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重游南京中山陵小记</span></p><p class="ql-block"> 图/文 余永福</p><p class="ql-block"> 2023年大年初二,湿冷空气中弥漫着过年的味道。南京市区飘起潇潇雨丝。从江宁到钟山下马坊地铁站出来,雨似乎更大了一些,一行人有提议坐景区小火车的、有提议步行上山的、我建议走路,既然是拜谒中山陵,雨中、雪中走路拜渴,才能验证我们对先生心怀虔诚!</p><p class="ql-block"> 算上这次, 我拜访过三次中山陵,初来谒陵是2018年国庆节,秋高气爽,红叶满山,怀着对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崇敬之情前来钟山拜谒中山陵。第二次是2020年腊月二十六从老家陕南汉中出发来南京和孩子们过春节。大年初一厂拜中山陵,这天大雪纷飞,中山陵建筑物上积雪银装素裹,道旁雪松的枝梢纷披白雪皑皑的绒装。天公让钟山风景区,千山怀素,给谒拜孙中山先生英灵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今年正月初二的天空雨越下越大,还有十天才到打春节令,四九刚开头,正是争春夺九之时,春寒料峭,雨点打在脸上,很是有点冰凉,我们一路9个人买了雨具步行登山谒陵。去凭吊我们伟大的国父。</p><p class="ql-block"> 谒陵回来我详细查阅了关于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中山陵建陵前后的部分史料,整理出一篇小文给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愐怀孙中山先生。</p><p class="ql-block">一 、 先生仙逝</p><p class="ql-block"> 1925年3月12日上午9点30分,孙中山先生因胆囊癌在北平(今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与世长辞,举国悲痛。逝世前一天,孙中山提出效仿列宁保留遗体,并要求葬于南京。临终前对宋庆龄、汪精卫等人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p><p class="ql-block">孙中山在北平逝世。其实早在1912年3月,孙中山在紫金山打猎时就曾对胡汉民说:“等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逝世后,遵照孙中山的遗愿,遗体在协和医院进行防腐处理后,暂厝在北平香山碧云寺,待陵寝建成后再安葬南京。</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生前,曾经吩咐葬礼仪式和棺木式样仿照列宁的格式,让民众瞻仰遗容。可当孙中山逝世时,苏联赠送的玻璃钢棺材没能及时运到,只好暂厝在西式玻璃盖棺木棺内,停放在北平香山碧云寺石塔之中。</p><p class="ql-block"> 1925年3月30日,苏联政府送来玻璃钢棺材时,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已入殓半个多月,由于当时技术原因防腐措施不当,遗容不能再供后人瞻仰,只好改为在南京紫金山土葬。</p><p class="ql-block">二、南京中山建陵寝</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陵寝面积8万余平方米,于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中山陵建筑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中山陵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p><p class="ql-block"> 1961年,中山陵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07年,被列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三 、中山陵建成后三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建成以后近百年来,在保护陵园工作中也是多生波折,在文章整理过程中从史料摘录了三个故事,加深对中山陵的了解。</p><p class="ql-block">故事一:</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的祭祀与拜谒仪式</p><p class="ql-block"> 1943年10月,为突显出中山陵的国家宗庙定位,反击日伪政权对中山陵的非法占有及操弄谒陵活动,由考试院长戴季陶在重庆北碚温泉主持召开礼制讨论会,制定了新的更具复古色彩的“国父陵”祭祀与拜谒仪式:</p><p class="ql-block"> 一、典礼开始。二、全体肃立。三、主祭者就位。四、陪祭者与祭者依次就位。五、奏乐。六、上香。七、行三鞠躬礼。八、行初献礼:主祭者献花,行一鞠躬礼。九、行亚献礼:主祭者献茗,行一鞠躬礼。十、行终献礼:祭者献爵,行二鞠躬礼。十一、恭读祭告文。十二、行三鞠躬礼。十三、奏乐。十四、礼成。</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27日,国民党军队一抵达南京,立即奔赴中山陵祭告。海陆空军将领159人、新六军前进指挥所52人,“瞻仰国父遗容,恭行三鞠躬礼,并绕棺一周”。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还都,在中山陵前举行纪念孙中山建立广州革命政府25周年典礼。