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上集从南岛坐船来到北岛最南端的惠灵顿市。<div><br></div><div>惠灵顿(英语:Wellington、毛利语:Te Whanganui-a-Tara 或 Poneke)是新西兰的首都,位于新西兰北岛西南端,人口约45万,是北岛南部的主要人口中心,也是惠灵顿地区的行政中心。它是新西兰的第二大城市,与悉尼和墨尔本一起成为大洋洲的文化中心。许多艺术家在此定居或活动,还有许多艺术咖啡馆和生动的夜生活。<br><br>惠灵顿附近群山连绵,满目苍翠,碧海青天,景色秀丽。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惠灵顿气候温和湿润,是南太平洋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br><br>惠灵顿是往来南北二岛的交通枢纽。惠灵顿也是世界最佳深水港之一。在海洋性气候的影响下,天气和暖,阳光充沛。惠灵顿地处断层地带,除临海有一片平地外,整个城市依山建筑。1855年一次大地震曾使港口受到严重破坏,如今的惠灵顿是1948年后重建的。由于惠灵顿濒临海湾,加之地势较高,时常受到海风的侵袭,一年之中大部分日子都刮风,是世界上平均风速最大的城市,因而有“风城”(Windy Wellington)之称。<br></div> 进入北岛。 到达惠灵顿港口。<div><br></div> 入驻惠灵顿旅馆。 旅馆对面的教堂。 维多利亚山附近是英国航海家库克的纪念碑岛,1769~1777年库克曾先后5次到达新西兰。维多利亚山北面的卡因加罗国家人造森林,占地15万公顷,绵延1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林之一。<br><br>最近,维多利亚山也成为彼得•杰克逊所导演的《指环王》三部曲中第一部电影的拍摄地—彼得•杰克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惠灵顿人。剧中,惊恐万状的霍比特人就是躲在山腰浓密的森林里逃过了黑骑士的追踪。<br><br>在维多利亚山,可以360度欣赏惠灵顿。这里有着绝美的海港,以及向南方奔腾而去的大海。你可以驾车或搭乘巴士经由亚历山德拉公路到达这里。步行道可从东方海滨大道或梅杰里班克斯街上山。<br><br>维多利亚山是惠灵顿城市绿化带的一部分。惠灵顿城市绿化带是1841年由新西兰殖民地公司为建造“惠灵顿居民公共游乐场”而预留出的土地。是游客步行、慢跑和骑山地车的好地方。在登顶路线尽头,距观景台不远的位置,有为纪念美国飞行员理查德伯德而竖起的纪念碑。伯德曾从他在新西兰的基地出发,无数次前往南极探险。1929年,他首次驾驶飞机飞越南极。<br> <p class="ql-block">新西兰首都是惠灵顿,新西兰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以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世纪时毛利人在此定居,1642年后,荷兰人和英国人先后到此。1840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07年成为英国的自治领。1947年获得完全自主,成为主权国家,现为英联邦成员国。新西兰也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总计约有30%的国土为保护区。拥有3项世界遗产、14个国家公园、3座海洋公园、数百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惠灵顿市中心的商业区是它的最重要部分,约6.2万人在那里工作(惠灵顿的艺术和夜生活主要集中在中心商业区的南部,TeAro区是新西兰最大的娱乐中心。惠灵顿的南端是密拉马半岛,它与北岛的其它部分通过一条狭窄的地峡相连。惠灵顿国际机场也在这里。进入尼可森海港的狭窄海道就在这个地峡的东边,这条海道里有一座非常危险的暗礁,许多船只在这里沉没。</p> 做末班车到达山顶公园。 夕阳西下。 做末班车下山。 清晨6:20的惠灵顿。 中心毛利人花园。 惠灵顿清晨,中心港口。 回到市区,7:18。 再过毛利花园,都是毛利人的木工艺术品。 上班的人匆匆而过。 前往老圣保罗教堂。 