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水盘村

<p class="ql-block">我家门前美丽的水盘江</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水不干,是樟市镇山河村(原水盘村)的一个自然村,现有人口400多人,全部属于欧阳海水库库区移民上靠户。据父辈们说,移民搬迁之前我们村总共有130余户1000多口人,在1960年代末期为了欧阳海水库的建设而一分为三:一部分就近上靠,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村庄水盘村水盘组;一部分搬迁至樟市镇高塘村,另立新村,就是现在望湖山庄所在的村庄;还有一部分则安插到樟市镇甫口村分散落户。而家乡的上靠户为了纪念移民上靠那段历史,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很多都用了一个“靠”字,“靠青”、“靠良”、“靠德”,等等一串名字均留下了移民上靠的时代印记。</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原来的村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村。一排排青砖瓦房,飞檐翘角;一条小溪从村中潺潺流过,清澈可见鱼虾;小溪上横跨一座全木结构的风雨桥(乡亲们习惯称花桥),雕梁画栋,巧夺天工,桥身上建起一个长廊式的建筑,把桥身完全遮盖起来,长廊上有供路人休息的长凳,人们可以在桥上避风躲雨。不曾想,这样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美景,随着欧阳海水库建成蓄水而永久地定格在了乡亲们的记忆中,随之定格的还有老村庄那几百亩乡亲们赖以生存的良田沃土。</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时的移民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和“农业学大寨”期间,在动员中强调政治挂帅、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大讲“龙江风格”,移民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但是在搬迁过程中偏于追求速度,有些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也遗留了一些问题。主要是耕地少,水利条件差,交通不便利,生产生活存在很大困难。移民后,我们村人均水田面积只有0.5亩左右,比移民前减少了一倍多,且90%的水田要依靠电排抽水灌溉,一遇停电,极易成灾;移民后,我们村最初的通村公路要从樟市镇桐木村绕行,路途远,路况差,交通出行极为不便。</p><p class="ql-block">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生活总要继续,乡亲们在移民过后没有太多地怨天尤人,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很快便开始规划并建设新的生活。</p><p class="ql-block">1970年代中期,在湖南省欧阳海灌区库内电灌工程指挥部的直接指挥下,积极投工投劳,相继建设电灌机埠2处,装机2台,总容量50千瓦,设计灌溉面积200余亩,基本解决了生产灌溉用水问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村民们又先后开垦旱土100余亩,修造“旱土改水田”50余亩,一定程度地缓解了缺地少粮的矛盾。而困扰家乡发展的交通问题,在历经3次大的变迁之后,也已经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首先是1980年代中期,我们的通村公路改道竹里村背岗,不再绕行桐木村,从而缩短公路里程近6公里;第二次是1990年代末期,直接从相邻的白路头村拉通连接线,又缩短公路里程2公里;第三次则是2008年,与白路头、橄田等沿线村庄共同筹资100多万元对通村公路进行了水泥硬化,彻底告别了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交通状况。这一幅幅战天斗地的创业场景,不仅仅折射出欧阳海库区移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他还忠实地记录了党和政府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上的一系列英明决策。</p><p class="ql-block">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又出台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每人每年补助600元,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直接的现金补助让乡亲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当年乡亲们的喜悦之情一点都不亚于取消农业税所带来的激动和兴奋!</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家乡先后对村内巷道进行了硬化建设了休闲广场,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视频及图片拍摄:侯体湘</p><p class="ql-block">文字来源:桂阳县融媒体中心,作者:侯付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