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申伯格(二)美国波普艺术家 《擦除德·库宁绘画》的故事

周平

<p class="ql-block">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2008)</p><p class="ql-block">美国波普艺术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劳申伯格82岁离开这个世界时,不得不这样回顾,他打破了绘画和雕塑、绘画和摄影、摄影和版画复制、雕塑和摄影、雕塑和舞蹈、雕塑和工艺技术、工艺技术和行为艺术之间的界限——事实上,他完全打破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他的一生是画家、摄影师、版画家、舞蹈指导、行为艺术表演者、布景师、甚至是作曲家。他完全颠覆了人们对艺术家的定义和理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和灯泡》黑白照片,1950</p><p class="ql-block">劳申伯格艺术生涯开启于摄影,有一阵子,摄影成了他第一追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色绘画》1951</p><p class="ql-block">劳申伯格选择矩形和方形画布,用白颜料覆盖,一张挨一张挂着,恰如接受检阅的士兵。他不打算创作一幅表现主义绘画,而是想要成为被事件和偶然性所激发的艺术品,比如灰尘落到面布上、作品观看者的身影或一束照射到表面的光线。劳中伯格的老师认为,他的学生对色彩和图形的掌控方式挑战了以往的规范。劳申伯格以一种稍微讽刺的方式回应了指责。</p><p class="ql-block">劳申伯格说:一块白对应一个神,这是人们当下内在压力的自然反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色绘画》作为极简派艺术的先驱,促使作曲家(劳申伯格的好朋友)凯奇写下了他著名的音乐作品《4’33”》,这是一曲时长4分33秒的音乐组曲,全段无声!凯奇说:他对这种声音体验的喜爱胜过一切。《4’33”》专辑封面是一只纯白色的袖子,乐队的名称凸印在上面,几乎看不出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曲家凯奇1992年去世,享年79岁</p><p class="ql-block">演奏时,作曲家请钢琴家上台在钢琴前坐下。观众们坐在灯光下安静地等着。1分钟,没有动静,2分钟没有动静,3分钟,人们开始骚动,左顾右盼,想知道到底怎么了,到了4分33秒,钢琴家站起来谢幕:“谢谢各位,刚才我已成功演奏了《4分33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擦掉德·库宁绘画》1953</p><p class="ql-block">28岁时,劳申伯格说服德·库宁给他一张画,劳森伯格将之涂抹后作为其自己的作品展出。从此,在50余年创作生涯中,他改变了当代艺术的观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i><u>下面是《擦掉德·库宁绘画》故事的佳话:</u></i></b></p> <p class="ql-block">1953年,当劳申伯格带着一个不恰当的问题去找德·库宁时,需要知道的是,当时德·库宁是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艺术家之一,人们对他充满了敬畏。相比之下,劳申伯格不过是个新起之秀,一个无名之辈。</p> <p class="ql-block">《金画》1953</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了给自己安慰和勇气,劳申伯格手持一瓶威士忌,走到受人尊崇的艺术家工作室门口,敲门。他真恨不得德·库宁外出。但没有。他出来开了门,将这位羽翼未丰的年轻艺术家请进了工作室。进门以后,随着肾上腺素流过他的血管,劳申伯格提出了他的问题。能否请德·库宁给他一张画,这样,他就可以用橡皮擦去上面的图案,毁掉这幅画?</p> <p class="ql-block">《金画II》1963</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德·库宁听完这奇怪的请求,取下了画架上的画,把它放在工作室的门口前方,从而彻底切断了劳申伯格逃跑的可能。德·库宁眯缝着眼睛,凝视着这位厚颜无耻的年轻人,劳申伯格此时明显在颤抖。这位荷兰人沉默了片刻,对劳申伯格来说就像过了一个时代一样,然后,他开口了。他说他理解劳申伯格的请求,但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尽管如此,他将满足他的要求,以此来支持这位同行的勃勃野心。但是,劳申伯格宣称,这必须是德·库宁本人会惦念的一件作品,并且是很难抹去的某种东西。</p> <p class="ql-block">《泥土画》1953</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德·库宁选了一小张他用蜡笔、铅笔和炭笔画在纸上的作品,上面还有油彩的痕迹。他把它给了劳申伯格,并挑衅地告诉他。要去掉上面的图像并不那么容易。他说的没错,劳申伯格费了一个月勤勤恳恳地用一块橡皮擦除德·库宁的痕迹,最终成功了:图像消失了。《擦除德·库宁绘画》(1953)宣布艺术品的完成。他说,这一实践不是达达主义的破坏行动,而是看看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将一幅画融入他的全白系列中。</p> <p class="ql-block">《红色画》1954</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评论家和收藏家被抽象表现主义奴役的时代,劳申伯格特立独行的勇气不应被低估。其影响也一样。《擦除德·库宁绘画》被视为行为艺术的早期作品,它将激励60年代期间的一整代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收藏品》1954</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