旧圣保罗教堂位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市中心以北,建于1864年。是曾经新西兰和波利尼西亚英国国教教堂(Anglican Church)在惠灵顿教区的主教堂。 旧圣保罗大教堂是一部鲜活的历史,将教会、惠灵顿人和古老的松洞区(Thorndon)的故事向世人娓娓道来。教堂完全由天然木材建造,美丽的彩绘玻璃让闪闪发光的内饰更加绚丽夺目。<br><br>教堂设有可爱的礼品店和全球无休的圣诞商店,可供你挑选精美礼品和新西兰纪念品。店内以本地制造的商品为主,但不乏一些其他风格的产品。<br> 新西兰当地的木材是教堂的主要建材。该教堂是典型的19世纪哥特复兴式建筑,无论从建筑材质还是风格上都很符合当时的殖民背景。<br> <br>建筑物虽不大,但其拱形的廊柱、祭坛、彩色玻璃都给人单纯而质朴的美感,有一种独特的气氛。教堂设有巨大的彩色玻璃窗,阳光从透过玻璃射入市内,显得教堂内部看上去异常神秘。教堂的屋顶设计很像被翻转过来的伊丽莎白女王大型帆船的船体。 教堂的中央部分有许多旗帜,这些旗帜包括有新西兰商船(New Zealand Merchant Navy)、英国皇家海军(Royal Navy)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二分区(second divis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的旗子,这些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送过来的。 1964年,新圣保罗大教堂建成后,旧教堂改由国家管理并对公众开放。除周日外都可参观教堂内部。如今,旧圣保罗教堂已经不再是教区教堂了,但是因为其根深蒂固的历史背景而使得这座教堂依然神圣。现在,游客将这里视为景点,而当地居民在出殡、婚礼时也会聚集在这里举办仪式。 新圣保罗大教堂内部。 <div>在新西兰国会前合影。</div> 新西兰国会大厦(Government Building)建筑群是新西兰惠灵顿最吸引游客的名胜之一,每星期对外开放7天,可为游人提供免费讲解和参观。位于惠灵顿市中心Molesworth St.和Lamton Quay交叉口。从这里短程步行即可到达附近许多国家级珍贵建筑,如国家档案馆、圣保罗大教堂及从前的政府大厦(该大厦为世界第二大木制建筑)。<br><br>大厦于1876年修建,别具特色的蜂窝式建筑物,意大利风格的设计,是南太平洋最宏伟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四层全木结构建筑,外型酷似蜂巢,内部采取了有效的防强地震设计,以适应新西兰这样的多地震国家。巨大的楼梯及议员开会的密室是重要的开放观光点。 大厦由三大建筑组成,包括哥特式的图书馆,英国文艺复兴式议政厅和圆形的办公大楼。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使国会大厦成为一个奇妙的组合,既各具神彩,又相辅相依,融为一体。<br>"蜂巢"这个风格独特的建筑是Basil Spence爵士设计的,它已经成为新西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br><br>新西兰国会成立于1854年。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议会人数的增加,国会也几度易址。"蜂巢"是在1977年开始作为国会大厦使用的。 托儿所小朋友过马路。 中午自制大餐。 惠灵顿蒂帕帕国家博物馆的外墙。 蒂帕帕国家博物馆。<div><br></div><div>新西兰蒂帕帕国家博物馆(Te Papa)始建于1992年,源于新西兰蒂帕帕国家博物馆条约的顺利通过。官方首次于1998年的2月14日正式运营,[[Sir Peter Blake]] 与新西兰首相[[Jenny Shipley]]主持了开馆典礼。该馆的日程运营主要由新西兰文化部所成立的理事会所承担。在运营之初的5个月中,有超过100万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在这之后,平均每年的游客数量都会在100至130万左右。<br></div> 一战纪念蜡像。 受伤的战士。 军医。 惠灵顿港口夜晚。 惠灵顿是往来新西兰南北二岛的交通枢纽。惠灵顿也是世界最佳深水港之一。