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丰碑——西南联大

葛爷

<p class="ql-block">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二十天后,日军轰炸南开,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奉命迁往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于当年11月1日上课。继而日军逼近长沙,1938年1月20日,临大决定迁往云南。数百名师生徒步3000余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于4月26日抵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于5月4日开课。直到抗战胜利,联大于1946年5月4日结束,三校分别迁回平津,历时整整8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抗战时期,联大办学条件非常简陋。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联大旧址保留的部分校舍,是联大办学条件的缩影,当时联大校园的设计者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甚是无奈,设计蓝图一变再变,从楼房变成了平房,从砖墙变成土房,只有图书馆屋顶使用了青瓦,教室、实验室使用铁皮,宿舍屋顶一律茅草。</span></p> <p class="ql-block">  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教室</p> <p class="ql-block">  宿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联大诞生于抗战烽火之中,仅存在八年,在招收的8000多名学生中,有834人从军抗日,梅贻琦校长之子梅祖彦就是其中之一,为了保证“驼峰”航线的畅通,联大学生血洒长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日诗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联大“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联大毕业生中,李政道、杨振宁等2位获诺贝尔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郑哲敏等5位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邓稼先、朱光亚、郭永怀、屠守锷、陈芳允、王希季等6位成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联大培养了174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写出了中国教育史上最绚烂的一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为纪念三校八年“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的珍贵历史,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联大各校即将复员北返之际,校方决定在联大校园树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碑座呈圆拱形,高约5米,宽约2.7米,中嵌石碑。正面碑文记述了联大创办的始末及其特点,碑后刻录了834位联大参军同学的名字。后各校逐步将此碑复制,立于本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联大校歌:《满江红》词:罗庸、冯友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联大校训:刚毅坚卓 ,将永远激励着莘莘学子刚健自强、毅然决然、坚韧不拔、卓尔不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照片摄于2018.6.24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