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本文刊登在2021年第2期《客家摇篮》杂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老家的灶前</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龚德明</span></p><p class="ql-block"> “拜年拜年,拜进灶前,不要你的果子,只要你的铜钱……”这是流传在赣县老家的一首古老童谣。灶前,在老家即为厨房,一般是位于两层正栋前侧的单间平房。以前的灶前和正栋都是用土砖建造,靠墙一边也是用土砖砌成的柴火灶,灶台上一大锅用于煮饭炒菜;三口温鼎,两口用于烧热水,一口用来煮猪食。灶台一侧墙面上贴着一张每年更换的红色灶神奶奶图,其中的“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两句话既表明了灶神奶奶的使命,更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灶坑内一烟囱沿墙壁伸至灶前盖满鱼鳞般瓦片的屋顶,每当烧火做饭,烟囱里便冒出袅袅炊烟。</p> <p class="ql-block"> 老家称灶坑口为灶门,灶门一侧通常靠放着火钳、火钗和火铲三样烧火工具。在灶门前,家家户户还放有一长条板凳,谓之“烧火凳",供往灶坑内添紫烧火人坐,此凳的另一侧为放置柴草的“柴角头",勤快人家,柴角头总是堆放得满满的。老家人勤俭,灶门前里侧还放有一带盖的积贮木炭的大坛子,饭菜做好了,灶坑内有些木柴未烧尽,为不浪费,用火钳将之夹入坛内密闭,熄灭后即为木炭。此木炭可做炉子燃料,也可用于取暖或挑至集市上出售。邻居书富爷爷喜欢隔三差五到茶馆喝茶,就常常挑着那些木炭到街上卖了换得茶钱。灶后面的墙壁上,挂着砧板、锅铲、筷子篓、菜刀等厨具。另一墙体内镶入一壁厨,厨内放置碗缽、油壶、盐罐和酱醋。一个能干的家庭主妇,一餐饭做好,各种用具洗刷后物归原位,灶前总是清洁整齐。灶前正对门一角,放置一口存贮井水的陶瓷大水缸,孩子们每天放了学,把水缸挑满后的两个水桶就倒扣在水缸旁。</p> <p class="ql-block"> 烧柴的灶前,长年烟熏火烤,墙壁、木梁、椽条及瓦片背面均沾附着一层厚厚的炭黑,垂挂在梁上的一根根短短的蜘蛛丝也沾满了这种黑黑的尘灰,遇到刮风,那些尘灰常常一小团一小团掉落到锅里或已煮好的汤菜面上。老家人善于利用灶前的资源与空间,为使刚砍回湿润的棍子柴更快干燥,借助楼梯,将其堆放到灶前横梁搭放的架上,在温暖干燥的空间里,二三十日,柴便干透了。灶台外壁还设有一处向内凹陷方形的“灶烤",老家人穿布鞋,雨天易弄湿鞋底,将湿了底的鞋斜靠于此灶烤内,利用灶坑内烧火做饭的余热,鞋被很快烘干,让人穿着干燥舒适。与现在的电热烘干器比较,经济环保又安全。在老家,人们虽然谈不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思想境界,但灶前是没有人家会上锁,为的是方便渴了的路人,进入灶前喝碗热水凉茶。</p> <p class="ql-block"> 一家每日三餐饭,灶台前后主妇忙。灶前是母亲一天中忙得最多的地方。为让我们更小的兄弟三个吃过早饭上学不迟到,天才蒙蒙亮,母亲就起床了,点着灯进入灶前洗净锅瓢温鼎,添上水,烧着火,米下锅,又剁好煮猪食的猪草。每年养两三头猪是家里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猪每日也要喂三顿,同样需要母亲在灶前打理好。母亲灶门前添柴烧火,灶台后捞饭切菜,其间还要扫地、喂猪,搓衣,忙得走路生风,两手没停。待父亲和兄嫂他们早上干活回来,坐在饭桌边吃早饭时,母亲在灶前张罗完才最后一个吃早饭。匆匆吃过饭,又同家人一道去田里干活了。