在海洋性气候的影响下,天气和暖。惠灵顿地处断层地带,除临海有一片平地外,整个城市依山建筑。1855年一次大地震曾使港口受到严重破坏,如今的惠灵顿是1948年后重建的... 坐飞机来到北岛北部的奥克兰市。天空塔(Sky Tower),始建于1996年,位于新西兰奥克兰市中心的维多尼亚街及联邦街的交界。天空塔是观光及电台广播塔;塔高328米,是南半球最高结构的建筑物。也是全球独立式观光塔第十三位的观光塔,是世界高塔联盟的成员之一。天空塔可以抵御200km/h的风速以及40公里外的芮氏7级的地震,即使在20公里外的芮氏8级地震也不会倒下来。<div><br></div><div>奥克兰是新西兰的经济、文化、航运和旅游中心,也是新西兰最大的港口城市,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由于其发达的经济,怡人的环境,高水准的生活和迷人的风景。所以奥克兰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位于南太平洋南纬37度,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全球最重要的跨国公司都在奥克兰设有办事处,奥克兰事实上也是新西兰的“经济首都”。奥克兰是新西兰对外贸易、旅游的门户,是重要的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枢纽。奥克兰市是新西兰最大最繁忙的商业金融中心,新西兰的股票交易所及多家大银行的总部就设在这里,新西兰的首都早先设在奥克兰,但在1865年迁至北岛南端的惠灵顿。现今的奥克兰仍然为新西兰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南太平洋的枢纽,旅客出入境的主要地点。在2015年的全球最宜居城市评选中,奥克兰高居全球第三位,这也是奥克兰连续三年蝉联全球最适宜城市前三名。<br><div><br></div><div>奥克兰的原始居民是波利尼西亚种的毛利人,1350年,毛利人从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库克岛上集体航海,在海上和波涛奋战了好几个星期,横渡3200公里的海洋来到这片盛产长嘴无翼鸟、长着茂密植物的美丽土地,成为奥克兰最古老的土著居民。因为这里的土地非常肥沃,竞争对手很多,他们就必须要在火山峰顶建造“帕”(pā)(防卫性的山寨)。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大约有2万毛利人居住在这里。随着火器被引进新西兰的北部地区,这打破了这一地区的平衡,并导致了部落与部落间惨烈的战争。而一些缺少武器的部落(iwi)不得不在这一地区寻求新的避难所,还不能在这沿海地区被其他部落发现。结果当欧洲人到达此地并建立“新西兰”这一殖民地的时候,这一地区的毛利人非常的分散。以致毛利人并没有仔细讨论欧洲人的政策。<br><br>在那段欧洲人的移民时期,由于战争和后来的大批欧洲移民,奥克兰中部区域的毛利人急速减少。纳提瓦图瓦(Ngati Whatua)和泰努伊(Tainui)曾经是世代生活在那片区域的两个主要部落。时至今日,在奥克兰郊区附近不少火山冈丘山仍保留着早期毛利人的堡垒式遗址,例如伊甸山(Mount Eden)和独树山(One Tree Hill)。<br></div></div> 奥克兰大学钟楼。<div><br></div><div>奥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简称奥大,建校于1883年,坐落于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市,拥有7个校区,是新西兰最大的从事教学研究且拥有最多专业的综合性大学,是一所综合研究型大学,属于环太平洋大学联盟、Universitas 21、世界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英联邦大学协会的成员。<br><br>奥克兰大学共有八个学术学院:文学院、商学院、设计及人文科学学院、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以及自然科学学院。