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烟火半城仙

真为

<p class="ql-block">  泉州有个独特的名头,那就是“世界宗教博物馆”。慢步在泉州老城区街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五步一庙、十步一寺。既有本土传统的文庙、关帝庙;又有佛家的开元寺、承天寺;还有海边渔家人信奉的天后宫(妈祖庙);更有伊斯兰教的清净寺;就连印度教也在这里留下了印记。难怪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称赞泉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泉州有宗教信仰场所七千多处,主祀各类神灵五百多种,这在世界上众多城市中也算是独一无二的了。大概是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在与各国通商的同时也接受了异域宗教文化。</p><p class="ql-block"> 当然了,就像芸芸众生中有主角也有配角,有大人物也有小不点一样,这众多寺庙中,以开元寺最著名,开元寺位于古城闹市区西街,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一进寺院便看见大雄宝殿门上悬挂的“桑莲法界”牌匾,向人们诉说着开元寺的兴建传奇,据说寺址本是唐代官员黄守恭的桑园,守恭梦僧欲用其地建寺,乃辞曰:待桑树生莲花可也,不数日桑树尽生莲花,守恭神之,即赠地建寺。而“法”字也是开元寺独创的字体,在别处你可见不到。尤其让人惊讶的是,在开元寺还可见到印度教的浮雕,使其成为我国唯一有印度教遗存的寺院。在大雄宝殿两傍各有一石塔,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当地人称东西塔。泉州人有句俗话:站着要像东西塔、躺下要像洛阳桥。可见东西塔和洛阳桥已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和偶像。</p> <p class="ql-block">  泉州在唐朝以前一直为天荒之地,直至唐朝贞元年间欧阳詹破天荒成为泉州第一名进士。自南宋以下,特别是朱熹等大师倡导授教,此地文风大盛,人才辈出,官方民间都对教育高度重视,泉州府及属县的文庙均建的很“高大上”便是印证。</p> <p class="ql-block">  泉州的寺庙中还有关岳庙值得一游,因为把关公和岳飞并祀一庙,全国只有泉州这一处。为什么把两位战神供在一起,许多人不明白。据考证,在宋朝以前人们祭祀的武圣人是姜子牙,宋朝之后,人们开始祭拜岳飞。明朝以后随着话本《三国演义》的流传,人们开始祭拜关公,各地的关帝庙大部分建于明清以来。清朝入关后,因岳飞抗金抗的是满清的祖先,便不允许祭祀岳飞,把武圣人的称号固定给关云长,并不断加官晋级,直至封神,雍正时,尊其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泉州把岳飞与关公祭在一处,也算是有民族气节啊!只是现在庙内最火的是拜神求签。也不知关岳两位战神看着这络绎不绝的求签人群,顾得过来吗?</p> <p class="ql-block">  妈祖文化是海边渔民独有的信仰崇拜,天后宫是妈祖庙的祖庭,保佑着渔民们的生命和财富,自然也是香火兴旺。据说,妈祖俗名林默,是湄洲岛渔民之女,因精通医理和天文气象,乐于治病救人、保佑渔民出海安全而被众人信奉。历代朝庭也顺从民意,先封其为夫人,后逐步升为天后。看来人神同理,无论作人作神,首先要品行好,其次要有真本领,才能赢得大家拥护和信任,也就是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担当重任,人民群众才会拥护你支持你。</p> <p class="ql-block">这座充满信仰的城市,真实不做作,多元开放,兼容并蓄,人们与各路神仙在这里和谐地生活着。真是半城烟火半城仙!</p><p class="ql-block"> 2023年元月27日(正月初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