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期在网络上看到网友的调侃:一城崛起万村空, 街头巷尾无人踪。待到年迈回乡看,故居已在草丛中!不尽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乡村的繁华只留存于一些人的记忆中,昔日的乡村早已失去往日的风采,步入黄昏。它的繁华只是存在于那个时期生长的,现在还健在的部分人心目中:</p><p class="ql-block"> 它是院落街巷,是沟坡洼地;</p><p class="ql-block"> 它是满院喧哗,是家长里短;</p><p class="ql-block"> 它是收秋打夏,是肩挑背扛;</p><p class="ql-block"> 它是少年情长,是你情我意。</p><p class="ql-block"> 他们离开乡村,走入城市,只是温饱已经解决,乡村已无提供他们发展的潜力,为了家人只能离开。</p> <p class="ql-block"> 而现级段,年轻人见到的乡村,部分是萧瑟而迟幕的,是华丽而残破的,是与城市的富足相反的:</p><p class="ql-block"> 它是空房闭锁,或残墙断壁;</p><p class="ql-block"> 它是街巷空无,或人烟稀少;</p><p class="ql-block"> 它是田地荒芜,或小路难行;</p><p class="ql-block"> 它是炊事困难,或商品匮乏。</p><p class="ql-block"> 因此他们选择远离乡村,那只是以前人类生存的地方,现在与他们毫无关联,城市有他们适宜留下并活得有滋味的地方,而留在乡村只是受罪,何苦留恋于它。</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乡村已是暮色残阳,犹如一位失落的老人,即将离世。它破败,满身疾病,自体残疾;它失忆,丢三落四,耳聋眼花。</p> <p class="ql-block"> 有人不想让它就这样老去,想让乡村重新振作,起死回生:发展一下经济种养,搞一搞文旅开发。但似乎已无济于事,只不过是给它做了一次手术,破费了金钱,打了一剂强心剂,多长活数年而已。</p> <p class="ql-block"> 乡村就这样慢慢的,一点一点的老去,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空留下那那片片思念,点点残迹于荒岭村落,它们是:</p><p class="ql-block"> 遍布乡野的乡音俗名,</p><p class="ql-block"> 街头说书的精彩连篇。</p><p class="ql-block"> 乡野传说的美好祝愿,</p><p class="ql-block"> 散落古籍的字里横间, </p><p class="ql-block"> 虽然记录的只是片言只语,回忆的是前后差错,但却是乡村风俗的一种提现。</p> 可见乡村犹如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它是有深厚内涵的,它是不动声色的,它是有故事的:<br> 它始创于山水之间,孕育了鲜活生命,贡献了土地营养,养活了世代村人;<br> 它经过了数世春秋,看到了世间百态,听到了人世炎凉,创造了传统民俗。 人们曾为去世之人树碑立传,无非是加以颂扬或来记录,但如今的盛世,又有几村在记录乡村。古有‘盛世修志’之说,为乡村编书写村志,也就是那些经济基础好的,对乡村文化比较重视的乡村有村志出版流传,大部分的乡村是缺少的。<br> 记录乡村是需要村人的支持的,但随着乡村人员的流失,乡村有已消亡,个人思想的波动,村人已对这种乡村集体事业保持了漠不关心的态度,乡村记忆又该何去何从。 百年以后,乡村也可能只是一些人的回忆,那时的城市里人追问他们的乡村祖籍,查寻他们的姓氏的来源时,他们又如何面对上辈子人留下的资料稀少,记录查寻困难呢。虽然那时的数字时代,他们的祖籍乡村都可查到,但是祖籍乡村的历史发展经过,乡村的文化古迹,叱咤江湖的村历代名人,后人又去哪能看到呢?他们<br> 是该埋怨前人的无情懒惰,<br> 还是埋怨前人的愚昧无知,<br> 是该埋怨前人的急功近利,<br> 还是埋怨前人的碌碌无为。 <p class="ql-block"> 乡村即将落幕,即将映入历史,它的点点滴滴也将毁于历史硝烟,就让我们这些对乡村有依恋之情的,对乡村一步三回头的,即将离开乡村踏入城市的乡村遗老,来追寻,来追忆,来查找,来记录它的丰功伟绩吧。(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