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四)冬之藏

仙子

<h3>  倏忽秋已尽,冬从今日始。霜降悄悄带走了秋的气味,立冬轻轻地打开了冬的门扉。</h3> <h3>  立冬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br>  古籍记载:“立,建始也,冬,終也,万物收藏也”。此时节通常来说,气温下降得很快,还常伴有雨雪。大地从此开始改变了模样。</h3> <h3>  立冬有三候。<br>  一候水始冰:水面初凝,开始结成薄冰,并不坚固。</h3> <h3>  二候地始冻:气温骤然下降,地表开始冻结。</h3> <h3>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指野鸡类的大鸟,“蜃”为大蛤。鸟儿蛰伏,大蛤却在繁殖,古人以为它们是野鸡变的。</h3> <h3>  立冬是浪漫的。冬的冷静与旷远,别有一番风味。“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室外瑟瑟寒风,屋内围炉小酌,品酒论诗,时光静好。</h3> <h3>  立冬是修行。朔风起,万物藏。此时以平静的心情蛰伏,其实是蓄势,是酝酿,是希望。</h3> <h3>  从春天走来的期盼,在这个季节里沉淀成希望。然后转身,等待下一个轮回。</h3> <h3>  四季更迭不停,风景却一直在路上。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岁月慢慢写,我们慢慢赏。只要永怀一颗向暖向美的心,自会有好情好景等待在前方。</h3> <h3>  等雪落寒江,等梅花绽香。等人踏雪来,等情暖心房。</h3> <h3>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豁达自持,就是最美的时光。<br>  挥别秋天,顺祝冬安。</h3> <h3>  经过立冬的清冷,又见小雪的晶莹。</h3> <h3>  小雪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h3> <h3>  古籍云:“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故称小雪。<br>  </h3> <h3>  此时,北风渐劲,轻雪初临。万物开始冬藏,天地更加寒冷。</h3> <h3>小雪三候:<br>  一候虹藏不见。随着气温持续走低,曾经五彩斑斓的虹霓再也不见踪影。<br></h3> <h3>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间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大自然肃穆而静谧,万物失去了生机。</h3> <h3>  三候闭塞而成冬。阴阳不交,天地不通而闭塞,进入了寒冷的冬天。</h3> <h3>  小雪轻寒,柔和了寒冬。宜和温暖的人同行,宜与温柔的事相伴。</h3> <h3>  小雪淡泊了喧嚣,宁静了岁月。是沉淀与积蓄能量之始。</h3> <h3>  小雪是思念。当白絮般的片片雪花洒满了大地山峦,或伴着袅袅炊烟蔓延,那将是一份天然的亲切,思绪焉能不随之飘远。</h3> <h3>  小雪是怀念。片片飞花漂白了岁月的深处。雪白的童话世界,唤醒着童年。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承载着不尽的温暖。</h3> <h3>  小雪不仅纯净了双眸,更能净化心灵。以雪洗身,清净神志。心无尘埃,阳光常在。</h3> <h3>  小雪素雅添韵,留白人间。因为留白,斗尺白宣之间,可以天高地阔,山高水长。做人亦是如此。</h3> <h3>  愿新雪初霁时,人间共白头。</h3> <h3>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让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家人围炉夜话,煮酒烹茶的美好时光。</h3> <h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眨眼间,大雪节气悄然而至。</h3> <h3>  大雪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br>  </h3> <h3>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讲:“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br>  大雪的到来,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地拉开了帷幕。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此时,白昼更短,气温骤降,下雪量增大,范围更广,故为“大雪”。<br>  </h3> <h3>  大雪有三候。<br>  一候鹖鴠(he dan合 旦)不鸣:古书记载,彻夜长鸣的鹖鴠鸟,此时,面对瑟瑟寒风也不再鸣叫了,好像学会了收敛。</h3> <h3>  二候虎始交:在这个时节,老虎开始求偶,繁衍后代。</h3> <h3>  三候荔挺出:这个荔不是荔枝,而是兰草的一种。它在寒冬中萌芽绽放。有无惧风雪的品格。