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言苏中 15 清 乾隆御诗六首

丁云衍

听,你不一定听到过的苏中故事;<br>看,你不一定看到过的苏中景象。<div><br>  苏州中学历史上除了上篇说到由三位清 皇帝赐匾嘉勉外,还有清 高宗弘历帝赐予的六首御诗,一所学校能迎来一位皇帝的六次驾临,还留下六首诗,这在封建时代是何等的荣耀。其中有一块御诗原碑陈列于苏州中学校史馆内,并被称为镇馆之宝之一。<br></div> <h5>陈列于苏州中学校史馆内并被称为镇馆之宝的乾隆御诗碑</h5><div><br></div><div>这六首诗是:<br>1751年(乾隆十六年) 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 作“紫阳书院题句”<br>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 作“过紫阳书院叠旧作韵”<br>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乾隆皇帝第三次下江南 作“过紫阳书院示储生”<br>1765年(乾隆三十年) 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 作“过紫阳书院”<br>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第五次下江南 作“过紫阳书院”<br>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乾隆皇帝第六次下江南 作“过紫阳书院口号”<br></div> 乾隆六下江南,六次驻跸苏州,六次驾临苏州紫阳书院和苏州府学,每次赐御诗一首。在乾隆十六年,首次亲临书院时赐《十三经》、《二十二史》各一部,又应山长沈德潜之请,颁赐“白鹿遗规”四字以勖勉。<br>  乾隆留下御诗六首的主要原因,想来有1、清王朝时期,江南不仅是全国经济中心,更是文化教育中心,受到朝廷和皇帝本人高度重视和赞赏。2、苏州紫阳书院是官办、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院,同样朝廷要予以高度的关注和支持。3、乾隆与当时担任苏州紫阳书院山长(校长)沈德潜关系非同一般,这六首诗也正好反映出倆人的关系由高光到反目,由极度赞赏到无比憎恨的过程,也是封建时代“伴君如伴虎”写照,说来有点戏剧性。<br><br>我们来具体看看这六首诗的内容(由苏州中学闵凡军老师意译),诗以清 同治冯桂芬《苏州府志》(公元1869年)本为准:<br> <h5>第一首: 作于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1751年(乾隆十六年)</h5><br>紫阳书院题句<br><br>沈德潜主紫阳书院,为乞额,因颜之曰“白鹿遗规”,并成是什。<br>棫朴重育贤,菁莪廑即俊。<br>矧兹文雅都,造士方应慎。<br>书院号紫阳,义盖由慕蔺。<br>德潜纵悬车,乡教犹能振。<br>乞我四字额,更无他语训。<br>白鹿有芳规,气贵消鄙吝。<br>学非养贫地,贫乃士之分。<br>学复不重华,华乃实之衅。<br>功或亏一篑,山弗成九仞。<br>诗虽夙所眈,不足示后进。<br>努力崇实修,佐我休明运。<br>(乾隆十六年,1751年)<br><br>【翻译】<br><br>沈德潜主持紫阳书院,为书院向我求一匾额,于是我题了“白鹿遗规”四字,并写成了这首诗。<br>国家兴盛重在培育贤俊,人才辈出育才必须勤奋。<br>何况这是人文荟萃之地,造就贤良必须更加谨慎。<br>此处书院名字称作紫阳,想必是浸染朱学的余韵。<br>德潜先生虽已告老辞官,主持乡校一定能够凤振。<br>为了书院向我索题匾额,四字之外我再别无所训。<br>白鹿书院有前贤的遗规,值得效法务必消除鄙吝。<br>学校不是谋取钱财之地,贫穷乃是读书人的本分。<br>学校又不宜去追求虚华,虚华是踏实质朴的利刃。<br>功绩有时因虚华而亏篑,高山因虚华而难以九仞。<br>诗经虽然平素萦绕我心,但还不足以能昭示后进。<br>努力推崇自我如实修行,辅助大清美好清明幸运。<br><div><br></div> <h5>第二首: 作于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 </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紫阳书院叠旧作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院邻泮宫,讲学兴贤俊。</p><p class="ql-block">斯惟储材地,董率尤当慎。</p><p class="ql-block">潜老鸿章继,相让如廉蔺。</p><p class="ql-block">章更闽中人,紫阳道应振。</p><p class="ql-block">性理无奇言,躬行敦至训。</p><p class="ql-block">人己审所为,改过要不吝。</p><p class="ql-block">去华以就实,素位惟守分。</p><p class="ql-block">克已苟弗力,外染将乘衅。</p><p class="ql-block">适因礼至圣,宫墙仰数仞。</p><p class="ql-block">过兹接诸生,为诵勖新进。</p><p class="ql-block">暇当付剡藤,挥毫意以运。</p><p class="ql-block">(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翻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紫阳书院紧靠学宫附近,讲学目的在于培养贤俊。