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甲骨文中的夏字,字形是头顶太阳的三足金乌,是商族人的图腾;字义是中国人或雄武的中国人,是商族人的自称。因此商族不可能用夏字记录夏朝。</p><p class="ql-block">甲骨文会用哪个字来记录夏朝呢?</p><p class="ql-block">商朝之所以用商作国号,是因为始祖契封在商。</p><p class="ql-block">大禹的祖地在哪里呢?甲骨文应该用大禹的祖地名来记录夏朝!</p><p class="ql-block">大禹的祖地在蜀,四川之蜀!</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的蜀地名不止一处。</p><p class="ql-block">01. 段渝教授在《略论古蜀与商文明的关系》一文中有如下介绍:</p><p class="ql-block">关于殷卜辞中蜀的地理位置,向有争议。</p><p class="ql-block">① 唐兰考释甲骨文中的“巴方”和“蜀”,认为均在四川境(引者注:即今四川和重庆境)。</p><p class="ql-block">② 董作宾认为“约当今之陕南或四川境”,岛邦男认为约在陕西东南商县、洛南附近。郭沫若认为“乃殷西北之敌”。</p><p class="ql-block">③ 胡厚宣认为在山东泰安南至汶上。</p><p class="ql-block">④ 陈梦家先是认为约在殷之西北、西南,后又释蜀为旬,以旬在山西新绛西。</p><p class="ql-block">⑤ 童书业则认为巴、蜀原本都是汉水上游之国,春秋战国时才南迁入川。</p><p class="ql-block">⑥ 徐中舒在其享有盛誉的论文《殷周之际史迹之检讨》中,认为巴、蜀均南土之国,殷末周文王经营南国,巴蜀从此归附。[1]</p><p class="ql-block">02. 郭胜强教授《蜀与殷商关系刍论——从甲骨文记载谈起》披露:</p><p class="ql-block">孙海波先生释蜀为地名(《甲骨文编》),徐中舒先生释为方国名或人名(《甲骨文字典》)。释蜀为地名或方国名,是被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但具体地所指却存在着较大分歧。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殷商时代四川与中原地区不可能发生联系,故胡厚宣先生认为蜀地在山东,“自今之泰安南至汶上皆蜀疆土”。陈梦家先生认为在山西南部,“故城在今新绛西”。还有认为在殷之西北等等。长期从事巴蜀文化研究的徐中舒、蒙文通、冯汉骥等先生则认为在川西高原至成都平原一带。</p><p class="ql-block">除甲骨文之外,文献资料中最早见到的蜀是《尚书・牧誓》中随周武王伐纣的“友帮冢君”蜀。王世舜等学者在注释中也认为蜀在今四川成都一带。长期从事《尚书》研究的李民先生也明确指出:“蜀,方国名,在今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及岷江上游。今四川广汉一带发现三星堆青铜文化遗址,属古蜀文化。”周武王在誓师中的第一句话就说:“狄也,西土之人!”这足以说明蜀是在西方而不可能在东方。[2]</p><p class="ql-block">03. 从李殿元教授的《论“蜀”为四川专称的历史由来》一文中又找到了几处蜀地名: 山东之蜀,太湖之蜀、新郑之蜀、巢湖之蜀。[3]</p><p class="ql-block">04. 网上有一篇《蜀字之谜:打破三星堆研究谜局的一个关键概念》披露:“蔡运章认为蜀在河南灵宝西北,杜勇认为蜀在长葛,成家彻郎认为在陕西宝鸡,总之,这些主张都不认为甲骨文中的“蜀”在成都平原。特别是郑杰祥研究员,他举出了《甲骨文合集》9774正这一版卜辞。在这条材料中,“蜀”与“丘商”赫然同列。郑氏认为,这个“丘商”就是传世文献中的濮阳。若果真如此,那就意味着同版的“蜀”不可能距离濮阳太远。”[4]</p><p class="ql-block">05. 李延军《黄帝生平年表》披露: 蜀字是黄帝为褒奖嫘祖发明栽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用吐丝的蚕为字形,以西陵氏的图腾“白鼠”的鼠为字音而造。</p><p class="ql-block">渐渐地西陵国就成了四川之蜀。[5]</p> <p class="ql-block">蜀字字源图</p><p class="ql-block">蜀地名不止一处。这些蜀地名有先有后,分布范围极广,但有规律可循。</p><p class="ql-block">四川初名西陵国。</p><p class="ql-block">黄帝与西陵氏结盟,娶嫘祖、造蜀字、封蚕丛,西陵国成了蜀,西陵氏成了蚕丛氏,四川之蜀成了黄帝的战略后方。</p><p class="ql-block">昌意放弃帝位继承权,与蜀山氏结盟,扶持昌意与蜀山氏之女昌仆所生之子颛顼为南迁炎帝势力的新主。黄帝、玄嚣、昌意、南迁的炎帝势力合力培养颛顼为炎、黄、东夷三方都认可的帝位接班人,完成了九州的创立,实现了中华的真正统一。</p><p class="ql-block">《华阳国志》: 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6],就是第二代蜀侯柏灌,鲧是柏灌笫六代子孙,禹是第七代。