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节</p><p class="ql-block">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岁节(年节)的形成涵盖了人文哲学与自然规律等方面内容。</p><p class="ql-block">“年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岁”即“摄提”(原始干支),又名为“岁星”、“太岁”。岁以六十甲子(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循环往复。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如: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循环纪元法,十二月建和二十四节气是其基本内容。干支纪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始一岁(年)的历程。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即,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立春为岁始(岁首)。春节(别称:新春、年节、天腊、岁首、新年、大年。)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日期定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 在春节期间,各家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多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年是中国的人的精神寄托,也是中国人的感情交汇。回忆小时候过年的片段总有许多珍贵的记忆片段,心中泛起涟漪。 每个人都有熟悉的年的味道,但是每个人对过年的体会都多少有些不同,同一个人每次过年也会有不同心境,每次过年都像是对一个阶段的总结,更像是对一个家庭的盘点。七大姑八大姨并不是话多,只是过年都不过问一下你的近况,亲情和团圆的气氛该如何体现呢?一吃年夜饭之前,先祭拜祖先,忽悠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二、当年出嫁的女儿不能带娘家过年,民间有出嫁女儿不看娘家灯的说法,三大门福子要正贴,酒缸水缸要倒贴,这样福气就不会爆出来。四年夜饭的剩菜剩饭要留着,初一要吃除夕剩下的菜饭,一是寓意年年有余,二是为了大年初一不杀生,五、大年初一不扫地,不倒垃圾,不往外泼脏水,因为初一财神爷降临,也不小心把财神爷给赶走了。六、大年初一不干活,享享清福,初一要干活,一年白忙活,七大年初一不洗衣服,不做针线活,如果在这一天做针线活,会招惹是非口舌,大年三十要守夜,12点之前不能睡觉,并且要点长明灯,灯火会驱走邪瘟病疫,羽翼平平安安。九尽量不要打破碗碟、杯子等餐具,这叫破运,如果不小心打坏了,赶紧念,岁岁平安。十,过年期间不借钱给别人,也不跟别人借钱,民间认为初一就借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其实过年比平时还要累,长辈们无私付出,到了春节也不能好好休息。过年的意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现如今很多东西都可以用科技和金钱替代,唯独这年的味道不行。从父辈那里学到的情怀,更让我们添了一份承上启下的责任。过年儿时的小小缺憾和惊喜,至今记忆犹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年和家的味道永远传递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