遗到运河申遗,再到良渚申遗,杭州做到了。杭州容易吗?不妨再假设一下,若良渚放在其他地方或城市,会不会也能做出今天这样的惊世骇俗文章?还有,大运河的申遗,一波三折,若没有杭州一批“杭铁头”犟人,揭杆而起,奔走呼号,也许到现在还在申遗路上,甚至离终点总是差那一公里。当然,京杭京杭,杭州作为京杭大运河申遗的始作俑者,理该当仁不让,非我莫属,舍我其谁焉。所以,杭州自始至终,就是那申遗道上,一直高擎火炬,奔跑在最前头的那个旗手。相比于其他城市,扭捏作态,欲来还拒,多少有点让人汗颜。所以,放眼今天的杭州,她的精致,她的魅力,置于国内无人能出其左,置于世界也仍属翘楚。不信者,可以自己用双眼去看,用双脚去走。当你游遍天下归来,不论是美国纽约的曼哈顿,还是北欧的斯德歌尔摩,抑或阿尔卑斯山脚下的苏黎士、中东的伊斯坦布尔、雪域圣城尼泊尔,也包括周边的日本、韩国乃至新马泰,杭州比之于它们都毫不逊色,尤其是在大气与细节精致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点赞跟夸奖杭州之余,如果说还有美中不足,或者需要警惕与反思之处,那就是当下的城市“灯光秀”,多少已经弄过了头,甚至到了烂与滥的地步。但愿,多年后人们能够看到城市的光与影自然回归,回归自然。到那时,经岁月的反复打磨,加之杭州人一代又一代的精心呵护,定会让这座城市慢慢裹上一层厚厚的“包浆”,使其泛着熠熠的自然又内敛的“大开门”的那种珠光宝气,从而愈加配得上那千百年流传下来的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与 “东方威尼斯”的不朽赞誉!</b></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 </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之一 (农夫)</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殿才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春节期间看了你发来的这两篇文章(堪称姊妹篇),甚慰!这是我今年开春来,收到的一份大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你的文章写得好,不奇怪。但我在想,你作为曾经的军人,对 “城市建设" 这样一个大课题,何来如此见地?洋洋洒洒五千文,掷地有声,一气呵成,痛快淋漓,又引人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想当初,那时你三十出头,作为司令机关的 “一支笔",我们常在一起推稿子,有许多重要的上报文件、下达指令,从初始谋划到最终成文都是你一蹴而就,领会意图之到位、用词之精准,可谓神助。那时,我便叹曰:殿才殿才,“殿试"之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也许,这可能与你生为江苏金坛人不无关系。江浙自古出文人嘛!仅清朝一代,进士最多的是你们江苏,2943人,全国第一。你那常州也非常了得。那时,读书人要想考中进士,须经县试、州(府)试、乡试、会试,最后一关是殿试。金榜题名,才能成为天子门生,太不容易了。看看《范进中举》,熬尽一生,中个举人都难乎其难。你,怕是沾了金坛风水的仙气与阳气吧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昔闻笔力能扛鼎,今说文心若涌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但无论怎么说吧,能研究 “城市建设”的人,非同一般,除了兴趣、见识、才情,还要有自觉的城市意识和都市情怀,更要有爱国爱乡的一腔热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可能是你转业到地方后,才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吧。记得在部队时,你与我在国防大学受训期间,曾论及你老家人文地理及其古建老宅之事,特别是你自己收藏了一幢“五开三进” 的明末官第《慎修堂》,异地迁建于老家愚池公园内。此举,简直匪夷所思,乃军地奇闻,可见你的 “与众不同”的慧眼独识、匠心独具 ,异哉奇哉妙哉。对此,我甚是无感,因为那时我完全是个门外汉,似懂非懂。今日回想,再结合细读你的这两篇文章,深感你有这等“力道” 确非一日之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先说到这里,你文中观点,我还要讨教。</span></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之二(农夫)</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后来,我为你概括了一下 —— 你对杭州城市建设上所倾注的心血,至少体现在三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是建议宣介杭州,要注重统筹,形成系统性系列化全方位多手段的合力合成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是建议提升城市特性与个性,即精致与细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是建议城市规划与建设,要舍得留白。特别是“留白”这一点,国平书记也采纳了,并被吸收充实到他后来的《城市论》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你厉害,听说你把自己见报后的那篇《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大格局》(其中就专门讲到留白),特意剪报下来直接寄给王国平书记,还不忘再给规划、城建部门也寄去一份。这样执着,一般人不敢想象。也许,这就是北京人说的“艮”与“二”吧,太难得,也太难能可贵!</span></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之三(农夫)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多讲几句“留白”。你说得太对了,中国传统国画,水墨丹青中就讲究留白的独特审美。可是,这一二十年在城市化推进中,为了钞票,哪个城市舍得留白?好不容易拆出一块地,巴不得变大钱,怎么舍得留白去做市民公园、人防绿地、植保隔离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杭州能有一个西溪湿地,已经太了不得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所以,你的留白呼吁,完成契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更与后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国策无缝对接,就连现在的央视一套插播广告里,也把“留白”当作人生的哲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留白,就是舍得。不是吗?我们国家这些年多舍得呀,在原来17个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处基础上,又搞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500个,近年更争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11处,还有13个城市被认定为“国际湿地城市”。