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兴中陶沈:传承民俗文化 再展武术雄风

蕉下客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已传承千年。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同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自产生之初,一直助力着“国之大事”。“解决生存”和“促进发展”是中国武术的核心价值。少林寺作为中华武术的发源地和传承地,也已闻名天下,源远流长,同时少林寺也一直在助力着“国之大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陶沈村少林武术会就起源于“国之大事”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陶沈村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张家庄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有志之士自发遍地开展义和团运动,中陶沈村村民决定成立少林武术会抵御外敌,于是从涞水县庄疃村请来武术大师指导成立少林会,学习武术。自此开始,中陶沈村村民博览众长,传承发展,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武术体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国后,村民用之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目前已发展到第六代。当初规定每一代按照字的顺序进行排列,分别为振、永、英、雄、栋、粱、榜、保,彪、全。至今仍传承下来的有徒手套路、对练15路、个人单器械24路、器械对练13路、五人阵法4路、群打8路;武术器械有棍、枪、剑拐、单双刀、朴刀、大刀、双枪、双鞭、钩镰、洋镰两节棍。同时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色,例如拧旋子、打聂子、搂前坡(前空翻)、虎调、花键儿、三大件儿、单拔提筋(后空翻)、和尚磕头、软腰儿、五鬼闹盼儿、跟头串儿、夜里探花、大拳、查拳等等,成为了中陶沈村一个璀璨的精神文化象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前,中陶沈村少林武术会在县乡村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也希望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以“强身健体,传承文化”为基点,助力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中陶沈村少林武术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p> <p class="ql-block">文字整理:李天彪</p><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焦 丽</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易 县</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3.1.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