中山陵飘扬着国民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文武大员及各界人士5000多人在蒋介石宋美龄夫妇的带领下,完成了历史上登峰造极的一次谒陵仪式,参加谒陵的人们发出共同心声:“国父,我们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1946年10月10日是还都后第一个“双十节”,即民国时期的国庆节。这一天,前来谒陵的各界游人特别多,竟然超过了10万,是民国时期谒陵游人最多一次。由于人太多,拱卫处事先估计不足,以致灵堂处花盆10余只被踏破,拱卫处士兵因人多拥挤,不得已将陵门关闭,不料拥挤的游人竟将铁门钥匙折断,灵堂及碑亭中的金字也有多处被擦脱金箔。</p><p class="ql-block"> 陵墓不是游乐场,本该是庄严肃静的所在。且不论这天闹哄哄的“嘉年华”有没有对总理在天之灵多有打扰。对于中山陵修建的本身,其实国民党内就有很强烈的反对声音,其出发点除了经济上的考虑之外,还有把孙中山先生与封建皇帝进行本质区分的深远考量。比如冯玉祥将军,就有一首《过中山墓口占》诗;</p><p class="ql-block">北有颐和园,南建中山墓。</p><p class="ql-block">气象何崇阂,縻款亦无数。</p><p class="ql-block">中山本伟大,徒惹世俗诟。</p><p class="ql-block">可怜国民血,嗟嗟院会部!</p><p class="ql-block">故事二:</p><p class="ql-block">解放军保护中山陵</p><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4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渡过长江进入南京,当时,南京的国民党军队都已撤退,解放军先头部队入城后,向前追击,他们发现陵园内还有一支国民党部队,但这支部队不是国民党的正规部队,而是守卫孙中山陵陵寝的卫队。解放军上级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对这支守卫中山陵的拱卫部队,应该区别于参加内战的国民党军队。随即,第二野战军第105师派某团政委刘志诚率领一批战士进入陵园,到达陵园之后,他们与范良等拱卫处负责人谈判,双方一致决定:人民解放军分别进驻中山陵和明孝陵、灵谷寺、紫金山天文台。拱卫大队接受解放军的改编,继续担任中山陵的守卫工作,当天上午,该团政委刘志诚召集拱卫处干部讲话,说明共产党对孙中山是一贯尊敬的,解放军将会严格保护孙中山的陵墓,嘱咐拱卫处官兵照常安心工作,维护孙中山陵园的正常秩序。然后,刘志诚等解放军负责人由范良引导登上中山陵,检查了中山陵祭堂、碑亭、陵门等处的情况,发现没有什么损坏。1949年4月27日,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亲笔书写了一条“保护中山陵”的手令,派人送到中山陵,陈毅的这条手令用镜框装起来,放置在陵堂里。</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12日是新中国成立后迎来的第一个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这一天,南京市军管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在中山陵举行了隆重的谒陵仪式。参加谒陵的有市军管会、市政府、中共南京市委的代表及各界人士共500多人。军管会主任粟裕、副市长柯庆施、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唐亮和各民主党派代表、文化界代表李方训、吴贻芳、徐养秋、陈中凡以及人民解放军代表、工人代表、学生代表等,于1时30分到达灵堂,整齐地站立在孙中山坐像前。谒陵典礼在新中国国歌声中开始,粟裕主任向孙中山遗像献花后发表了简短的演说。随后,谒陵人员进入墓室,绕孙中山墓圹一圈,谒陵仪式在 12时结束。此后,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和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江苏省、南京市各界人士都要来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从未间断。</p><p class="ql-block">故事三:</p><p class="ql-block">周恩来保护中山陵</p><p class="ql-block">1960年12月21日,周恩来陪同柬埔寨贵宾晋谒中山陵。当时中山陵的森林被大量砍伐,周总理一行途经太平门时,看到沿途采伐的大批木材堆集在路边待运,他说:“中国那么大,难道这点木材就不能供应吗?”第二天,采伐工人全部撤出,有关部门也不再向陵园索取木材。1968年6月,周总理又亲自指示,将孙中山铜像安放到中山陵广场前的石座上,并在铜像前竖起一块毛泽东语录:“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周恩来总理以自己的威望和才智,在动乱的岁月里,保护了中山陵园的许多重要文物古迹。</p><p class="ql-block">四、孙中山先生《遗嘱、遗训》</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先生一生奔走革命,真正做到鞠∴躬尽瘁,他临终时遗留下的私产,除了衣物书籍外,只有一幢南美华侨赠送给他的上海住宅(即上海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他的《家事遗嘱》写道:</p><p class="ql-block">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衣物书籍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成长,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晚年得到苏联的帮助,俄国革命的成功给他很大的鼓舞,他亲自制订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强调“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中山临终前夕,再次把希望寄托于苏联,特地口授了《致苏联遗书》。