所有这些,都是神州大地上这幅自然山水画的“留白”,是我们炎黄子孙们,继往开来的必须有的历史性“交待”!</span></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之四 (山水亨宓)</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既然已经说到“留白”,不妨多费些唾沫,展开来说一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在所谓大格局的文章里,就建议杭州领导与规划部门,要给城区段的钱塘江和运河,特别是江河汇处两岸,舍得留出足够的空间,再不要象搭积木一样,码高壘直,把有限的空间填满塞死。这样,不利于东海上涌进来的江潮的孕蕴生发,更破坏了海汐江潮千百年来对城市气候的调节作用,而潮汐本就是城市冷暖干湿的肺呼吸。我还强调,留白是长远眼光与危机意识。不能“崽卖爷田不心疼”,更不能寅吃卯粮,做砸子孙饭碗的事,还要居安思危,不要以为永处太平盛世,一旦大的天灾人祸,象地震、海啸、核难,咋办?百千万人口的城市如何于第一时间段自救自处?所以,多留点绿地、林地、湿地,预作城市疏散、避难之所是必须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或许,他们多少听进去了点,那以后好象开始注意两岸建筑的“梯度”问题,包括眼下在建的江河汇渔人码头。在这片千亩有余的地块上,分成汇东、汇中、汇西三个公园,汇东建摩天轮,汇西主打渔人码头并嵌入“钱塘江博物馆”。它们彼此之间,用一座十字翻转交叉的魔幻彩虹桥,相互联接。大部分文旅设施,都建于地下,往里内靠的才是杭州金融城。可以期待的是建成后,又将是杭州一处闪靓的网红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之五 (农夫)</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你的文章给了我一个启示:城市建设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文化特色,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搞的不伦不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觉得杭州最大的特色是生态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杭州是优美的自然风景与深厚的文化韵味相结合得最好的城市。她的历史存在于自然之间,自然也渗透出历史的韵味,使杭州具有别的城市所没有的优美、厚重与大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西湖上的白堤和苏堤就是如此。唐宋两朝的白居易和苏东坡,不附风雅,不人为弄锦上添花,纯粹为了解除人民疾苦兴修水利,才筑了这两个堤,留下了这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千百年来恰恰成了西湖间特别自然的景物。每次在堤上散步,总有一种恬静惬意,又有思接千古的情素油然而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杭州的“运道",我还没有去过,听你的介绍,你在那散步时的爽,我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有的城市把历史放到博物馆供人参观,杭州则是把历史尽可能的溶入自然,这是她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当政者的独特思路。</span></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之六(农夫)</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从你文章中的字里行间可见你对杭州的热爱。这很让我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说来我也是个杭州人,我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杭州度过的。对杭州的山山水水有着肌肤之亲。那时,听的最多的杭州名人和故事是岳飞、越王勾践、龙泉宝剑、孙权、沈括、济公、秋瑾,还有白娘子雷峰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所就读过的杭州一中(至今124年历史),出过:鲁迅、李叔同、陈望道、朱自清、叶圣陶、徐志摩、郁达夫、金庸等等大师级的人物一一高山仰止!一个个又仿佛近在咫尺,既是导师又是校友,携手共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那时年少,哪里晓得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今天想来,哪一个不是组成了杭州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对一座城市的热爱,源于了解,源于溶入,更重要是源于悟性一一对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生态、发展远景的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其实就是个对城市文化的理解力的问题。这须有个人的大学识大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可以说你在这方面是半路出家,大器晚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文中提到的两位书记,国平书记丶王荣书记不简单,具备此素质。可惜如今这样的书记凤毛麟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书记市长是一座城市的领导,如何规划建没,取决于他和他的班子成员的格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今天的城市建设内容十分丰富,但要有一个统揽全局的大战略,在此基础上方可谈城市主题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据说杭州的主题文化是“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那好,如果是这样,第一个要抓的应该是生态文化生态文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你让你的市民和旅游者们最先享受的,应该是你这个城市的美的绿化丶美的街道丶美的空气和心灵美的市民及其言谈举止,使他们留下美好的记忆。而不是孤独的几个景点,“上车就睡觉,下车就拍照”式的“享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拿杭州的“运道”来说,现在的这个3.0版,实际上就是对城市生态文化的理解与实践。</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