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人的绿皮车厢

李向林的

<p class="ql-block">  在西沟生活了廿二年,最盼的是回京探亲,最怵的也是回京探亲。经历过那个年代的都知道,坐火车就是受罪。群里这几天有人忆当年……车窗爬上爬下、过道站立整夜煎熬、座位底下的低等卧“铺”、厕所里挤4人……我这个人一贯躲避吃苦,因此尽量不选择春节探亲,尽管春节探亲能比其他日子多享受3天假期。</p><p class="ql-block"> 1989年,女儿要转北京上小学,西沟子校放寒假已进春运,没办法,只能选择春节回京。</p><p class="ql-block"> 那年头春运有临时加车,因为一路都要避让“正线”车次,从蔡家坡到北京要走32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为了避开拥挤,我们选择了节前最后那趟加车。腊月廿九一早,从蔡家坡上了那趟临时加车。</p><p class="ql-block"> 与“正线”车次不同的,仅仅是还能上得去,不必爬窗。车厢内照样人挤人,但短途客多,座位置换率高。在过道站了几个小时后,到西安之前我们就轮到了座位。</p><p class="ql-block"> 先是三座四人,那年头人们都能将就,且回家心情好,陌生人都能相互关照,再之后是三座三人、三座两人、三座变“卧铺”……</p><p class="ql-block"> 车过洛阳,天黑了。118座的硬座车厢里,已经余客不多。</p><p class="ql-block"> 真舒服,不仅可以随便选“卧铺”,还可以迈着方步畅走“过道”。</p><p class="ql-block"> 人少了,车厢内的寒冷随之而来,从行包里掏出了所有的衣物,连干毛巾都垫在棉袄里边肩膀上。</p><p class="ql-block"> 列车员解释说,临时加车用的是正线淘汰的车厢,电力机车没有蒸汽,车厢锅炉老化,烟道风口不畅,只能凑合烧点儿水。</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列车长动员旅客往最前边的车厢集中,乘务要和旅客一起包饺子,迎年卅。</p><p class="ql-block"> 我家三口儿行李多,不想挪窝,谢绝了列车员的好意。</p><p class="ql-block"> 车厢里只剩下我家三口儿。车厢顶头有个热水茶炉,煤火微弱,列车员要去参加“集体活动”了。他很热心,提来一小桶废机油和脏棉丝,教我如何添煤、浇油,以保持茶炉不灭,然后就关闭了车厢照明灯自己走了。</p><p class="ql-block"> 我脱掉身上的棉大衣盖在熟睡的女儿身上,虽然茶炉烟煤呛鼻,毕竟比座位那边暖和,一夜的大多数时间,我就坐个马扎,守着茶炉,添把煤、浇点油,消磨时间……</p><p class="ql-block"> 车过安阳,天蒙蒙亮,最后一滴废机油浇完了,烟煤又坚持了一个多小时,终于不见了火苗。</p><p class="ql-block"> 勉强烧开的水,逐渐变凉……就这样,又坚持到天黑,终于到了北京站。</p><p class="ql-block"> 我满脸煤灰下了火车。站台、站厅、广场,除了忠于值守的工作人员,几乎见不到旅客。听着夜空中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们见证了北京火车站最清闲却又最灯火辉煌的年卅夜晚。</p> ↑ 1989年1月29日,除夕182次临时列车上,给我女儿留个影。 <p class="ql-block">  ↑ 1981年8月10日,那年头回北京,煎熬一路之后,见到车窗外这个“地标”,就到北京站了。</p> ↑ 1981年12月22日,西安火车客运站。 ↑ 1983年1月8日,西安火车站站台东侧,蒸汽机车尚未退出客运服役。 <p class="ql-block">  ↑ 那年头回京探亲返程,坐火车携带这些行李,就算是“轻装”上阵了。这是1971年10月2日我从北京回西沟,在临潼火车站下车旅游。</p> <p class="ql-block">  ↑ 再早的绿皮车厢衔接处是这样的。这是1968年刚进厂不久,去北京站送同学去黑龙江兵团。↓</p> <p class="ql-block">  ↑ 1968年刚进厂时,去北京站送同学去黑龙江兵团。那时的蒸汽机车绿皮火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