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的径山,曾有“江南五大禅院之首”的盛誉。 径山,乃天目山脉之东北峰,因径通天目而得名。径山在宋代文豪苏东坡的笔下“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在元代住持楚石禅师的眼中“下方凤舞千山去,绝顶龙分两道来”,而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大师,登径山不禁赞曰“双径萦回云雾深,五峰盘踞星辰簇”。名山胜景,待人而兴。 径山寺就坐落在径山之巅的这片美丽的翠竹之中。 【1】历史<br> 径山寺创建于唐天宝年间,是距今有1200余年的古刹,是佛教中国化之后最后的高峰。<br> 唐天宝四年(745),法钦禅师至径山结庵。唐大历三年(768),唐代宗下诏建径山寺。唐代宗赐法钦禅师号“国一禅师”,朝中大臣32人皈依径山门下。 南宋时,经山寺香火鼎盛,是江南五大禅院之首,规模极为宏大,有寺僧1700余众,寺庙建筑1000多间。南宋时孝宗亲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额。 径山寺原属“牛头派”,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兴“临济宗”,道誉日隆,被列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五山”即径山、灵隐、净慈、天童、阿育王五大丛林)。 在中日佛教乃至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径山寺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宋元明期间,日僧谒径山者相继不断。南宋中后期,日本名僧俊芿、圆尔辨圆、无本觉心、南浦昭明等先后来寺学禅。圆尔辨圆(谥号圣一国师)、南浦昭明(谥号元通大应国师)先后在径山寺从无准师范、虚堂智愚学习禅法,一住数年,回国后辗转各地弘扬临济宗法。有考据说,日本的味噌汤和乌冬面,就是从径山寺流传去日本的。 同时,他们带回中国茶经典籍及径山茶具,将种茶制茶技术和茶宴仪式传回日本,从而将“径山茶宴”暨中国禅院茶礼系统地传入日本,茶宴后逐渐演化为“日本茶道”,成为日本幕府和高层社会的仪节。 因此,径山不仅作为临济宗的祖庭道场,也做为日本茶道的起源地,在日本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如今,越来越多的日本茶道中人慕名来到径山寺,一偿“寻根”的心愿。 寺殿由于战乱等天灾人祸,屡建屡毁,原有建筑基本无存,解放后仅存大殿及钟楼。主要文物有孝宗御碑一通、宋代铁佛三尊、明代永乐大钟一口、元朝至正年刻历代祖师碑一块以及明代铁香炉等。 在寺庙后方半山腰有一尊观音,堪称是世界第一婀娜观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br> (未完待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