这份遗书的中文译文是:</p><p class="ql-block">“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大联合中央执行委员会亲爱的同志:</p><p class="ql-block"> 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时转向于你们,转向于我党及我国的将来。</p><p class="ql-block"> 你们是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之首领。此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是不朽的列宁遗与被压迫民族的世界之真正遗产。帝国主义下的难民,将藉此以保卫其自由,从古代奴役战争偏私为基础之国际制度中谋解放。</p><p class="ql-block">我遗下的是国民党。我希望国民党在完成其由帝国主义制度解放中国及其他被侵略国之历史的工作中,与你们合力共作。命运使我必须放下我未竟之业移交于彼谨守国民党主义与教训而组织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我深信,你们政府也必继续前此予我国之援助。</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同志,当此与你们诀别之际,我愿表示我热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取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p><p class="ql-block">谨以兄弟之谊,祝你们平安!孙逸仙(签字)</p><p class="ql-block"> (图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晚年得到苏联的帮助,俄国革命的成功给他很大的鼓舞,他亲自制订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强调“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中山临终前夕,再次把希望寄托于苏联,特地口授了《致苏联遗书》。这份遗书的中文译文是:</p><p class="ql-block">“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大联合中央执行委员会亲爱的同志:</p><p class="ql-block"> 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时转向于你们,转向于我党及我国的将来。</p><p class="ql-block"> 你们是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之首领。此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是不朽的列宁遗与被压迫民族的世界之真正遗产。帝国主义下的难民,将藉此以保卫其自由,从古代奴役战争偏私为基础之国际制度中谋解放。</p><p class="ql-block">我遗下的是国民党。我希望国民党在完成其由帝国主义制度解放中国及其他被侵略国之历史的工作中,与你们合力共作。命运使我必须放下我未竟之业移交于彼谨守国民党主义与教训而组织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我深信,你们政府也必继续前此予我国之援助。</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同志,当此与你们诀别之际,我愿表示我热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取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p><p class="ql-block">谨以兄弟之谊,祝你们平安!孙逸仙(签字)</p>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春花烂漫。3月12号是孙中山先生仙逝98周年忌日。2025年3月12又将是孙中山先生仙逝一百周年。先生建国所愿“天下为公”,先生所倡“博爱”有德,在而今社会意识形态里,国人仍然非常需要先生遗训来强大我们民族,修内我们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们千里万里来拜谒中山陵寝,怀念这位伟人,是我们,每一位普通公民爱我中华最赤诚的表白。</p><p class="ql-block"> 2023年1月22日于南京秦淮河</p><p class="ql-block"> (此图原于资料)</p> <p class="ql-block">2018年3月天安门广场悬挂巨幅孙中山先生遗像以怀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余永福,网名汉水渔夫。陕南汉中人,中国民协会员。业余爱在故纸堆里刨故事,找乐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