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的理解和乐趣

三川

<p class="ql-block">  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有一种志向:长大以后我要藏书,当一名实实在在的藏书家。所以,在我手里,不仅不能把书弄丢,而且必须是放在书架上的书不能有破损、不能有折页、更不能让它封面有污点。</p><p class="ql-block"> 截止现在,我大约收藏了近两万册书,其中有关大同的一万多册。家里、办公室,到处堆的满满的,甚至连电视柜、衣柜都不放过。工作了一辈子,虽然也算个处级干部,但几乎是个穷光蛋。有限的工资,除了吃饭穿衣、抚养孩子、孝敬父母。大抵全买了书。这里边不得不承认有我爱人的功劳。否则连藏书的地方也不会给你提供,更别说去花钱。</p><p class="ql-block"> 因为爱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当书为宝。直至高中、大学。一个学期课程结束了,我的书还是新崭崭的。遗憾的是参加工作以后,放在老家的课本,因为占地方,让我妈妈当废品卖掉了。这不能不说是我藏书生涯中的一大遗憾。</p><p class="ql-block"> 藏书是一种爱好,就像有人爱打麻将一样,是个走火入魔的事情。让书睡在家里最好的地方,自己却天天在门口守夜。近乎变态、疯狂。但我无怨无悔,从未感觉对自己有点刻薄。家里没有什么金银细软,更没有青铜玉器等值钱的东西,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但书柜子不能含糊,必须是实木的、耐压的。如果买个经不住压的书柜,首先对不起那些陪伴我的书。</p><p class="ql-block"> 一辈子不愿意求人,甚而至于政治上的进步,脸皮薄、不好意思。熬到哪步算哪步。只要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干好工作,组织上是会给考虑的。但对于书的收藏,只要看见而且有可能不花钱搞到,我是愿意毕恭毕敬、弯腰低头的。跟别人讨书是我一生中脸皮子最厚的时候。虽然有时候挺尴尬,但多数情况下不在意,对方给了更好,不给也从不烦恼。</p><p class="ql-block"> 平常最爱去的地方或者说是最爱做的事是逛书店、逛地摊。看到自己喜爱的书,根本不考虑囊中羞涩,死皮赖脸向爱人讨好。看见本好书想买,没钱。以至于像一个小孩,死皮赖脸向家长要钱买好吃的、好玩具。好在爱人是理解的、支持的,知道我不搞到手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所以,买书这笔家庭开支向来是列入预算内的。书搞到手后,爱不释手,近似乎得到了一件宝贝,怎么看怎么舒服。放到书架上,临睡前专门打开灯,让我再看你一眼。</p><p class="ql-block"> 城市改造拆掉旧房搬过一次家,是搬家公司给干的。搬运工都是身强力壮的好后生,但他们承不住书的压力。休息之余纳闷地问:您这一箱一箱是啥值钱的东西?我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千里不捎书的书。哦,明白了。他们说从来没搬过这么重这么多的书,别人搬一车300,您500。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书多了并非是一件好事,也许是一种负担。</p><p class="ql-block"> 书多了,摆在家里,略有一点装样。多数人都在质疑:那么多书你能读过来吗?有用吗?如此等等。对于这样的质疑和发问,还必须如实回答。其实,我收藏的书大抵不外乎大同人写的、写大同的,包括时事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民俗、文学艺术、科技学术、工具书等方面。种类多、品种全。全部一本一本地去细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收藏有关大同的书是我的爱好、责任,更是一种事业。生活在大同这座美丽的城市,就应该拿出热爱这座城市的具体行动,这也算作一种吧。至于有没有用,我觉得这些纸介质的东西应该是很有价值的,最起码给人以大同是一座有文化的城市的感觉。对于研究大同历史、未来发展可能用处更大。</p><p class="ql-block"> 专项收藏大同的书已经自觉地融入我的生活,用不着费多少笔墨去形容。它们就像我的亲人,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我爱护他们,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我保护他们,甚至比保护自己还用心。</p><p class="ql-block">2019060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