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正秋一一中国电影第一人(9)

秦世营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 国 第 一 部 故 事 片 编 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郑 正 秋</b></p> <p class="ql-block"> 郑正秋(1888——1935)</p><p class="ql-block"> 世界电影于1895年在法国诞生,10年之后中国电影在北京问世。于是,一批热衷于发展新文化的有识之士,相继投身于电影事业,在这片沉积着古老文明的苍茫大地上苦苦求索,锲而不舍。</p><p class="ql-block"> 郑正秋,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电影艺术家,在1913年编导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故事片。他从影22年,编导影片50余部,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弃商从文搞“剧评”</b></p><p class="ql-block"> 郑正秋原名芳泽,号伯常。1888年出生于广东潮汕。祖辈是当地的富商,其父曾任三穗知府,后举家迁入上海。郑正秋在14岁时肄业于育才公学。他感受到清王朝的腐败没落,无心于经商牟利,更厌恶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他决意从文,结识了一些具有新思想感情的进步人物,开始研究戏剧。</p><p class="ql-block"> 20世纪的大上海,有许多报馆。郑正秋便以“药风”为笔名,在一些宣传革命的报纸上发表戏剧评论文章,击浊扬清。后来,被《民言报》聘为主笔。从此,郑正秋走上了戏剧活动的道路。随后,他又自办了《图书剧报》,明确提出改革旧剧、提倡新剧的主张,认为戏剧应该是“改革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这对于戏剧的社会性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在一家洋行购买了一台手摇摄影机、胶卷和灯具,由摄影师刘仲伦拍下了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洗印后放映,引起了轰动。尽管是无声的,但这毕竟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出于艺术家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感知,郑正秋开始关注电影事业,毅然步入了电影界,尽管当时的电影在中国刚刚起步。</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难夫难妻》上银幕</b></p><p class="ql-block"> 1913年,郑正秋步入电影界,开始了电影编导生涯。当时,上海创立了亚细亚影戏公司。由于郑正秋在戏剧评论方面的名望,被聘为编剧。他如鱼得水,决心改变中国电影只能拍些舞台剧和风景纪录片的状况,开始创作电影剧本。</p><p class="ql-block"> 郑正秋以他的家乡潮州为社会背景,通过一对原本不认识的青年男女,被媒人强行撮合成夫妻,引发了种种难堪,揭露、讽刺了封建包办婚姻。上海新舞台上演了这部名为《难夫难妻》的故事片,引起了轰动。由于影片不仅具有真实的生活色彩,而且鲜明地提出了社会性问题。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故事片,它不仅诞生了,而且成功了!</p> <p class="ql-block">  电影《难夫难妻》(工作照), 1913年摄制,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张石川导演,图为当时的拍摄现场。</p><p class="ql-block"> 郑正秋为中国电影事业首开先河。《难夫难妻》具有了电影剧本的特点,不仅有故事情节,而且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从编剧、导演到拍摄,为我国的影片制作开辟了全新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敢为时代呼号</b></p><p class="ql-block"> 《难夫难妻》上映之后,由于意见发生分歧,郑正秋和一些演员离开了亚细亚影戏公司,先后组织了“新民剧社”、“鸣民剧社”和“大中华剧社”,在上海、武汉等地开展戏剧活动。郑正秋不改初衷,为使戏剧“改革社会、教化民众”而付出了满腔热情和卓越的创作能力,追逐历史潮流,敢为时代呼号。</p><p class="ql-block"> 1915年袁世凯窃国称帝,郑正秋便编写了哑剧《隐痛》,辛辣地讽刺袁世凯的卑劣行径;1919年,郑正秋发行《药风月刊》《解放画报》,支持学生运动;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郑正秋满怀崇敬之情编写了《孙中山之死》,并且亲自扮演孙中山,激发观众对孙中山的热爱,大力宣传“三民主义”。就这样,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等历史事件中,郑正秋不避风险,或编剧,或亲自登场,颂扬革命,鼓舞民众,揭露帝国主义反动派的阴谋。因此,郑正秋深得观众的热爱,也为被反动政府所痛恨。</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 奋勇在前进之路</b></p><p class="ql-block"> 1922年,曾组织过亚细亚影戏公司的张石川,邀请郑正秋等组织了明星影片公司,郑正秋不仅担任编剧、导演,还担任公司协理,兼任明星影戏学校校长。他重回影业,为电影故事片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教化社会”,而且要摄制正剧长片。</p><p class="ql-block"> 1923年底,由郑正秋编剧的长故事片《孤儿救主记》摄制完成,上映后又是一场轰动。影片以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宣扬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旨在抑恶扬善。在电影手段的运用和艺术处理上体现了民族化风格。电影史学家认为,这是一部艺术上较为完整和成熟的故事片,为我国摄制长故事 片奠定了基础。此后,郑正秋的电影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以妇女解放为题材的电影《玉梨魂》《上海一妇女》《盲孤女》《最后之良心》等,无情揭露封建婚姻制度,抨击旧的伦理道德。1929年至1931年,他又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题材,创作了《战地小同胞》《桃花湖》《红泪影》等剧本。</p><p class="ql-block"> 1932年,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成立,对郑正秋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时处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的中国,特别宣传爱国主义的影片。郑正秋经过认真地回顾和总结,在1933年的《明星》杂志第一卷第一期中明指出:“电影负着时代的责任……我希望中国电影界叫出‘三民主义’的口号来,就是反帝——反资——反封。”于是,他抱病工作,创作了《自由之花》、《再生花》、《姊妹花》、《春水暖情》、《热血忠魂》等一大批电影故事片,积极宣传抗日,大力推动爱国运动。其中,《姊妹花》参加了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并旅欧巡演,誉满苏欧。</p> <p class="ql-block">  《姊妹花》剧照。 1933年摄制,编导:郑正秋。主演:胡蝶,郑小秋,宣景琳。</p> <p class="ql-block">  1932年,电影《再生花》海报。编导:郑正秋。主演:胡蝶、郑小秋、宣景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电影《热血忠魂》剧照, 1935年摄制。编导:郑正秋、张石川等。主演:高占非、郑小秋、龚稼农、赵 丹、王献斋。 </p><p class="ql-block"> 1935年7月16日,上海明星影业公司里张灯结彩,喜气盈门。正在庆祝影片《姊妹花》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和旅欧巡演大获成功,举办欢迎胡蝶、周剑云、陶伯逊载誉归来茶话会。</p><p class="ql-block"> 此时,一个耗传来,令影艺同仁痛心疾首——《姊妹花》编导郑正秋突然病逝!人们惋惜,他才华横溢、妙笔生花,却英年早逝;人们哀叹,他为创建中国电影屡屡建树,却巨星殒落……</p><p class="ql-block"> 郑正秋逝世时年仅48岁。他为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舞台纪录片到故事片的发展呕心沥血,他所探索和追求的,是中国故事片的民族之路,他编导的50余部电影故事片是中国电影事业开创和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1998 年初稿,原载 2007年7月24日 新浪个人实名博客,2023年1月 27日修改并制作美篇。资料来源:哈尔滨市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百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秦世营 :1943年生,哈尔滨市退休教育研究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b><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span><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会员。从1964 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在文学、史学期刊和各类报纸上发表了散文、诗歌、短篇小说等大量文学作品,出版过个人散文集,近年文学作品散见于纸媒或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