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看过的书

绿色的海

<p class="ql-block">最喜欢这本书中“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要寂寞偿还”。是的一个孤独的人已经看透了过往的烟云不过是一场虚幻。而在虚幻中回忆是没有尽头的路,在生活中孤独有可能是通往春天的路。</p><p class="ql-block"> 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慢慢走,深深悟,孤独不可怕深谙其味,更有深意。</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建安文学是一次飞跃。在人才辈出文人荟萃的建安文坛上成就突出的有三曹,蔡琰。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三曹。</p><p class="ql-block"> 曹操是中国古代少有的政治家,军师家和文学家兼而合一的人物。他能诗亦能文。在诗歌创作方面他特别长与乐府诗;他的散文语言质朴自然。 </p><p class="ql-block"> 曹丕擅长文学创作,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完整的七言诗,《典论》是曹丕自己编辑的一部论文集,曾用素抄写《典论》及诗赋送给孙权,又曾用纸抄写了一份给张昭。</p><p class="ql-block"> 曹植“生于乱,长于军”。从十五岁到二十四岁,至少有五次随父出征,对征战和动乱的社会现实有亲身的体验。他的文学创作重视诗歌,更重视赋,他的赋特别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洛神赋》巧妙地把自然之美与女性之美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品读三曹诗文长领略了没有建安风骨,哪来汉魏风流。</p> <p class="ql-block">本书记叙作者随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队跋涉四万公里的行程。作者以日记形式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波莱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讨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对比中又逐渐找到了华夏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面对无数古老文明的衰落,作者发出一声叹息“世界上所有古老文明的发源地,现在都变得不适合人类居住了”。因这一年是千禧之年,所以作者把书名命名为《千年一叹》。</p> <p class="ql-block">作者冯骥才介绍了天津码头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能人俗世。</p> <p class="ql-block">陈先发的诗对隐喻的把握,有节制的想象力,清晰的逻辑以及一个记者的人文关怀,让读者感到这微微古意幻化浸润里蕴含着清澈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本书作者陈渠珍一生的仕途历经清廷、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四个时代,终其一生也不屑于去磨砺棱角,圆滑处事。这个经历过羌塘大悲死的男人……他无畏的又岂止是权势二字。这人世间,还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他畏惧的呢?这本书自作者少年得意时起笔,从26岁驻军四川,调防西藏讲起,山川人物,藏地风土,工布奇恋,辛亥风云,羌塘生死……于西原逝去的那个夜晚戛然而止。作者颇重文教,兴学建校泽被乡里。他勤于修学,不仅自己读,还让身边的人读。他的一个贴身中士小书记,本是乡痞浪荡子出身,受其熏陶爱上了读书,乃至终生笔耕不辍,后得其资助赴京求学,做了文人,哪个小书记名为:沈从文。</p><p class="ql-block"> 他那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读来荡气回肠,谁能想到,在那离家万里的藏地,一言之戏竟结如此姻缘,西原是工布江达的藏族贵裔女,二人的相遇相知是场奇遇。她是朵含苞带露的格桑花,一遇到他就绽开了。一声只为他陈渠珍一人开。她婚后随夫征战,不畏流矢飞弹,屡屡临危救命。尤其是波密之役时,她于陈渠珍及其布属有居功至伟的救命之恩,那一遭她抢先跳下一丈多高的围墙,扭身伸开双臂,接住了自己的男人。她是他的爱人,母亲,护法绿度母。她悬起一口真气,终于护送陈渠珍安抵汉地,整整七个月,从出发时的百二十人到最后只剩六七子。西原走了,一到汉地就没了。她油尽灯枯逝去在西安城。一切都随风去了,希望和前途,荣誉和信念,以及爱人。陈渠珍立在西风里茕茕孑立。</p><p class="ql-block"> 陈渠珍是一位经历汉藏传奇婚恋,百年前就已徒步穿越青藏高原的奇人。他与民国总理熊希龄,著名文人沈从文并称“凤凰三杰”的“湘西王”。</p><p class="ql-block"> 2017年头放暑假前我与同事三姐妹去过一次凤凰城,只知道这是沈从文的故乡,在那里看过一个大型演出,讲的就是湘西王的故事,不知道这个湘西王就是陈渠珍。</p> <p class="ql-block">史铁生的散文,充满灵性光辉的生命日记。在作者幽默旷达的行文中,他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启迪人们重新寻获爱与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