</h3> <h3>  大雪飞临,万物回归到了纯净的本色。</h3> <h3>  寒冬潜藏乃万物之道。只有养精蓄锐,才能厚积薄发。<br>  藏以养心,藏以养寿。藏心即沉淀情绪,平和心态。藏不仅是养生之道,也是处世之方。只有蓄锐,才能待发。明顺势而为乃是智者。</h3> <h3>  寂寥寒冬,愿风雪知心。更愿你我清欢无忧,流年安暖。</h3> <h3>  寂静冬日,幸有白雪做花。花下埋住过往,化开就是春天。</h3> <h3>  时光匆匆,步履不停。12月22日,冬至如约而来。这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h3> <h3>  冬至是个重要节气。古时被认为是个仅次于除夕的大节日。因为冬至是一年中阴极之至和阳气始生的阴阳转换关节点,这是个大吉之日。所以古人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h3> <h3>  冬至有三候。<br>  一候蚯蚓结:虽然此时阳气开始萌动,但也是阴气最强盛之时。土里的蚯蚓卷缩着身子,像打了一个结一样在静默中等待着春天的到来。</h3> <h3>  二候麋角解:麋和鹿虽属同科,但二者的阴阳不同。鹿的角向前为阳,麋的角向后为阴。由于从冬至始阳气开始重生,麋的角便开始解落。</h3> <h3>  三候水泉动:岩层深处的泉水,由于感受到阳气的复归,也开始涌动。</h3> <h3>  冬至这一天,由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但事到极致必反转,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白昼之日就会越来越长,这会使处在长长冬季的人们,看到了一丝希望。</h3> <h3>  冬至是一年中阴阳交泰的日子,也是离除夕较近的节日,因而也就成了期盼家人团聚和睦美满的日子。此时,无论是北方的饺子,还是南方的汤圆,寓意都是丰富和圆满。</h3> <h3>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在我们北方的此时,当然正是隆冬时节,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那就让我们继续耐心地养精蓄锐,静候美好春天吧!</h3> <h3>  岁末年初,节气倒数。挥别冬至,迎接小寒。</h3> <h3>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br>  古籍记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亦”。</h3> <h3>  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它标志着隆冬的开始,但还没有冷到极致。</h3> <h3>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h3> <h3>  小寒有三候。<br>  一候雁北乡: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的。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h3> <h3>  二候鹊始巢:禽鸟具有最早得知气候变化的本领。所以,喜鹊遂可衔草筑巢,准备孕育后代。</h3> <h3>  三候雉始雊:雊“雉”是指羽毛很漂亮的雉鸟,俗称野鸡。“雊”是鸣叫的意思,是雉鸟的求偶声。</h3> <h3>  寒冷的冬日,愿你温一炉火,煮一锅属于自己的温暖。</h3> <h3>  愿你四时春秋平安度,人长安,岁长宁。走过风雪严寒,拥抱幸福平安。</h3> <h3>  大寒至,待春归。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是一个转折点,它意味着冬天即将结束,春天随之到来。因为过了大寒,下一个节气就是立春。正所谓“大寒到顶端,日后天渐暖”。</h3> <h3>  大寒有三候。<br>  一候鸡始乳:“乳”在这里意为生殖哺育。沉睡了一个寒冬的鸡,此时感受到了萌动的春气,开始孵育小鸡。</h3> <h3>  二候征鸟厉疾:大寒过后,鹰隼之类的征鸟,会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补充身体的能量,以抵御严寒。</h3> <h3>  三候水泽腹坚:此时北方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结实且厚坚。</h3> <h3>  大寒是最后一抹冬色,寒冷有尽头,寒尽待春生。</h3> <h3>  大寒之时,神奇的大自然正在这片萧条沉寂之下,悄悄地酝酿着万物的新生。</h3> <h3>  新年至,新岁启。新春即来,新花将开。让我们张开双臂,弹去旧尘,挥别往昔。否极泰来,准备迎接期盼已久的春天。</h3> <h3>  愿每一个与我一起走过二十四节气的你,天天精神百倍,月月喜气洋洋,年年幸福如意,一生开开心心,一世平平安安。</h3> <h3>  送上一首七绝,以结此作。<br> <br> 七绝•辞旧迎新(中华通韵)<br><br> 文\仙儿<br><br> 爆竹声脆笔行欢,<br> 残历存封旧岁年。<br> 玉兔启擎新四季,<br> 慢读岁月再开篇。<br><br><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