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深处是故乡 骨髓深处是亲情

松阳郡客

<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前,我托父亲买了些家乡隔壁村子的袍山“干香菇”。对于袍山村的香菇,我是有童年记忆的,我小时候第一次进森林里采摘香菇的地方就是袍山。那次我采的香菇严格意义上大都是一个个“菇蕾子”,因为已长大的香菇,都被大人、大孩子先行采摘过了。但当时还是小屁孩的我仍然十分高兴,不光采到了香菇,还第一次体验到了大森林里的清幽、凉爽,第一次看到了在高树杈间跳跃的松鼠。</p><p class="ql-block"> 在回家的路上,自己脚步轻盈畅快,不时打开书包看看里面的香菇蕾子。回到家后,母亲捡出部分较大的香菇蕾子拿去晒干,做成“干香菇”,留下的小菇蕾子在当晚就做了个鲜香菇汤。当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生活条件较艰苦,家里也没有鲜猪肉,那晚的鲜香菇汤里只配了些“猪油渣子”,但我仍然记得那晚的鲜香菇汤十分鲜美。</p> <p class="ql-block">  1986年春节前,我在家乡永定县合溪中心小学念的幼儿园、小学,当时父亲已调到永定县城的城关公社(后来的凤城镇)工作,因此那时我主要是和母亲在乡下生活。母亲小时候因家庭孩子多生活困难,也就没有条件上学,这是她一辈子的遗憾,但她对她的父母没有一丝的抱怨。母亲是在23岁时生的我,那时农村还是“大集体”,没多久农村基层选“青干”,父亲被选调到公社工作,养育我的重担主要由母亲承担。母亲没上过学,她羡慕、敬重有文化的人,也时常教育我要好好读书,争取像那些考到大学、师范的堂叔、堂哥们一样,做个光荣的“端公家饭碗的人”。86年春节后,我转学到了永定县城的城关小学,那是我二年级的下学期。90年我小学毕业考入了著名的永定一中,而后在永定一中读了六年的初高中。那十年,我主要时间都在县城上学,母亲偶尔来县城看我和我弟,我们则在寒暑假时肯定回到家乡,也帮忙母亲干些农活。</p> <p class="ql-block">  1996年秋天,我高中毕业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控制专业,从东南群山来到了松花江畔。在我离开家乡前,听母亲略带伤感地对满叔姆说:“小时候,就看他夹筷子有点太高,果真长大了考这么远的大学,听说坐火车都得三天三夜。考了个好大学,名声是好,但这么远也像卖儿子呀。”大学毕业后,我留校工作,更是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母亲。2003年秋天,父母亲第一次来了哈尔滨,重要目的是来看看我的未婚妻,会会东北的亲家。</p>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春节比较特殊,在家乡时串门走亲戚,大家都比较放松。回到第二故乡哈尔滨后,感觉北方人对疫情防控比南方人要更重视些,好多时间“宅”在家里。昨晚思量明天做什么早饭时,忽然想起要不就做——香菇瘦肉挂面吧,想法得到了媳妇的赞同,于是用大碗泡起了带回哈尔滨的袍山“干香菇”。</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孩子寒假的最后一个休息日,一家三口美美地睡了个懒觉。我起床后,在铁锅里先烧水,而后倒入泡发清洗干净的香菇“熬汤”约5分钟,厨房那真是香气扑鼻!而后切了岳母“烀好”的肘子肉放入香茹汤中,中火继续熬了一会后,打入鸡蛋、放入挂面,在面条快熟之前,撒些葱花,美味早餐就做成了。一家三口,又享受到了来自家乡的美味香菇。</p> <p class="ql-block">  味蕾深处是家乡!家乡有我的童年回忆、童年味蕾,是我一辈子的根之所在,心之所念。我的媳妇、儿子也特别喜欢吃家乡的客家菜,除了香菇汤之外,还喜欢正番鸭、芥菜干、苦斋汤等等。</p> <p class="ql-block">  2022年的冬天,注定会在中国史书上留有一段,那个冬天,有太多的悲伤离别。我的母亲也在那个三九寒冬,因病离我和亲人们而去!她去得那么突然,以至于我都没见上她最后一面;她去得也很安祥,是在农历腊月十七的凌晨闭上眼睛的,从此不再受肺部肿瘤的病痛折磨。我原想她怎么也能陪我和亲人们再过一个春节的,但老天爷没给我这个机会!</p> <p class="ql-block">  离开家乡时,家里有位叔公问我:“今后还回湖洋头吗?” 我深情地回望了一眼祖宅,回答道:“会的!”</p><p class="ql-block"> 肯定会的,我的父亲、我的兄弟姐妹,还有这么多淳朴的宗亲在家乡,我肯定会回去的。回到家乡后,我还要去母亲的墓地前,陪她晒晒太阳,聊些新鲜事。</p><p class="ql-block"> 味蕾深处是故乡、骨髓深处是亲情,家乡永不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