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国培计划(2021)”--省级骨干教师提升培训第二阶段第一期简报

一蓑烟雨

<p class="ql-block">  回归本真 锐意改革写作教学</p><p class="ql-block">2022年12月下旬寒风凛冽,随着国家防控新冠疫情新十条的出台,全国新冠疫情进入到了新的阶段,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的疫情防控形势尤为严峻。在这种形势下,由淮北师范大学承办的河南省国培计划——(2021)省级骨干教师提升培训第二阶段的学习于2022年12月26日在线上开班。</p> <p class="ql-block">70后的通州区育才中学语文教师丁卫军,堪称大腕级的名师。他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学术先锋,全国首届中语教改新星,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首届中国“好老师”。12月26日上午,他在云端为我们做了《打开会写作的大脑—初中微写作教学实践》的精彩讲座。</p><p class="ql-block">丁老师立足课堂,锐意改革,主张回归本真的生活写作,构建完整而真实的过程性写作教学体系,让写作教学看得见。他的很多写作教学课例都恰切的体现了他的这一教学追求,“真情境,真任务,真作品,真诊断,真问题,真评价”的“六真”写作课堂范式,简约而丰富,为我们呈现出作文好课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怎样实现真实的写作?微写作无疑是打开学生写作之门的钥匙。</p><p class="ql-block">丁卫军老师从写作教学的主张开始讲起,回顾了做微写作的前世今生,为大家分享了五个话题:第一、我的写作教学主张;第二、坚持日记,关注生活中的精神历练 ;第三、随文写作:跟着课文学写作的尝试 ;第四、一次偶然:诗意点燃的写作启示;第五、内容重构:学为中心的微型化推进。读而思,思而做。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了读与写的融合,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让学员们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要紧抓不放;对语文教学的不断探索,是我们永恒的使命和担当;团队的意义就是抱团发展,在相携而行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相信,我们还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相信,我们会有更美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  立足中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26日下午任强教授作了《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新课标实施下的古诗词教学为例》的报告。 </p><p class="ql-block">任强,淮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教学名师,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安徽省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国培计划聘任专家、安徽省国培计划专家组专家,淮北师范大学国培计划首席专家。</p> <p class="ql-block">任强教授的报告分为四个模块:</p><p class="ql-block">模块一 河南初中古诗词考核的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模块二 统编教材古诗词选篇概览</p><p class="ql-block">模块三 语文课堂教学四要素</p><p class="ql-block">模块四 语文课堂教学四意识</p><p class="ql-block">他从五年来的河南中考古诗词填空原题再现入手如:2022年中考试题古诗默写。(8分)</p><p class="ql-block">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引“山”入诗,抒发情感。见南山,陶渊明借“山气日夕佳,①__。”(《饮酒其五》)表现闲适恬淡的心境;望泰山,杜甫用“②,③”(《望岳》)表明攀登高峰的决心;登飞来峰,王安石用“④,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缘》)表现无所畏惧的气概。都写到巴山,刘禹锡用“⑤,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遭受贬谪的辛酸和悲凉,李商隐用“⑦,⑧ ”(《夜雨寄北》)想象未来与亲人团聚的期盼。任教授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分析了中考真题,通过这些题目的分析,引导学员们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最后任强教授强调语文课堂教学要增强四个意识: </p><p class="ql-block">一、命题的考核意识</p><p class="ql-block">二、基于课标的课程意识</p><p class="ql-block">三、对教材的整体意识</p><p class="ql-block">四、知识学习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在思与诗之间探寻语文读写教学之道</p><p class="ql-block">12月27日上午,袁爱国老师为国培的学员们做了《基于学习情境展开的阅读教学策略》的报告,12月27日下午为大家做了《学程设计与创意写作教学》的讲座。学员们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袁爱国老师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全国中学语文学术先锋人物。江苏省基础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首批领航名师项目组成员。</p> <p class="ql-block">袁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让语文学习从“情景”转向“境界”。课堂上,我们一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为学生受同一学习要求驱动的影响,缺乏立体对话的意识,没有把解读的触角深入到文本内部,只在归纳、求证,所以他们与文本对话始终停留在“原地打转”的平面状态。如果缺乏针对阅读情景的有效引领,就会让学生思维的触须得不到摆动,无法深度思考文本的核心问题,这样课堂就会一直处于低效状态。相反,教师如果能抓住课堂反馈的信息,组织学生进行深入“境界”的阅读学习,定然会得到更大的收获。</p><p class="ql-block">袁老师关于“语文,在诗与思之间”主要讲了五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学品格的提升在于对教学境界的追求;二是境界语文是“诗”的灵动飘逸;三是境界语文是“思”的深邃宽广;四是在诗与思之间;五是蕴含着无穷的语文教学机智。通过这几个板块的学习,学员们感受到情景教学必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找到学生真实的起点,所选的教学内容都要贴近学生实际,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在讲座的过程中袁老师还和学员们分享了两节精彩的示范课。一节阅读课《植树的牧羊人》和一节创意写作课。通过具体的课例更直观地让学员们感受到情境的创设与学程设计在教学实际中的运用。</p><p class="ql-block">在下午的学习过程中,袁老师在线上与学员们频频互动,大家共同探寻学程设计与创意写作教学如何应用于日常的教学之中。一次次思想火花的碰撞温暖了这个寒冬的午后,给疫情之下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p><p class="ql-block"> 习总书记曾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争做新时代的人民满意的新型教师,合格教师。</p> <p class="ql-block">  透视新课标 高效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p><p class="ql-block">12月28日上午,我们聆听了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张丽老师带来的《新课标视域下的读写教学实践》专题报告。张丽老师从《儒林外史》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设计出发,为我们呈现了新课标视角下如何高效进行整本书阅读,为我们打开了名著阅读教学如何有效推进的新思路。</p> <p class="ql-block">张丽老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了整本书的阅读思路与方法:一、定制阅读地图,倡导“应需阅读”;二、实施微型课程、改善阅读生态;三、开展专题探究,提升阅读素养;四、指向高阶思维,聚焦整本书阅读。通过初中生阅读地图的呈现,让学生清晰明了地知晓自己在初中阶段应该阅读的书籍类别和内容,做到心中有规划。通过四类微型写作的精细训练:从“应情”到“应性”的记叙类微型写作、从“临摹”到“写生”的写景类微型写作、从“自立”到“攻辩”的论述类微型写作、从“致用”到“致美”的实用类微型写作,更好地改善阅读生态。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学生阅读专栏,进行名著专题的探究,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多元评价,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也使阅读效果可视化。通过梳理整本书任务群学习系统要素及内容,从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方法、阅读环境、阅读评价、阅读成果七个方面进行整本书阅读,聚焦学生的阅读过程和效果的呈现,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能力。整个阅读过程更加精细化、体系化、也更有指导性,真正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读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12月29日,国培一组的成员们在结束了几天的学习之后,又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交流这几天的学习心得,表示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能够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学习到的新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国培计划给了我们一个学习的空间,成长的空间。</p>

教学

写作

阅读

语文

老师

整本书

学生

课堂教学

学员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