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时候过年,虽然那是久远的回忆,但一切又都是那样鲜活。</p><p class="ql-block">儿时的年是属于孩子们的年,是最开心的时候。穿新衣服,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收压岁钱,串门有人给面花花,红火热闹看秧歌,还有好多只有过年才能可以吃的美食,在那个缺衣少食、没有任何娱乐的年代里,小孩们都特别期盼过年的穿新衣、吃美食、看秧歌、走亲戚。</p> <p class="ql-block">那时,陕北农村过年前的事特别多,足够全家人忙碌一两个月。</p><p class="ql-block">每年到腊月,村上就热闹了起来。家家户户磨面滚米,有的人家还杀猪宰羊,孩子们喜欢跟着看热闹。家里大扫除孩子们也得帮忙,<span style="font-size:18px;">擦破旧家具的金属挂件都是孩子们的事。</span> 糊门窗纸是打扫家后的一大工程。门窗上糊的麻纸经过一年风吹雨打后破烂不堪,平时只是零星的修补。熬到了过年时,把旧窗纸全撕下再糊上新窗纸。大人们站在梯子上糊,孩子端浆糊递麻纸。窗纸一糊,家里顿时变得干净明亮,说不出的新鲜感。</p><p class="ql-block">黄米馍馍是那时过年的必需品。腊月蒸的黄米馍除了供全家人过年吃外,还是正月走亲访友的重要礼品。那时白面是稀有物,但家里会把珍藏已久的白面拿出来蒸一些面花花,这是给自家和村里邻家孩子准备的新年礼物,此时是家庭主妇展现厨艺的最佳机会。</p> <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三以后,年味越来越浓。赶集的人会有很多。要买的年货有年画,对联纸,鞭炮等等,集市上应有尽有。镇里一条街熙熙攘攘,十分热闹。孩子喜欢跟着大人去赶集。左顾右盼,这边看看,那边瞧瞧,还没看够就被大人拽着向前走。</p> <p class="ql-block">对联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重要标志物。那时候的对联和现在不同,都是买来大红纸请人手写的。伯父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村里的文化人,他</span>书法很好,在腊月村里找伯父写对联的人络绎不绝。过年的前几天是伯父最忙碌的时候。大人带着孩子来写对联,小孩子围着伯父边看边念。那黑亮亮好看的毛笔字写在红纸上,有说不出的羡慕。写好的对联拿回家后等到除夕使用。</p><p class="ql-block">小孩子特别喜欢穿新衣服。除夕的头天就会把新衣服拿出来。睡前要将新衣服、新鞋、新袜摆在枕边,盼着除夕能快点到来。那时梦里全是过年的热闹情景。</p> <p class="ql-block">大年三十是农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村子里到处都是一片喜气、祥和、欢乐的景象。大人们常说,“忙月尽、闲初一”。除夕这天,也是最忙碌的一天。 家家都忙着炸年糕、做油馍、烩肉菜、擀杂面、滚米酒。这一天人们都要从早忙到晚。</p><p class="ql-block">每年除夕中午,大人们带着过年做的祭品领着孩子上坟祭祖,这是祖辈传下来永不改变的老传统。</p><p class="ql-block">下午,每家每户都要扫院子、担满水缸、贴上对联、挂好灯笼,打好冰块摆在院子里。这些事离不了孩子帮大人来完成。贴了对联,意味着过年正式开始了。那时没有胶水和胶带,母亲就把面粉在锅里做成糊状,我们帮着父亲拿对联、端浆糊,还要控制梯子上的他贴对联的位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span> 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吃人们期盼已久的年夜饭。那时的年夜饭还没有现在家常饭丰盛,一顿猪肉粉条烩菜与白面馍是所有人最期盼的。母亲擀的长杂面羊肉臊子是我们那时的最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时,村子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院子里各家的煤油灯笼都亮起来了,把窗子、对联与院子都照得红通通的。大人们给锅台的灶王爷摆放上“枣山山”(用白面和红枣做的敬供灶王爷的专供品),再给院子土神处摆上花馍供品,完成上香、磕头等祭拜仪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新鞋子,兜里装着鞭炮,开心地跑去找小朋友一起玩。那个年代过年,物质匮乏,从来没有条件给大人做新衣服的,他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只求衣服干净一点就行。</span>孩子过年有新衣服穿,父母会很满足、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吃过年夜饭,每家大院里开始点燃早已备好的柴堆,打起了篝火。熊熊火焰,照亮夜空,红红火火,增加了过年热闹气氛。火堆四周围满院子里的大人小孩,大家看篝火,跃跃欲试,随时准备跨越篝火。大一点儿孩子会不时给火堆里扔鞭炮,炮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小孩子等到篝火的大火过后才敢自己跨过火堆。更小的孩子大人会抱上一起跨几次篝火,出不了门的老人和孩子,家里的人会拿上他们的帽子或枕头跨篝火。寓意来年人人健康平安顺利。</p><p class="ql-block">除夕夜千家万户不停息的鞭炮声,冲天的烟花与燃起的篝火交相辉映,构成最美丽的夜景。在万籁俱寂的山村里,在辞旧迎新的夜晚人们狂欢了,沸腾了。</p> <p class="ql-block">篝火结束后,就到睡觉时间了,孩子们十分期盼母亲给自己枕头底下压的压岁钱和面花花。