</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储备人才的宝地,监督管理尤要小心谨慎。</p><p class="ql-block">沈老掌教职位鸿章承继,品质谦逊堪比昔日廉蔺。</p><p class="ql-block">新任掌教鸿章才如箭镞,朱子理学定能绵延兴振。</p><p class="ql-block">世间真理无须巧言奇语,亲自行动深厚周到诫训。</p><p class="ql-block">人要日省审视自己言行,改过趋正务必不要惜吝。</p><p class="ql-block">去掉浮华追求质朴踏实,身处其位定要坚守本分。</p><p class="ql-block">要求自己如果不够严厉,外来病菌就会趁机入侵。</p><p class="ql-block">来书院是为了祭拜至圣,仰望其高尚的道德学问。</p><p class="ql-block">拜访这里接见各位生员,写诗则是为了勉励新进。</p><p class="ql-block">闲暇之时应当拿起纸笔,挥毫行文表达自己心意。</p><p class="ql-block"><br></p> <h5>苏州中学校史馆内陈列的就是这首诗碑</h5> <h5>原碑拓片</h5><div><br></div> <h5>第三首 作于乾隆皇帝第三次下江南,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 </h5><br>过紫阳书院示储生<br><br>士惟首四民,名在副其真。<br>道重继濓洛,地宁拘歙闽?<br>研精味经训,晰理守彛伦。<br>莫漫虚车饰,吾方企化淳。<br>(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br><br>【翻译】<br>士人地位冠四民,名副其实方为真。<br>重道继承周和程,学派岂分歙与闽?<br>精研细品经籍意,析理论道守常伦。<br>不要追求浮而虚,我正企望风俗淳。<br><div><br></div> <h5>第四首:作于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1765年(乾隆三十年) </h5><br>过紫阳书院<br><br>书院泮宫后,菁莪藉地灵。<br>学优乃从政,身致在明经。<br>群秀其无忝,老人尚有星。<br>明知难步履,卧理足仪型。<br>(乾隆三十年,1765年)<br><br>【翻译】<br>紫阳书院地处泮宫之后,培育英才凭借此地秀灵。<br>学习优秀方能从政治国,献身国家必须通理明经。<br>群贤出仕名副其实无愧,德潜年高实是老人寿星。<br>明知讲经育才步履艰难,躺卧履职仍做模范典型。<br><div><br></div> <h5>第五首:作于乾隆皇帝第五次下江南,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 </h5><br>过紫阳书院<br><br>书院以明学,亦欲真材铸。<br>况名曰紫阳,晦翁教应溯。<br>宁徒词藻贵,甚之情面付。<br>德潜昔掌此,或尚工章句。<br>而其实行卑,没后乃败露。<br>则我向所誉,亦失假借处。<br>知人信难哉,于予改是惧。<br>(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br><br>【翻译】<br>书院旨在明学理,也想造就真才俊。<br>况且院名号紫阳,朱子经义务追溯。<br>岂能只以词藻贵,重于品行和情面。<br>德潜昔日掌紫阳,或许崇尚工词句。<br>而他行为实卑劣,直到死后才暴露。<br>向来对他所赞誉,全都失去其依据。<br>了解一人确实难,于沈身上得戒惧。<br><div><br></div> <h5>第六首:作于乾隆皇帝第六次下江南,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 </h5><br>过紫阳书院口号<br><br>院长应延学行淳,德潜竟以假乱真。<br>于予改是宣尼语,昔实失之未识人。<br>(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br><br>【翻译】<br>院长选聘掌教应学厚德淳,<br>德潜公然欺骗竟以假乱真。<br>因宰予而改变观点是孔子的话,<br>过去我的过失其实是未能识人。<br><div><br></div> <h5>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像</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乾隆的六首御诗,总的说来体现了对苏州紫阳书院的重视,因为对一所地方学校连续六次视察并加赐诗仅此一例。同时他对紫阳书院的师生充满期望。当然也反映出他对沈德潜是耿耿于怀,沈德潜是很受乾隆信任和尊敬的大臣,在下江南时,还特许沈在可园北筑其生祠。前四次临幸题诗都对沈德潜称颂有加,后两次临幸已是沈德潜出事之后了,所以后面两次的题诗极力痛骂沈德潜,并反思自己识人不当。</p> <h5>沈德潜画像</h5><br> 在目前整修苏州中学东校区(原苏医地块)时,考古部门对此地块进行了认真科学的梳理,发现了相当规模的清代时期的民居建筑群遗址。我们依据历史资料推测里面也可能包含了位于可园西北部的沈德潜生祠和居所。乾隆四十三年(1778)因受“一柱楼”诗案株连,沈德潜被夺官罢祠、削谥仆碑,可园亦由此荒芜。<br> <h5>房基开阔,原建筑院落较大</h5> <h5>厅堂基清晰</h5> <h5>道路细腻美观</h5><br>想来在南园区域自北宋以来就是学校、书院、园林、文人相聚院落、图画书籍荟萃的江南文化场,且一直流传至今,一千年啦!<br><br>(文中图片来自学校、校友和网络,如有异议请告知) (15)<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