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机械呆呆</p><p class="ql-block">编辑—机械呆呆</p><p class="ql-block">制作—机械呆呆</p> <p class="ql-block">生平 </p><p class="ql-block">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杰出音乐家,正一派道人,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音乐,江苏无锡人。</p><p class="ql-block"> 现留存有二胡曲《二泉眏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p> <p class="ql-block">降世的悲情</p><p class="ql-block"> 无锡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华清和认识为亡夫办法事的寡妇秦氏,日久相处产生私情,因受道规和秦氏族人所困,寡妇奏氏于1893年8月17号在无锡雷尊殿旁的山和房没名没分地产下了一私生子,因小孩命中缺火,而取名阿炳。</p> <p class="ql-block">4年后,阿炳母亲被秦氏族人逼回秦家,在秦氏族人的羞辱和对儿子的思念中,跳井自尽。阿炳从此失去了母爱,被父亲送回无锡老家,托婶娘抚养,婶娘对阿炳视如已出,阿炳的童年还算幸福,但母亲的去死,在阿炳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痕。</p> <p class="ql-block">回归道观,学有所成, </p><p class="ql-block"> 阿炳八岁时,被父亲以收徒为名带回道观,并取名华彦筠,送入私塾读书。</p> <p class="ql-block"> 父亲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而阿炳幼时便表现出罕见的音乐天赋。</p> <p class="ql-block">刻苦学艺,小有成就</p><p class="ql-block"> 十岁开始阿炳就迎风吹笛,迎寒击石(以石代鼓),每天拉用粗弦制成的二胡。</p> <p class="ql-block">阿炳在父亲的严格教习下,进步飞快。年仅16岁就能演奏出多种道教曲牌和民间小调的各种曲调,并外出参加斋事活动,帮助管理乐器和法器。</p><p class="ql-block"> 当阿炳长大成翩翩少年时,就正式参加道教音乐的演奏。他长的一表人才,被誉为“小天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继续父业,迷失人生。 </p><p class="ql-block"> 雷尊殿的主持道士华清和对阿炳一直心怀愧疚之心,所以,在临终之前,他不顾道观规矩和众道士的反对,将雷尊殿的主持权传给了阿炳,并告知阿炳他是其亲生儿子。 </p><p class="ql-block"> 世上已无亲人,虽身有万贯,但内心并不快乐,在身边狐朋狗友的诱惑下,阿炳彻底放流自我,开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逛窑了,喝花酒,还续步染上了赌博和吸食鸦片等恶习。很快阿炳患上了梅毒,又没有及时治疗,而导致失明。 </p><p class="ql-block"> 由于失明,失去了对道观的控制,并被众道士逼出道观。</p><p class="ql-block"> 逼出道观后,恶习难改,继续无度的挥霍,阿炳也从有钱人变成了穷人,并且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瞎子”。</p> <p class="ql-block">苦难中得到了人生伴侣。</p><p class="ql-block"> 从有钱人变瞎了双眼的穷人,当时的狐朋狗友和花枝招展的烟花女子早已离他而去,唯有一个在烟馆当帮佣名叫“董彩娥”的苦命寡妇可怜他,接纳他,与他结为夫妻。</p><p class="ql-block"> 从此瞎子阿炳身背琵琶,手提二胡,在董彩娥的牵扶下行走在无锡的大街小巷,就这样董彩娥陪伴瞎子阿炳度过二十多年的苦难岁月。</p> <p class="ql-block">街头阿炳</p><p class="ql-block"> 虽然阿炳过得落魄,但在街头行走卖唱时,仍有当家道士的架势。从不主动开唱,也不乞求别人听一曲。有人想听小曲,他总是乐意弹奏,也不会抱怨人家小费给少了,若给多了,也不会道谢。</p> <p class="ql-block">街琴阿炳</p><p class="ql-block"> 瞎子阿炳嫉恶如仇,有时也会用琴声为苦难的百姓发声。</p><p class="ql-block"> 传说中有个恶绅顾艺初侮辱婢女,而应官商勾结,最终婢女一家有冤难伸。</p><p class="ql-block"> 阿炳将此亊编成“财主黑心,禽兽畜生。法院眼睛,只认白银。百姓倒霉,有冤难伸。瞎子阿炳,抱打不平。”小曲。</p><p class="ql-block"> 随着小曲传遍无锡城,引起了百姓的民愤,有不少正义之士出面声讨顾艺初的罪行,吓得恶绅逃出无锡城,在也不敢公开在无锡露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梁溪阿炳 </p><p class="ql-block"> 阿炳在军阀内战、抗战前后到内战时期都发出过中国百姓的呐喊。四一二政变后,无锡总工会遭到反动派血洗,阿炳便编了《秦起血溅大雄宝殿》一曲,痛斥反动派的暴行。抗战前后,他还编了很多呼吁抗日和歌颂抗日军民的曲子。内战时期,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他还编唱了《金元券杀害老百姓》讽刺当时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寒夜阿炳 </p><p class="ql-block"> 无锡被日伪占领期间,是阿炳最艰难的岁月,由于戒严和城门口重兵把守。为了通过关卡,阿炳只能为日寇拉上几段小曲,换取他们的放行。阿炳是仅有的能够让日寇为他打开城门的特殊入物。</p> <p class="ql-block"> 午夜阿炳 </p><p class="ql-block"> 当然为了生活,在风尘场所和烟馆阿炳也弹唱一些低俗和污秽的小曲,并且在1949年前,阿炳没有改掉吸食鸦片的恶习。