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艺术作品的多义性与观看者份额<br><br>何谓作品多义性?看下面黑鹳片。<br></h3> <h3>它在鸣叫,为何鸣叫呢?为求偶?为示警?还是高兴了随便鸣叫?不得而知。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画面提供的信息极其有限,如果摄影者不加以文字说明,很难得到一致结果。<br>这就是多义性。<br><br>此类情况很普遍。例如下面的须浮鸥片。</h3> <h3>有人会觉得是成鸟驱赶迷失鸟窝的外来雏鸟,也许有人认为成鸟在教训不听话的雏鸟。而真实情况是,有船正在接近鸟窝,小鸟没有觉察到,成鸟发出警告,并驱赶雏鸟。<br><br>面对有限信息会产生什么结果,又与观看者的经历有关。例如下一图片:</h3> <h3>象是成鸟回来喂食,再看下一张:</h3> <h3>果然是喂食。那么看到下一张,经验会提醒你,成鸟要喂雏鸟了。</h3> <h3>果真如此吗?下一张给出答案,成鸟飞走了,没有喂小鸟。</h3> <h3>这时又会产生疑问,成鸟可能发现认错窝了,就飞走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是雏鸟大了,成鸟用鱼引诱小鸟飞起来,在训练小鸟学习飞行。</h3> <h3>这说明在欣赏作品时,眼睛观看作品,视觉产生信号进入大脑,这时大脑会对看到的信号处理成图像,再进行辨认,这是什么。如果从来没见过,则会由记忆功能记录下。如果以前见过,则会根据以前的记忆,即经验,作判断,然后产生结果。不同的经验,会得出不同结果。整个过程由自下而上的信息(上传看到的信息)和自上而下信息(用经验判断看到的东西)相结合完成的。<br> 如果是一幅抽象作品,情况会变得怎样?有人说,一百人会有一百种理解。这是因为抽象作品给出的信息及其有限,增加了辨识的难度。多义性大大增加了。<br><br>这时引伸出了“观看者份额”这个概念。现代艺术理论认为,艺术家创作目的是通过作品传递自己的情感,因此当作品完成时仅仅表示艺术家的工作完成了,而作品还未最终完成,只有当观看者感受到了作品中艺术家所传递的情感,作品才真正的完成了。最初有艺术评论家将观看者的活动称为“观看者参与”,而后提出一种新观点:Beholders Share。中文译为“观看者份额”,因此一幅作品只有观看者参与并理解了,才能说作品完成了。</h3> <h3>再来看一下库宁的“女人1号”,此画画了1年半后,令库宁心烦意乱,把它放弃了。</h3> <h3>直到艺术史家迈耶•夏皮罗访问了德•库宁的工作室,看到此画,艺术史家表达了高度赞赏,并以一种比较全面的方式对画进行了讨论。这让德•库宁意识到这幅画的力量,他由此断定,自己这幅画不仅已经完成了,而且是幅杰作。<br>在艺术史上把夏皮罗的访问称为“史上最幸运的工作室访问”。可见在艺术创作中,观看者也是重要角色。</h3> <h3>下面展示两张照片,是否具有多义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