</p><p class="ql-block">《史记*五帝本纪》: “鲧治水无状”,被帝尧“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7],柏灌全族被流放到山东羽山。</p><p class="ql-block">禹族出川,自称蜀人,居住地即为胡厚宣先生考证的山东之蜀。</p><p class="ql-block">住在山东的蜀人,往南边一活动,便在太湖留下了蜀山之地名。</p><p class="ql-block">《禹王碑》: “承帝冢然,翼辅虞卿”。[8]</p> <p class="ql-block">禹王碑照片</p><p class="ql-block">《竹书纪年》: “帝尧七十五年,司空治河”。禹被帝尧选为虞舜的助手,开始了治水。[9]</p><p class="ql-block">《竹书纪年》: “八十六年,司空入覲,贄用元圭”[9]。大禹治水功成,到山西为官,住地推测就是陈梦家先生发现的山西之蜀。</p><p class="ql-block">禹掌帝位,启创夏朝。夏朝在河南、山西之间迁都十次,留下了众多的蜀地名。甲骨文中,夏朝就是蜀,夏朝的都城就是蜀。</p> <p class="ql-block">日本学者成家彻郎绘制的A蜀、C蜀分布</p><p class="ql-block">商汤伐夏桀就是甲骨文中的第一次征蜀、代蜀。夏桀鸣条战败,夏朝势力分两路向四川之蜀撤退。</p><p class="ql-block">从陆路撤退的夏朝势力,在陕西南部与商对峙了五百多年,形成了陕西南部之蜀。</p><p class="ql-block">夏桀逃到南巢,在巢湖一带留下了蜀地名。</p><p class="ql-block">考古发现的肥西县三官庙遗址,出土了象征夏朝王权的十八件青铜器,说明夏桀在那里举行了祭祀活动。</p> <p class="ql-block">肥西县三官庙遗址出土的象征夏朝王权的文物</p><p class="ql-block">夏桀从巢湖出发,自号杜宇,乘船逆长江而上,经朱提(今云南昭通)抵达成都,把夏朝的都城迁到了成都十二桥遗址。(汉) 杨雄的《蜀文本纪》记载 : 杜宇“从天堕(从天子的宝座上跌下来),止朱提”,入蜀自立为望帝。[10]</p><p class="ql-block">商汤伐夏桀,中华被一分为二,商朝占了长江以北和陕西的一部分。夏朝变成了半壁夏朝。长江以南至中南半岛、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及河西走廊皆为半壁夏朝的疆域。</p><p class="ql-block">商朝时期,蜀就是半壁夏朝,半个中华。</p><p class="ql-block">商朝迁都到殷后,发动了第二次征蜀、伐蜀,占领了荊州南岸至江西的颛顼子孙的土地,造成了屈原和鳖灵的祖先向长江上游逃亡。时任望帝把难民安置在巴。杨雄的《蜀王本纪》以鳖灵“死而复生”[10],记录了这一事件。丢失了封地一一死,获得了新的土地生。</p><p class="ql-block">周武王伐纣,半壁夏朝派兵协助,牧誓八国助周武王灭了商。屈原的祖先在伐纣的战争中因功封子爵,打回老家去,创立了楚国。</p><p class="ql-block">约在公元前666年,末任望帝把帝位禅让给了颛顼的另一支子孙鳖灵(开明氏),半壁夏朝落幕。</p> <p class="ql-block">金沙遗址太阳神鸟</p><p class="ql-block">半壁夏朝留下的考古学遗址有成都十二桥遗址(初为夏朝的陪都)、三星堆遗址(其中的二号坑文物,是夏桀从中原带回来的夏后氏祖庙)和金沙遗址。</p><p class="ql-block">结论 : 四川之蜀由西陵国过度而来。首任蜀侯柏灌,是颛顼之子,昌意之孙。禹是柏灌族第七代。柏灌族受鲧牵连,被流放到了山东羽山,变成了东夷人。</p><p class="ql-block">甲骨文以禹族的祖地蜀记录禹族、记录夏朝、记录半壁夏朝。四川以外的蜀,是柏灌族及后来的夏后氏迁徙留下的痕迹。</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1] 网络查阅:作者:段渝《略论古蜀与商文明的关系》。载于《史学月刊》2008年 第5期。</p><p class="ql-block">[2] 郭胜强:《蜀与殷商关系刍论一一从甲骨文蜀字卜辞谈起》,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p class="ql-block">[3] 李殿元:《论“蜀”为四川专称的历史由来》 《文史杂志》 2015年 笫4期</p><p class="ql-block">[4] 古史微: 《蜀字之谜:打破三星堆研究谜局的一个关键概念》。</p><p class="ql-block">[5] 李延军 《黄帝生平年表》 百度文库</p><p class="ql-block">[6]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p><p class="ql-block">[7] (汉) 司马迁 《史记*五帝本纪》</p><p class="ql-block">[8] 《禹王碑》开头两句,喻民俭释读。</p><p class="ql-block">[9] 《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p><p class="ql-block">[10] (汉) 杨雄 《蜀王本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