</p> <p class="ql-block"> 阿炳生前没有留下照片,现存的照片是日伪侵占无锡期间发的所谓良民证上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阿炳和杨荫浏因音乐曾有三次交织,第一次二人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杨荫浏向阿炳学了三弦和二胡等乐器,后因家庭的地位关系,杨荫浏和阿炳断了联系。</p> <p class="ql-block">当二人30多岁时,杨荫浏回锡度假,在街头才与阿炳再次相见,此时杨荫浏已是民族音乐的教育家,而阿炳已是瞎了双眼的街头艺人,但杨荫浏并没有因为地位的差别而断绝朋友间的来往,在锡期间,阿炳听闻杨荫浏弹了一手好琵琶,就请杨萌浏教自己弹琵琶。于是杨荫浏就像阿炳当年教自己拉二胡那样教他弹琵琶。</p> <p class="ql-block">约在1948年的一个夜上,老鼠咬断了阿炳胡琴的拉弓,咬穿了鼓头的蛇皮,阿炳信命,认为是老天再也不准他触碰乐器,从此阿炳再也不上街拉唱。</p> <p class="ql-block">1950年初,在南京国立音乐学院里,一位叫黎松寿的人,随手拉了一段二胡曲,被民乐大师储师竹听到后,就激动问黎松寿,这是谁创作的曲子,黎松寿答到是无锡的瞎子阿炳常拉的曲子。</p> <p class="ql-block"> 此谈话传杨萌浏教授的耳边,他大喜若望,像是发现了一个宝藏,很快通过在无锡亲友了解清楚阿炳的状况。</p> <p class="ql-block"> 杨荫浏和曹安和二位教授带着钢丝录音机赶到无锡,杨荫浏和阿炳有过多次交往,艺术上相互切蹉,引为知音。阿炳得悉杨先生为他录音,欣然同意。</p> <p class="ql-block">阿炳用杨先生提供的二胡和琵琶重新上街练了三天,寻到感觉后,就分别在崇安寺“三圣阁”和曹安和先生在盛巷的老家为阿炳录了三首二胡曲《二泉眏月》《听松》《寒春风曲》和三首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p> <p class="ql-block">据说原本还可多录几首,因商讨曲子的原创问题,引起了阿炳反感,才使录音无法继续。经反复沟通,阿炳才答应过段时间来录制他的最得意的《梅花三弄》,可是造化弄人,1950年12月的一天阿炳就突然犯病去世,终年57岁。</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阿炳夫妻共同度过苦难岁月直至去世的老宅,阿炳妻子董彩娥在阿炳去世后没多久,也随他仙去。</p> <p class="ql-block">《二泉映月》录音时,并没有曲名,是杨荫浏教授和阿炳商讨后定名的,杨先生将录音带回学院后,经整理就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通过电波让全国人民听到了阿炳的乐曲,尤其是那首《二泉映月》,优美而悲怆的旋律,渲泄着愤世和屈强。触动了人们内心的最柔软处,使人不禁落目。</p> <p class="ql-block">阿炳的最后一次弹奏,大约是录音后的一个月,在一次牙医工会的成立大会上,阿炳先弹奏了琵琶曲,工作人员怕阿炳身体吃不消,就劝他不要再弹了,阿炳就讲为无锡百姓弹奏高兴,就用二胡再演奏了一首《二泉映月》。这也许阿炳人生中规格最高的一次演奏,也是最快快乐的一次演奏。</p> <p class="ql-block">阿炳也许不会想到,用几十年苦难历炼成的《二泉映月》,用生命演奏的乐曲,会成为最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著名乐曲,被世界各地的音乐评论家称为东方的“命运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五六十年代,没有电视,只有有线广播、收音机和矿石机,无锡人民是听着《二泉映月》进入梦乡,因为当时《二泉映月》是无锡人民广播电台结束广播的终了曲。</p> <p class="ql-block">约在1978年底,世界著名指挥家小征泽二再次访华,在北京他指挥中央乐团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大获成功,人们站起来长时间为他鼓掌。</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小征泽尔去中央民院学院访问,期间听了17岁小女孩姜建华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二胡声一起,他就平静地倾听,可随着音乐的演奏,他开始掩面流泪,泣不成声。当最后一个音符在空中飘停后,他就讲若我提前听到这首曲子,我是不敢演奏的,我那时还未真正理解这首曲子,他接着讲这种音乐应该跪着听。当然小征泽二所讲的跪着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下跪,跪着在日本语中是跪坐的意思,也就是要用正式礼仪跪坐来听《二泉映月》。</p> <p class="ql-block">80年代,一位日本友人千里迢迢从东瀛来到无锡参拜阿炳墓。他高举录音机在墓前播放《二泉映月》,激动得泪雨纷飞,在场观众无不动情。</p> <p class="ql-block">去年6月无锡4号地铁线开通,乘4号线去惠山古镇喝茶,看到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员、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徐诚一教授与无锡地铁、无锡文联和恵山古镇一起举办的阿炳印象徐诚一雕塑展,我隔着厚厚的玻璃拍下了徐教授精心创作和挑选的作品,在PS这些阿炳的雕塑图片,就回想起儿时听说过有关阿炳的故事,想去探访阿炳故居,进一步了解阿炳人生和《二泉映月》。由于疫情原因,一直没有成行,直到年初二,才去阿炳故居探访,完成去年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4号线惠山古镇出口</p><p class="ql-block">美篇中的文字参考阿炳故居展示内容和百度中有关阿炳轶事的文章,美篇中有些图片翻拍于阿炳故居展出的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