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平面设计作品,美术生朋友看完惭愧地转行了~

杨世膺

<p class="ql-block">黄宾虹 2023-01-23 06:00 发表于内蒙古</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鲁迅是大作家</p><p class="ql-block">笔杆子非常厉害</p><p class="ql-block">却不知道他审美品味</p><p class="ql-block"><b>以及设计能力同样十分出色</b></p> <h3>鲁迅在设计上</h3></br><h3>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h3></br><h3>尤其在书籍装帧上</h3></br><h3>今天分享鲁迅平面设计作品</h3></br><h3> 看完专业美术生的小伙伴们 </h3></br><h3> 恐怕都俯首称臣 </h3></br><h3> <br></br></h3></br><h3><strong>鲁迅</strong></h3></br><h3>(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h3></br><h3>原名<strong>周树人</strong></h3></br><h3>字豫才</h3></br><h3>浙江绍兴人</h3></br><h3>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h3></br><h3>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h3></br><h3> <h3>其蜚声世界文坛</h3></br><h3>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h3></br>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h3> <h3>每个人都背诵过鲁迅先生的一些段落名篇才算完整的度过了青春吧。</h3></br> 标志性作品 <strong></strong> <h3>这只猫头鹰是鲁迅的经典之作</h3></br><h3>细看会发现这只活泼灵动的猫头鹰</h3></br><h3>双眼被画成了一对男女的头</h3></br> <h3> 北大校徽 </h3></br><h3>完成于 1917 年 8 月 7 日的北大校徽是鲁迅早期作品。那时候的鲁迅,在文学创作上也尚未名声大噪,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邀请他设计校徽,也可谓独具眼光,他在给先生的信中写道:</h3></br><h3>余想请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一枚校徽,也不必多复杂,只需将先生一向倡导的美育理念融会贯通即可。</h3></br><h3>当时的鲁迅虽有忐忑,但交上的草案让蔡元培连声叫好,这一基本设计也沿用至今。</h3></br><h3>鲁迅先生设计的标志采用了“北大”二字的篆书,但他巧妙地将“北”字与“大”字的篆书进行了些许变化,使得两字的构成元素几乎完全一致,“北大”两字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北大”二字还有“脊梁”的象征意义,鲁迅借此希望北京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h3></br>  中华民国国徽也是他的设计 <strong> 书刊封面设计作品 </strong>  鲁迅设计的书刊风格偏素雅简约 <h3>鲁迅的设计才华,集中地展现在书籍封面和装帧设计上,他一生设计了 60 多个书籍封面。<br></br></h3></br><h3>在没有电脑软件辅助设计的时代,鲁迅把各种字体玩出了新花样。在这些结合书的特点所设计的字体中,他创造出了各式花样,令人叫绝。<br></br></h3></br><strong> 鲁迅设计手稿 </strong>  在稿纸上标注空行 <br></br> <strong>合作作品</strong><h3> <h3>朝花夕拾(鲁迅书写书名,陶元庆绘画)</h3></br><h3> <h3>唐宋传奇集(鲁迅设计,陶元庆绘画)</h3></br><h3> <h3>莽原(鲁迅设计,8岁儿童书写刊名)</h3></br><h3>鲁迅与陶元庆先生曾多次合作。陶元庆是著名的书籍装帧家及画家,与丰子恺、钱君匋并称中国现代书籍装帧的三大家。</h3></br><h3>据说陶先生是非常认生的人,但一见鲁迅说起话却滔滔不绝,两人非常合拍,一见如故。鲁迅也从不吝啬对陶先生的欣赏与褒奖。但陶先生36岁便英年早逝,非常可惜。</h3></br><strong>鲁迅绘插图</strong><h3> <h3>死有分,活无常,鲁迅绘《朝花夕拾》插图</h3></br><h3> <h3>鲁迅设计的《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广告</h3></br><h3>鲁迅买完院子,自己画的改建设计图。<br></br>▼<br></br></h3></br><h3> <h3>鲁迅被推崇至中国文学乃至历史如此高的地位,是无可厚非的。只是,强加于他的浓厚的政治色彩,窄化了他,<strong>让他的才华和思想,被大大低估了。</strong></h3></br><h3>在美国人版的“一生必读的100本书”中,《鲁迅短篇小说集》收入其中。他们认为,鲁迅是一个熟练而令人愉悦的的故事讲述者,<strong>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价值都是伟大的。</strong></h3></br><h3> <h3>同时,鲁迅也是版画界的收藏第一人</h3></br><h3>对中国版画界至关重要</h3></br><h3>一生收集版画2100多幅</h3></br><h3>来自16个国家300多位版画家</h3></br><h3><strong>陈丹青曾说:“鲁迅是一位最懂绘画、最有洞察力、最有说服力的议论家,是一位真正前卫的实践者,同时,是精于选择的赏鉴家。”</strong></h3></br><h3><strong> <br></br></h3></br><h3>芥子园 </h3></br> <h3><strong>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strong></h3></br><h3>《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张地说:<strong>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strong></h3></br><h3>  <br></br></h3></br><h3>《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strong>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strong></h3></br><h3><strong> </strong></h3></br><h3><strong>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strong><strong>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strong></h3></br><h3> <h3>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strong>谱</strong>》,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h3></br><h3> <h3>齐白石<br></br></h3></br><h3>《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br></br></h3></br><h3> <h3><strong>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strong></h3></br><h3>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h3></br><h3> <h3>徐冰2010年完成的<strong>《芥子园山水卷》</strong>的灵感,</h3></br><h3>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h3></br><h3>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h3></br> “<h3>《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h3></br><h3>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h3></br><h3>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lXeMSenlM9ySbu1WJJlho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鲁迅

芥子

画谱

设计

先生

校徽

北大

陶元庆

版画

书籍装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