</div><div><br>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拥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学方法。在校学生人数为40000余人,本科31,000人,硕士8,000,博士3000人,其中6000名海外留学生,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但由于奥克兰大学在全球享有盛誉,澳新两国优秀学生纷纷前往奥克兰大学,国际学生名额十分有限,争取到录取位置比较困难,而且学习机会相当宝贵。此外还有近5000名教职工。奥克兰大学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接受国际学生已有40多年的历史。</div> <div>作为亚太地区一流的高等教育及研究中心,奥大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占新西兰全国70%以上。著名的R语言、无线充电技术等均为奥大毕业生与科研人员所创。在校教师5000人,学生42000人,包括6000名国际生。其中在读硕士8000人,博士3000人。奥克兰大学以各类基础学科研究闻名于世,最为著名的院系有计算机、土木工程、建筑与规划、医学、药学、教育、传媒等,且商学院获得AACSB、EQUIS和AMBA三大认证。<br></div><div><br></div>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拥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学方法。在校学生人数为40000余人,本科31,000人,硕士8,000,博士3000人,其中6000名海外留学生,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但由于奥克兰大学在全球享有盛誉,澳新两国优秀学生纷纷前往奥克兰大学,国际学生名额十分有限,争取到录取位置比较困难,而且学习机会相当宝贵。此外还有近5000名教职工。奥克兰大学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接受国际学生已有40多年的历史。<div><br></div> <div>奥克兰大学高等法院。<br></div><div><br></div><div>作为亚太地区一流的高等教育及研究中心,奥大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占新西兰全国70%以上。著名的R语言、无线充电技术等均为奥大毕业生与科研人员所创。在校教师5000人,学生42000人,包括6000名国际生。其中在读硕士8000人,博士3000人。奥克兰大学以各类基础学科研究闻名于世,最为著名的院系有计算机、土木工程、建筑与规划、医学、药学、教育、传媒等,且商学院获得AACSB、EQUIS和AMBA三大认证。<br></div> 傍晚,来到奥克兰市城市天际线拍摄处拍日落。<div><br></div><div>奥克兰的诞生(1840年);尽管早在1769年英国船长詹姆斯•库克就曾经经过这个地区,但他却没有进入到怀特玛塔港(Waitemata Harbour)和豪拉基湾(Hauraki Gulf)。直到1820年,撒母耳•马斯丹才发现了今日的奥克兰市中心。而1840年奥克兰建城时的居民只有约2000人。<br><br>1840年2月6日,威廉•霍布森(William Hobson)上尉被英国政府派到新西兰跟当地的毛利原住民签定《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后,这块地就用六英镑被买下来,霍布森就选择奥克兰作为这新殖民地的首都。一年间,两千个英国移民就来砍伐开垦。英国政府就用50个床单、20件长裤、20个短柄小斧、10件背心、10个便帽、10个铁锅、四木桶的烟草、一箱子的烟斗、一个毛布、糖和面粉把奥克兰三千英亩的地买下来。<br></div> 一国之都(1841-1865年);当欧洲人与毛利人在1840年2月签定《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不久后,新西兰的首任总督威廉•霍布森(William Hobson)决定放弃北部地区(Northland)的小镇拉塞尔(Russell)为首都,在这座城市重新定都,并以印度总督奥克兰之名命名了这座城市。