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学生数学学习的学段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反映数学学科的特征和未来社会发展需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分为四个学段设计。课程目标突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课程内容结构保持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四个学段;对每个学段的主题进行了结构化调整;充实与实践领域的具体内容。《标准(2022年版)》课程结构更加凸现数学学科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体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这一段概述了2022年版课标的所有变化,从理念、课程性质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理解了这段话也就理解了2022年版课标的变化的概况。】</p> <p class="ql-block">一、关于课程性质。</p><p class="ql-block"> 1.《标准(2022 年版)》首先是对数学的总体描述。从核心素养角度强调了数学的学科特性,即数学是抽象的,这种抽象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从现实世界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及其关系;第二层次,数学内部的进一步抽象,即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帮助人们<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认识、理解和表达</span>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核心素养内涵】</p><p class="ql-block"> 数学还是工具,是语言,同时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在本部分,还论述了现代数学与生产力的关系。“数学的应用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2.阐释数学的教育功能。数学对于形成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p><p class="ql-block">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特点:具有<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span>。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形成基本的数学素养,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p><p class="ql-block"> 数学所具有的抽象性、逻辑严谨性、应用广泛性和特有的符号语言系统,所具有的模式化的数学思考方法,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创造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知情、意全面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二、关于课程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标准(2022 年版)》增加了总体陈述,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承接《标准(2011 年版)》“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愿景的同时,提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span>《标准(2022 年版)》课程理念部分特别强调了数学课程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并指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学段发展水平不同”,强调核心素养的持续性、发展性。</span>在课程内容部分,从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呈现三个方面作详细说明,特别是<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在课程内容选择上</span>,提出“<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保持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体现数学学科特征;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更加关注数学学科的体系、学科发展及文化传承。</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课程内容呈现部分,提出要“适当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评价”方面,除了重申评价的功能外,强调评价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以及鼓励学生应用评价自我监测学习的过程和结果。</span></p> <p class="ql-block">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调整概述</p> <p class="ql-block"> (一)学段调整</p><p class="ql-block"> 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特点,小学2年级学生与3年级学生有较大区别。因此,把义务教育数学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学段: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小学由原来的两个学段调整为三个学段,从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的需求。【学段的调整更多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对学情、学习方法的整体把握,数学年级组建立等都提供了依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内容的调整</p><p class="ql-block"> 1.内容领域描述</p><p class="ql-block"> 《标准(2022年版)》关于内容领域的划分与《标准(2011年版)》一致,仍分为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为了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标准(2022年版)》在具体内容的表述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数与代数领域,在小学阶段把原来的“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四个主题,合并为“数与运算”“数量关系”两个主题。</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数与运算”</b>的学习要“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数量关系</b>”的学习要“感悟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的意义,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p><p class="ql-block"> 《标准(2022年版)》关于课程内容细分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内容要求</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业要求</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学提示</span>”。这样的拆分指向更加明确,表述更加清晰,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业要求达到什么程度、教学实施如何开展一目了然,更有利于核心素养目标的评价与实施。</p><p class="ql-block"> 2.内容的学段调整</p><p class="ql-block"> 《标准(2022 年版)》在内容方面的一个很大的变化是把负数、方程、反比例这些内容移到初中。这些调整主要基于如下基本原则。第一,不单独介绍概念,应当以“概念+性质”或者“概念+比较”的形式对概念进行教学。第二,不单纯介绍方法。一种新方法的引入,要让学生能够感悟这种<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新方法的必要性</span>,感悟数学的发展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生硬的规定。第三,注重内容的可理解性。</p><p class="ql-block"> 在小学阶段要加强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学习,如用字母表示数和数之间的关系、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数量的规律。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用字母表示事物的关系、性质和规律的方法,感悟用字母表示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般性</span>”从数量关系的角度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本质。这样为未来初中阶段学习方程做好铺垫,使得初中对代数式和方程的理解更自然。</p> <p class="ql-block">四、内容的增补和调整</p> <p class="ql-block"> (一)增加了尺规作图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在小学增加尺规作图,一是要求会用尺规作给定线段的等长线段,就是给定一条线段,作一条与其等长的线段,不度量这条线段的长度,过去也有这样的问题,但是是通过度量得到的,如作长度为3厘米的线段;二是要求通过尺规作图理解角形的周长,就是把三角形三边首尾相接后形成一条新的线段,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长,通过尺规作图,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周长。</p> <p class="ql-block"> (二)在小学阶段增加“说理”。</p><p class="ql-block"> 例如,“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结论,过去只是通过测量,得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标准(2022年版)》要求通过尺规作图能够理解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且要求基于基本事实“两点问直线段最短”,用说现的形式来阐述这个命题的正确性。</p> <p class="ql-block"> (三)变更百分数所属内容领域,突出其统计意义。把百分数从数与代数领域程到了统计与概率领域,把百分数作为统计内容出现,很容易与大数据、决策联系在一起,丰富了百分数的内容,展现出了百分数的统计意义,而且能够让学生对随机现象的认识比以前多了一个视角。</p> <p class="ql-block">五、强化综合与实践内容及形式</p><p class="ql-block">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强调学科融合,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重点。《标准(2022 年版)》对内容与形式都有更细致、明确的要求。在小学阶段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出现,小学阶段把“常见的量”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设计在综合与实践中,例如,“购物活动”为主题的活动,认识人民币元、角、分。再如,以“时间在哪里”为主题!活动。认识时、分、秒;以“我的教室”为主题的活动,认识上、下、左、右、前后,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标准(2022 年版)》将小学阶段主题活动分为类,第一类是“融人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将学习和理解学知识,感悟知识的意义”;第二类是“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主题活动。这类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以及数学其他学科的关联”。</p><p class="ql-block"> 此外,在综合与实践中可以融人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学故事,例如,度衡的故事、圆周率的故事。这些故事与传统的科普读物或者传统的教材中所提及的事要区别,如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都在讲,但数学里讲这个故事,除了认识千克、吨这些质量单位及它们的关系外,还需要教师通过讲故事让学生感悟“等量的等量相等”这个基本原理,以及“总量等于分量的和”这个基本关系,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和推理意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