收工回到家,母亲进入灶前,“哆哆哆哆”急促响亮的切菜声响起,母亲忙着切菜、炒菜、热饭,锅铲、菜刀、勺子在母亲手里同干农活砍柴的镰铲、锄头、镰刀、禾竿一样娴熟灵巧。父亲坐在烧火凳上边抽烟看书,边听从母亲的指令,大火小火往灶坑添柴烧火,享受着劳作回家的舒适与惬意。</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粮食困难时期,最难为母亲的是一家人的晚餐。老家以前的做法是煮早餐时煮好一日三餐的米饭,但因粮食不够,往往三餐的饭两餐便吃完了。晚餐一家人吃什么,母亲总要在进入灶前之前就要谋划好,是焖红薯、煮粥,还是蒸木薯粉和成的饼子,或爆玉米花就着擂茶吃。之后,就在灶台后使出浑身招数,将这顿晚餐做好。有时因量不够,母亲则说自己不饿,仅喝些开水或擂茶,要我们吃饱。现在想想,母亲一天到晚,屋里屋外忙个不停,岂能不饿!她是情愿自己挨饿,让给我们吃呀!</p> <p class="ql-block"> 灶前最受一家人青睐之时,便是冬季的霜冻冰雪之日,每当母亲在灶台后煮饭炒菜时,灶门前烧火凳上被前来取暖的我们兄弟几个挤得满满的,还真是一位难求。父亲是往灶坑添柴烧火的高手,借助火钳、火钗、火铲的操弄,灶坑内的片柴、棍子柴烧得呼呼响,还能根据煮饭炒菜所需的火候,把火调控得恰到好处。同时要把烧着的木炭或木梓壳铲到一个个火笼里,供饭菜做好后,大家取暖之用。我们挤坐在烧火凳上的兄弟几个便享受着灶门前的温暖,一张张脸都被灶火映照得红扑扑。没坐到位置的站在灶门旁,双手伸至灶门上方暖手。天冷,饭菜也不想搬到饭厅吃,灶台旁加张板凳,关上门,灶台当饭桌,一家人围着灶台,坐的坐,站的站,就在灶前用餐,暖和得好。</p><p class="ql-block"> 洒扫门庭迎新年。按照老家的习俗,腊月十六日之前必须对家里进行一次彻底清扫。对灶前的全方位清扫称为“扫屋"。一年一度的扫屋,家家户户都很重视,一般会选择农历初一、十五或初六、初九这几个黄道吉日。我们家的扫屋多由母亲承担。母亲砍好一把带叶的竹枝捆扎在竹竿一端,穿上一套平时不穿的深色旧衣服,头上裹着一条黑围裙,脸上扎条毛巾当口罩,如此全副武装。与此同时,我们兄弟几个把厨房内的碗筷、桶盆等全部搬出。为避免尘灰乱飘,母亲关上厨房门,独自一人在厨房内,先站在楼梯上清扫高处,之后站在地面上对各位置进行清扫。光线幽暗,烟尘弥漫,母亲打仗似的,细心又快速地清扫。当母亲拉开门从厨房走出时,仿佛是刚从烟囱里爬出来,全身上下都是炭黑,唯有两颗眼珠能看到白色在滴溜溜转动。我们听从母亲的吩咐,用开水泡柴灰和谷壳对桶盆锅盖等厨房用具全部进行擦洗,再用井水冲洗。母亲接着又对灶台加以洗刷。当厨房重新摆设布置好时已是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 如今,老家的灶前,大多还是座落在原址的单间一层建筑,与三层正栋相同的都是砖混结构,但内部陈设布置同以前相比却是天壤之别。灶台有大小两个,那个有大锅、温鼎的大灶台镶上了洁自的瓷砖,平时极少用,唯有在腊月加工鱼丝、打黄元米果或办喜宴需灶坑烧柴,大锅炒菜,大甑蒸饭时才排上用场。一家人平时一日三餐的烹饪则用燃气灶,灶前也装上了抽油烟机。以前的大水缸被自来水龙头代替。不少人家在大灶台一侧的墙壁上依然张贴着那张红色的灶神奶奶图,灶门前还放着那个积贮木炭的坛子。虽然现在家家户户的灶前都窗明几净,但对灶前彻底清扫,对锅碗瓢盆全面清洗的扫屋和灶前不上锁的传统习俗继续保留。两位兄弟老家的灶前,与城里的厨房相比,更为宽畅明亮,后者有的,他们也有,后者没有的他们还有,在乡村老家,更为美观实用。</p><p class="ql-block"> 老家的灶前,留存着老家古老的习俗,刻印着母亲一生的勤劳,也收藏着母亲一辈子对家人的付出与温暖,更印证着老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