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校园生涯

曾林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前,美篇平台一位文学领域优质作者,也是我的好朋友张俊森先生说他看了三遍我在美篇的《大学之后的人生》一文,又在评论区给我提了三个问题。见后,我便一一作过简答。其中之一是问我“为什么1977―80年没有考大学?”我说:初中毕业后因家庭属“黑五类”而被迫停学了。中央是1979年初下文摘除“黑五类”帽子的,所以,1979年9月我才重新读高中再考大学的。后觉答复过简需详述,但因染新冠未愈,至今才提拙笔述之。</p><p class="ql-block"> 我是1964年入小学开始读书的。由于当时农村教育不够普及,像我的家乡,一个公社只有一所小学,没有初中,高中就不用说了。再因<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家乡比较穷,也不大重视子女教育,像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读书的并不多,</span>入学时的年龄普遍也偏大,如我入学时虚龄已9岁了,但在班上仍算是最小的,大部分同学还大我1~3岁。也许是因为自小比较肯学习,一年级时成绩较好,学校就叫我跳级了,第二年(1965年)便直接去上三年级。当我四年级(1966年)开学时,“文革”开始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我们没有正规的课本,上课时,老师也不知如何教,有时给我们发几张由老师自己油印的讲义,直到我小学毕业也没见过正规的课本,手中唯一的印刷品只是“红宝书”―《毛主席语录》。我小学一年级入学时为秋季招生,毕业时已改为春季,这样我就在1969年元月小学毕业了。由于我入学时小学为六年制,毕业时改为五年制,加之跳级又没有读二年级,所以我在小学实际只读了四年半,而真正接受正规教育只有一、三年级的两年。</p><p class="ql-block"> 也许比较凑巧,在我小学毕业前两年,我们公社正好在我读书的小学旁边又办了一所初中,这样我们刚毕业的小学生都有幸上了初中。又因赶上“复课闹革命”,初中时,我们又有了课本,不过当时的课本偏重于少理论知识多应用技术。如数学有制造模具的“三视图”,物理有安装电灯、组装收音机和使用杠杆,化学有烧制砖瓦的“硅酸盐”,另外还有农业常识课等等,不像“文革”前的课本注重基础理论与应用知识的系统性,但总的来说,教学比前几年好多了。只是当时我们学校建立不久,学校的操场与教室等基础设施很不齐全,老师和学生们都不得不参加劳动,挖土方平操场,挑砖瓦盖房子,一般每天下午都须劳动,我记得有几次晚上还翻山越岭去别的乡挑砖瓦。同时,为了响应“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老师们经常还带领我们到附近的生产队帮助干农活。除此之外,根据上级要求,学校组织学生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跳“忠字舞”,唱“样板戏”,定期还在校内外交流演出,以及开展“大批判”等等活动。总之,除了上课外,当时非教学活动还是很多的。转眼三年过去,1972年元月我初中毕业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家父的缘故,“文革时期”我这个“黑五类”家庭的孩子,在当时高中还未能普及的情况下,当然失去了继续上高中学习的机会,从此便回到家乡务农。在家乡近八年的时间里,除了学会一点务农本领外,几乎没有获得可用的知识,一是因为当时的生产队,干活效率低时间长,没工夫干别的事,二是即便能挤点时间自学,但除了几本“毛选”和“语录”外,由于“扫四旧”的缘故,家乡连几本小说也很难找到,更不用说能获取相关知识的其他书籍了。</p><p class="ql-block"> “文革”终于结束了,1977年恢复了高校与中专招生考试制度,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只在小学和初中读了七年半,而实际接受正规教学不过四五年的人来说,可谓望洋兴叹。只是出于不死心,1977一78年,我也报名参加了两次中考,并获得了两次预选的资格,但没有被录取。后来我才知道,当时虽然准许像我们这样家庭出身的人报考,但仍然重视政治审查,如果考的成绩不是太突出,录取的机会还是不大的,除非有点其他关系相助。待后来打听,我1977年中考填报的中专学校,有相当一部分被录取的考生,其录取成绩比我当年考的成绩还低了不少。</p><p class="ql-block"> 受家庭出身问题影响的人真正获得与其他人同等待遇的时间是从1979开始的。1979年1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凡是多年来遵守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富、反、坏分子,经过群众评审,县委批准,一律摘掉帽子,给予人民公社社员待遇。地、富家庭出身的社员,他们本人成份一律定为公社社员,与其他社员一样待遇。凡入学、招工、参军、入团、入党和分配工作等方面主要看政治表现。”这个政策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在父母的支持下,于是1979年9月我便去高中重新当起了学生。高中时,由于我在小学和初中都没有学过外语,加之当时高考外语占分不高(占50分),便放弃了它。另外,由于当时学习紧张,加之营养缺乏,高考前感冒发烧引起了肺炎,高考时还在打针吃药,眼冒金花,考的成绩便不够理想。</p><p class="ql-block"> 进入安徽农学院后,学习外语成为我的紧迫任务,由于从零开始,在大一大二两年里,我几乎用了近一半的时间学习英语。工夫不负有心人,至英语课程结束时,还考了个很好的成绩。但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不值得,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去学它,后来用不上,何必要那“敲门砖”的高分呢?倒不如省点时间学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p><p class="ql-block"> 大学四年很快也结束了,30岁的我从此彻底告别了校园生涯。现在回想自己的两段读书岁月,一段是小学和初中的七年半,一段是高中和大学的六年,共计十三年半,除去约四五年的不正常教学,真正获得比较正规的在校教育不过九年,相当于今天的初中毕业生接受教育的年限。其间,在高中和大学的六年,又因<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父母年迈,家</span>乡分田到户,为了不误农时,每年暑假还须回家干一个多月的“双抢”及其它农活等。</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我走过的校园读书生涯。因受“文革”影响,没能按部就班地接受小学与初中系统的在校教育,之后虽然重新读了高中和大学,也断断续续地自学了一点知识,但<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至今总觉得自己的知识十分缺乏,且知识面狹窄又多碎片化</span>,缺少系统性,成了无法弥补的憾事。</p><p class="ql-block"> 我写这段文字,既是详答张先生的提问,更为借此说明两点:一是人生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具有阶段性,错过了难以弥补。二是教育同国家未来、社会风气、个人命运等方面息息相关,如一场“文革”,不仅坑害了像我们这样一群“黑五类”家庭出身的人,同时也坑害了正处在大中小学阶段读书的所有人。以致祸国多年,害人一世,余毒至今尚存。因此,今天我们仍需要铭记教训,深刻反省,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p><p class="ql-block"> 2023年1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