奥克兰因此成为了新西兰的第二任首都。奥克兰位于新西兰北岛的北方,离南岛实在路途遥远,这也引起了南岛权贵的长期抱怨。<br><br>仍在1840年,尼科尔森港(Port Nicholson,即现首都惠灵顿)对于新西兰来说作为行政首都再好不过,因为这座城市离新西兰南岛只是一座海峡之遥(库克海峡)。尼科尔森港自此也迅速的发展起来。 灯火通明的奥克兰市。 奥克兰市北区海岸。 奥克兰市北区海岸沙滩。 奥克兰市北区海岸沙滩。 奥克兰市,伊甸山火山口边上的枯树。 而距离奥克兰市区更近的地方还有一座火山——伊甸山。与市中心仅仅相隔5公里的伊甸山,是一处死火山,也是观赏奥克兰市中心全景的最佳去处。<br> 围绕火山口行走一圈,手机全景扫描。 <br>站在海拔196米高的山顶上,你可以将市区和附近的海面一览无遗。山顶上的瞭望台更是一处绝对的网红打卡点。 圣玛丽大教堂太小了, 于是人们建了这座圣三一大教堂。(这里的管风琴仍在修缮中, 教堂正在向人们募集资金购买风琴管。)辉煌的彩绘玻璃窗简直太美了。 这个神圣威严的地方满是俯瞰港口和城市的窗户。那些现代的灯饰让我想起了天空中连成星座的星星。去 Parnell 大道或 Auckland Domain 之前在这里恢复一下精力吧。如果你喜欢建筑、历史和彩绘玻璃的话, 这里绝对值得一看。 奥克兰市海港大桥,奥克兰港口工业遗迹。 奥克兰海港大桥是奥克兰极富代表性的一处景致。大桥连接奥克兰最繁忙的港口——怀提玛塔海港南北两岸,全长1020米。海港大桥与停泊在奥克兰艇俱乐部的万柱桅杆,组成了一幅壮观美丽的图画。<br><br>大桥建于1959年,离海面高43米,由于那里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大桥的设计过载量已无法满足需求,1969年又聘请日本专家设计,把大桥两侧加宽,由原设计的四股道增加到六股道,使大桥的过载量增加了1倍。该大桥高峰时期一天可过往车辆115000辆以上。人们称这个新增加的两股道为“日本增加道”。另外,海港货物的吞吐量也是新西兰最多的。<br><br>体验奥克兰海港大桥不仅可以攀爬,还可以玩蹦极跳,很奇怪的设计吧!奥克兰海港大桥是世界上第一个将蹦极跳台建立在上面,或许这样能够帮助一心结束生命的人释放压力。<br> 高架桥港西边的Wynyard Quarter海滨新区有着奥克兰著名的鱼市(Auckland Fish Market),这里出售各种新鲜的时令海鲜:龙虾、生蚝、青口等等,特别是Blue Cold鱼,口感Q弹味道鲜美,是海鲜吃货们的福地。 翌日,从奥克兰北部驻地看日出。 出发,从奥克兰到科洛曼德尔地区。 一路沿着海湾行,风景秀丽。 科洛曼德尔地区的景点非常多,与奥克兰市隔海湾相望。 登上观景点,俯瞰MCGREGOR海湾。 夕阳西下,晚霞漫天。 隐约可以看到对岸奥克兰市的灯火!山下就是驻地了。 科罗曼德尔半岛 英语:Coromandel 毛利语:Te Tara-o-te-ika-o-Māui 新西兰北岛中东部半岛,伸入南太平洋110公里(70哩)。临普伦蒂(Plenty)湾的惠蒂扬阿(Whitianga)为该地区最大的居民点之一,西面的科罗曼德尔次之。<br><br>科罗曼德尔1852年曾发现金矿,19世纪後半叶密林被砍伐。岬角一带有养羊和乳牛场。奥克兰的旅游者常到此游览。<br>科罗曼德半岛是新西兰的北岛东北岸的半岛。位于奥克兰的东部,南北长80公里,平均宽度32公里,中间隔着豪拉基湾(Hauraki Gulf)。构成泰晤士湾和豪拉基湾东面的屏障。北部有科罗曼德尔镇,西南端有泰晤士镇。经济以畜牧业为主。<br><br>半岛中部是布满了浓密森林的山岭,两侧则是绵延数公里壮丽的海岸线。西岸是一望无际的海滩、海湾和港口, 都有成排的波胡卡图卡瓦树(开着红花的新西兰原生树木)衬托。科罗曼德的东岸有几个可冲浪的白沙滩。<br><br>科罗曼德尔镇附近有许多海滩,还有几家度假村散落在岸边成排的新西兰圣诞树之间。越过山丘到达帕帕奥罗哈(Papa Aroha),可看到蔚蓝的大海和点点的岛屿,景象十分壮观。<br> 清晨,在驻地旺格玛塔(Whangamata)的WHANGAPOUA湾散步。 游艇的下水口。 科洛曼德尔地区,OTAMA湾。 科洛曼德尔地区,OPITO湾。 下面就要到达科洛曼德尔地区最著名的教堂湾了。 请留意《新西兰风采(七)—— 北岛风情之二》,新西兰的终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