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成就幼儿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第一章:游戏与自主游戏

A *🖤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章从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切入,阐述游戏和幼儿园游戏的自然属性、教育属性,帮助教师理解自主游戏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以及自主游戏背后的支撑理念,更多地关注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表现与主体性发展,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和意义。&nbsp;</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本章节内容框架:</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一、游戏与幼儿园游戏</b></p><p class="ql-block"> <b>(一)什么是儿童的游戏 儿童的游戏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主体性活动 重点提炼:所谓主体性,指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是积极主动的决策者、参与者,能使用和体验自己的意志、情感、智慧和力量,实现自我发展与经验建构。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游戏实践中,幼儿的主体地位经常被教师的主导全部或部分取代,“游戏幼儿”的状况普遍存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游戏是由内在动机引发的去功利化活动 重点提炼:游戏是幼儿遵从自己内心的需要进行的,是去功利化的、由幼儿内在动机引发的活动。为了让幼儿掌握某些知识、学习某些技能等专门设计的所谓“游戏”,不能算是真正的游戏,只能算是游戏化的教育活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游戏是非真实的、带有假想性的活动 重点提炼:儿童的世界不同于成人,他们的游戏常带有虚拟性,他们会在内心建构一个超乎现实的世界,赋予手中的每一件物品以假想的功能。当然,假想的游戏一定以现实生活的经验为基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书中也列举了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容易出现的问题,我认为非常值得我们反思:</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4.游戏是愉快的、会带来积极情绪体验的活动 重点提炼:因为游戏带来的愉悦,成为了幼儿游戏日复一日、乐此不疲的无限动力。幼儿游戏中的愉悦来自:自由自主的舒适感、身体感官活动及好奇心的满足、与同伴相处的喜悦、自己把控胜任的满足、不确定性、随时变化、自我创造、“偶遇”挑战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二)幼儿园游戏:自然属性的游戏和教育属性的游戏的有机组合 幼儿园作为保教机构,有明确的保教目标,因此,幼儿园游戏不仅仅是幼儿自主的游戏,而是自然属性和教育属性的游戏并存的有机综合体。</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游戏与工作(学习)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 重点提炼:游戏与工作的关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幼儿的游戏和工作概念很难清楚区分。儿童除了睡眠和饮食之外的所有活动几乎都是游戏,所谓的“工作”,就是有目标的学习活动。(书中列出的“跳跳球”案例很好地解释了“游戏”在同一活动中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幼儿身上,所产生的概念变化。)</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从非游戏活动到游戏活动是一个连续渐变体 重点提炼:非游戏活动和游戏活动间的关系是一个渐变的连续体,可以用图式来表示,(两者间的转换还与成人的管控度有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幼儿园游戏是各种游戏的有机综合体 重点提炼:幼儿园有课程和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要创设环境、利用游戏设计活动,使其更具教育的属性,而非自然游戏的属性。受教师观念和指导行为的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高低也不同,年龄越小的幼儿越需要自由、自主的游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二、游戏分类的复杂性与自主游戏</b></p><p class="ql-block"><b> (一)游戏分类的复杂性 幼儿园游戏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个维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 重点提炼: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水平,把游戏分为四类——感知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规则性游戏(具体概念解析见P49-P51)。</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视角 重点提炼:帕顿:根据儿童社会参与水平,把游戏分为四类——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具体概念解析见P51)。</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幼儿园游戏是各种游戏的有机综合体 重点提炼:幼儿园有课程和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要创设环境、利用游戏设计活动,使其更具教育的属性,而非自然游戏的属性。受教师观念和指导行为的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高低也不同,年龄越小的幼儿越需要自由、自主的游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4.从价值追求差异的视角 重点提炼:从游戏的不同价值追求出发,把游戏分为两类——本体性游戏和工具性游戏,此外还有根据领域、主题、材料等进行划分(主要区别见P53)。</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二)自主游戏的内涵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自主游戏是哪一种游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重点提炼:(文中讲述了我国幼儿园“游戏”发展的大致历程,列举出“游戏”“百花齐放”后的“乱象丛生”,需要我们细细品读)。让幼儿自由自在的玩的“安吉游戏”,引发了就理念与新观念的强烈冲突。到底什么是自主游戏?弄清楚了游戏的本质特征就能理解了。</b></p><p class="ql-block"><br></p> <ul class="ql-block"><li>(1)按照幼儿兴趣和意愿发起的游戏,是自主游戏,但由教师经过关注、观察、及时引导、适时退出而带动幼儿的游戏也是自主游戏。 </li><li>(2)本体性游戏时幼儿是自主游戏,同时,只要是幼儿自愿选择的工具性游戏也可能成为幼儿的自主游戏。 </li><li>(3)搭建积木的结构游戏不一定是自主游戏,这取决于是否以幼儿的主观意愿来判断。 因此,自主游戏不是一种固定的游戏类型,而是一种尊重幼儿的游戏理念的回归。自主游戏强调教师的信任与放手,教师要转变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教师的责任是观察、分析与支持。 </li><li>(4)区域游戏与自主游戏不完全等同。在什么情况下,区域活动趋向于自主游戏?则当区域游戏越来越有趣开放自主的时候。</li></ul>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关注自主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表现与主体性发展 重点提炼:如果认为只要教师放手让幼儿自己玩,那就是自主游戏,这说明对自主游戏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教师在放手的同时,要更关注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自我选择和决策、自我计划和设计、自我反思和调控、自我规范和负责。</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二)坚信游戏就是幼儿的学习与工作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重点提炼: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的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维果斯基认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指南》强调——教师必须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三)坚信幼儿是一个有能力的个体 </b></p><p class="ql-block"><b>重点提炼:教师对幼儿是信任、尊重的,相信幼儿是一个有无限潜力的、有能力的个体。要做这样的老师、要具有这样坚定的信念:</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四)坚信教育的重要价值和使命是培养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重点提炼:教育是把生活当做一个整体而明白其中的要义,教育的功能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具有智慧的人。幼儿园倡导自主游戏,正是让幼儿在自主决策、自主规范、自主调控和自我负责的游戏过程中成为他自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小结】 ·尽管游戏有其复杂性,但可以确定的是游戏首先是幼儿自主自愿的主体性活动,具有内在动机引发、愉悦、非功利性、重过程、轻结果等特点。自主游戏就是游戏本质特征的回归,不是一个时髦的新名词。 ·游戏与非游戏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从非游戏活动到游戏活动是一个连续渐变体,幼儿园任何一项活动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游戏性。 ·教师不仅要关注自主游戏,更要关注幼儿在任何一项活动中的自主性发挥,支持幼儿成长为一个有自尊、有自信、负责任、有自主能力的个体。 ·教师需要调整儿童观和教育观,坚信游戏的力量,坚信儿童的力量,坚信教育的使命就是促进幼儿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请剖析:本园(本班)在自主游戏开展的实践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与困境,对此,有什么优化策略。</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撰稿:张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编辑:张琦 辛红梅</b></p>

游戏

幼儿

自主

提炼

幼儿园

教师

活动

主体性

儿童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