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正月一直是中国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月,这里面还形成了许多有意思和有讲究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除夕</b></p> <p class="ql-block"> 除夕是新旧交替的时刻,各行各业停止交易。大家都企盼在新的一年中,有更好的福运。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传说中,每到除夕年兽都会出来为害,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吓跑年兽。 </p><p class="ql-block">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守岁的主要活动是吃饺子,南方也有吃馄饨或者汤圆等习俗。除夕午夜一到,腊月就结束了,新的一年也随之开始。这天一定也不要说不吉利的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月初一</b></p>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一,称为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开始。人们开始携礼串门,名为“贺新岁”,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寓意压住邪崇。</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的习俗: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而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家中有传统信仰的初一还会吃素,所谓“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月初二</b></p>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二接着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要带着女婿一起去娘家拜年。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携带礼物最好要是双数,寓意成双成对。并且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月初三</b></p> <p class="ql-block"> 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如果打扰了老鼠睡觉,来年就会被老鼠啃庄稼,为了地里的收成,所以这一天要早早入眠。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p><p class="ql-block">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月初四</b></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p><p class="ql-block"> 相传大年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因此也不宜远出,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月初五</b></p> <p class="ql-block"> 此日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p><p class="ql-block"> 古代时妇女们也不再忌讳出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初五还是财神爷出巡的日子,财神乃道教中,掌管天下财源和禄库的神灵。各地宫观和民间都会有接财神的习惯,礼拜或者供奉财神能使人招财进宝,财源滚滚。</p><p class="ql-block"> 对于商家来说,这天可是个大日子,商家都会在这天接财神,以求新的一年财源广进。放鞭炮要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寓意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p><p class="ql-block"> 民间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家家户户都吃饺子外,还要将菜板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月初六</b></p>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六是马日,马到成功。人们在这一可以开始出门做生意了。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开门迎客自然要扫除垃圾,接着“送穷”。</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是祭送穷鬼、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要全部扔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月初七</b></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初七被称为“人庆节”“人胜节”,是人日,即人的生日。</p><p class="ql-block"> 道教认为:“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汉代东方朔的《占书》也说:“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七“人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宝羹,来年大丰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月初八</b></p> <p class="ql-block"> “七人八谷”。道教和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p><p class="ql-block"> 依照道教的说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罗候、计都九星轮流值年照命)。人的一年命运如何,完全掌控在这位值年星宿手里,故在这天祭祀星君(即顺星),便有可能获得星君的垂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月初九</b></p>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此日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都要举行隆重庆贺。玉皇大帝在腊月廿五会亲自降临下界,巡察各方情况。依据众生道俗的善恶良莠来赏善罚恶,并在其诞辰日的下午返回天廷,是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斋醮科仪。</p><p class="ql-block"> 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以三牲、水果拜祭“玉皇大帝”。希望来年风调雨顺有好收成,同时拜过“九皇诞”保佑家人健康长寿之意。此日待人处事皆讲求和气,不可冒犯天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月初十</b></p> <p class="ql-block"> 年初十,地生日,祭石感恩。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称为“石不动”“十不动”,有感谢石制农具之意。</p><p class="ql-block"> 简单来说就是此日不能磨刀,不能研磨,不能制作石制用品,甚至很多地方会以不同的风俗祭拜石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月十一</b></p> <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俗称“请紫姑日”(有的地方为正月十四)。大致说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并在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天帝怜悯,封她为厕神。</p><p class="ql-block"> 但民间敬奉紫姑并非因为她是厕神,而是紫姑代表了深受压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同时正月十一还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月十二</b></p> <p class="ql-block"> 从新年到正月十一,人们吃的食物中大多丰富且多油。因此,从这天开始,人们开始饮食清淡,清肠润燥。更重要的是,三天后便是元宵节,从这天开始就要准备买灯笼,做花灯,搭灯棚。因此,民间俗称“正月十二搭灯棚”。</p><p class="ql-block"> 意思是元宵节将近,村庄中的管事人,从这一天开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壮年准备花灯,做元宵赏灯的各种准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月十三</b></p> <p class="ql-block"> 在正月十三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被称为“灯头生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说为“灯头”之日。</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五闹花灯,一般要从正月十三扎彩灯开始。正月十三日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为“罢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月十四</b></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这天,灯会正是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为了元宵节,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p><p class="ql-block"> 民间还将正月十四这一天称为“临水娘娘”,又称“顺天圣母”的诞辰。传说临水娘娘姓陈,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人,后来成为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正月十五</b></p> <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五便是元宵节了,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除了吃元宵、汤圆,各家各户还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闹花灯、猜灯谜、扭秧歌、舞狮子、看烟火、赶庙会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民间习俗。</p><p class="ql-block"> 在道教中,正月十五也是天官大帝下降赐福之日,天官是授福禄的天尊,是道教三官大帝之一,此日天官大帝把美好幸福生活赐予人间。道教和民间在这一天会举行盛大的祈福法事,希冀集福消灾。在中国古代,年轻女子,尤其大家闺秀,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因元宵节的传统,人人都会外出赏花灯,这样便为年轻姑娘和男子提供了相识相会的契机,所以元宵节又是中国的“情人节”。</p> <p class="ql-block">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年俗文化南北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全家团圆、走亲访友、看望长辈等,愿我们能将这些饱含浓浓亲情和美好心愿的习俗牢记心中,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编辑:丛台区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发展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