</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凌晨,人们会被阵阵的“开门炮”叫醒。放开门炮的人,需要早起床,打开门,点燃除夕晚上放在锅台上的一长串鞭炮。放开门炮声音响亮且持续时间长,意味着开门炮放得好。初一早晨家里放过开门炮后,如同给全家人发了通行证,才可以走出家门。 开门炮<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般是家里大一点的男孩子承担此事。那时,</span>母亲常会把放开门炮的任务交给我来完成。</p><p class="ql-block">新年伊始,家人邻居见面第一问候语是:过年好!本家族的孩子们给长辈们拜早年,小孩子以磕头方式拜年后,父辈会给一二角的压岁钱。获得压岁钱的孩子像中了大奖,高兴到欢呼雀跃了。</p> <p class="ql-block">初一这天家家都少不了吃饺子,饺子馅是年三十备好的。包饺子时常会放一些硬币进去,谁要是吃出了有硬币的饺子,寓意新的一年都会有好运。孩子们为了能多吃出硬币,常会在饺子的盘子到处挑选饺子。父母不仅不责备,还会把自己碗里貌似有硬币的饺子悄悄夹给还没有吃到硬币孩子,以讨孩子们的高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中午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大家都穿上有兜的新衣服,三五成群,结伴同行,由近及远到同村邻居家串门拜年,实际是出去要面花花。一走进家门,长辈的伯母婶娘满面笑容,很快给孩子们递上早已备好的面花花。</p><p class="ql-block">记得我们小时候,到下午回家时都能带十几个各家各户的面花花。那时,我们会把这些面花花排成一行,除了辨认其来自谁家外,还比较它们的优劣,评出优良中差。这些出自各家各户家庭主妇做的面花花,大小不同、颜色形状各异,能玩能吃,让那个年代食不果腹的孩子们十分喜欢,感觉这是过年收到的最好礼物。</p><p class="ql-block">正月孩子出门要面花花的传统文化,给那个年代的孩子带来了太多的欢乐,至今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正月里,趁着农闲季节,走亲戚是那时过年的一种风俗习惯。过了大年初二,大人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会带着过年前做好的黄米馍馍,</span> 领上自家的孩子们到舅姨姑姐家住上三两天。回家时,带去的馍馍油糕等会原数返回,只是换成亲戚家的了。大人们说,正月走亲戚的礼品是“拿来回”的。亲戚之间越走动也就越亲,礼尚往来是最基本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月人们走亲戚或准备回家的那一刻,家人或亲戚一定让孩子们放几个鞭炮送行。其中的寓意没人能说清楚,只是一种传统习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秧歌拜年是陕北过大年中独特的风情。</span></p> <p class="ql-block">春节过后,各个村里就开始闹秧歌,而且要持续到正月十五。秧歌队每到一个村子时,铁炮声震耳欲聋,锣鼓唢呐开路,伞头带队到村里各家的院子里拜新年,送祝福。每到一家领队的“伞头”都要即兴编唱,歌词还是适合主人特点的过年祝福语。</p><p class="ql-block">秧歌队所到之处,主人们满面笑容,喜迎贵客。他们把盘子里早已备好拆散的香烟、红枣和糖果之类分发给秧歌队的每个人,感谢秧歌队给全家带来的新年祝福。</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正月秧歌队出演时,孩子们满心欢喜地随着秧歌队走遍全村的每个农家院落。</p> <p class="ql-block">除了白天的秧歌外,晚上还常有跑旱船,人们昼夜不停地赶场子看演出,乐此不彼。</p><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是各村秧歌的汇演时间,这一天镇上汇聚了四面八方来看秧歌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转九曲是陕北过年古老的习俗,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一般安排在正月十四到十六这三晚上。</p><p class="ql-block">“九曲”像个城廓又似一个迷宫,其回廓没有重复路径。夜幕降临,360盏油灯同时点亮,锣鼓唢呐齐奏,秧歌队打头进入九曲连环阵。俗话说:“转九曲,消灾驱病,人活九十九”。因此,转九曲男女老少,人人不误。过年转九曲被人们看似自己上春晚那样隆重神圣。</p><p class="ql-block">那时过年的转九曲只有在县城里才有条件举办的大型活动,在偏僻的农村里是没有条件转九曲的。</p> <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的孩子赶上了改革开放,国富民强的新时代,吃穿不愁,生活富裕,但是过年却没有我们儿时那种丰富多彩、自由自在的情趣,更没有了那种迫切过年的欲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无法体会,也不感兴趣,他们有自己欢乐的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过年,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不再是一种憧憬,而成为了一种形式。 儿时过年,缺的是年货,不缺年味。现在过年,要啥买啥,从不缺年货,但没有了年味。</p><p class="ql-block">怀念逝去的童年!怀念过去的年!</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