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将女将都是“将”——趣说老武汉过年(二)

古三皇人

<p class="ql-block">办年货 2009年1月21日摄于团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男将女将一起上”</b></p><p class="ql-block"> 过年是一种神奇的文化,它不仅能改变一下人的心情,还能让人在短时间内变得勤快起来。</p><p class="ql-block"> 武汉坊间把青壮年人都叫做“将”,男的叫“男将”,女的叫“女将”,这实际是“男人家、女人家”合音快读的结果。当然,只限于青壮年,未出阁的大姑娘,六十岁的老婆婆,那是不能叫别人“女将”的。</p><p class="ql-block"> 办年忙年是个力气活,事情多而杂,必须要齐心协力,男将女将一起上,即便平时“懒得抽筋”的男将们,这时候,也不会当甩手掌柜。如果哪家的男将只顾玩不做事,他家的女将就会怒吼道:“你站得那里像个铜人像,随么事都不做,还过不过年的?”</p><p class="ql-block"> 老武汉的男将们大多喜欢抽点烟、喝点酒、品点茶,打点小牌,但基本上还是蛮顾家的,肯做家务事,而且还会做家务事,有些男将“一末带十杂,烧火做饭带引伢”,比女将都还过细些。忙起年来,他们更是大显身手了。 </p><p class="ql-block"> 武汉及周边地区物产丰饶,大多数武汉人都比较“好(hào,喜爱)吃”,也舍得吃,也会“舞(弄,做)”吃的,并不忌惮下厨当“灶妈子(厨师)”,各人都有几样拿手好菜。平时的饭,女的做得多一点,一旦来了客人或逢年过节,还是男将们来操持,掌勺做菜。</p><p class="ql-block"> 老武汉人忙年,洗被褥、打坱尘、办年货、腌鱼腌肉、开油锅......各家各户一起忙,成为里巷间一道靓丽而特殊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老武汉民俗照片:肉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褙房子”</span></p><p class="ql-block"> 坱尘打好了,里里外外,干干净净,如果住的是鼓皮房,接着要做的事就是“褙房子”。</p><p class="ql-block"> 褙,读如bèi,字典释义“把布或纸一层一层地粘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鼓皮房是一种全木结构的房子,柱梁、檩条、楼梯、楼板甚至凉台和望窗都是木质的,四周的房墙也是用一些极薄的木板钉制而成。这种壁板又薄又匀又平又轻,象大鼓的皮一样,用手一敲,薄板也会象嘭嘭作响,因而得名“鼓皮”。还有一种比鼓皮更薄的板子,人们作“豁皮板子”。</p><p class="ql-block"> 鼓皮房曾在老武汉大量存在,也执领过许多时光。它的缺点是明显的,木色暗淡,缝隙难免,在房间里面糊上一层白纸(差一点,报纸也凑合)是个解决办法。白纸容易变旧泛黄,勉强能够管个一年,需要每年更新,这就是“褙房子”,它相当于砖混房里重新刷一道涂料。</p> <p class="ql-block">古三皇的鼓皮房 (摄于2006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做新衣、糊鞋衬”</span></p><p class="ql-block"> 腊时腊月,一个“忙”字了得,最忙的当数裁缝师傅。一年到头,做套吧新衣服,这个愿望应该说是不高的,现在直接买,过去条件差一点,大多请裁缝量身做。</p><p class="ql-block"> 裁缝师傅资源有限,供不应求,于是一些“临时工、业余裁缝”便应运而生。我们古三皇有位师傅在红旗服装厂上班,裁缝手艺还不错,白天在单位做事,晚上替街坊们作新衣,那段时间,人虽辛苦一些,“抡子(武汉话,钱)”赚的不少。</p><p class="ql-block"> 过年做新鞋使得“糊鞋衬”的人家也多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人们将一些无用的破布头摊平,一层摞一层地用面糊将其粘连起来,达到一定厚度以后,把它晒干,然后再纳成鞋底,加工成新鞋。</p><p class="ql-block"> 自制布鞋太麻烦,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糊鞋衬”就开始消失了。七十年代初,武汉流行一种机制布鞋,黑面带松紧,鞋面与鞋底结合处有一道白色的边沿突出,人们叫它“出边鞋”,以上海产最佳。</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跑船的(船员)”的很受欢迎,特别是跑上海的“江字头(后为东方红系列)”大客轮的。什么“出边鞋、胶领衬衫、开士米毛线”等上海产品,武汉人都十分喜欢。后来,武汉产的“两眼皮鞋”流行起来,这种皮鞋比传统的方头皮鞋样式要时尚一些,价格相对便宜,质量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老武汉民俗照片:卖腊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腊肉汤,不出气,炟死你个苕女婿”</span></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都与美食有关系,过年更是美食的“集结号”。过去生活条件差,一年到头,吃肉的日子很少。常言道“告花子也有三天年”,过年的第一标志,或者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条件准备各种好吃的,好喝的。</p><p class="ql-block"> 食品需要早早储备,没有冰箱怎么办?有办法,一是腌,二是炸。因此,过年准备最足的是经过腌制的腊货和各种炸货。</p><p class="ql-block"> 腊货主要是猪肉,一般在农历腊月间制作,因而叫腊肉。武汉民间讲究在冬至过后才开始腌制,不用烟熏,用盐等作料腌制一段时间后,还要在阳光下晾晒。腊肉不仅具有防腐性,保存时间长,且色泽亮丽,别有风味。</p><p class="ql-block"> 武汉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菜,当数“红菜薹炒腊肉”。据说,召开“九大”,曾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各出一道最具特色的菜肴,我们湖北拿出的就是“红菜薹炒腊肉”。当然,这只是传说,不知真假。</p><p class="ql-block"> 用腊肉、腊骨头熬汤,味道醇香,汤酽肉鲜,旧时素有“一家熬腊肉,百家香闻够”的话语。</p><p class="ql-block"> 腊肉容易出油,腊肉汤上厚厚一层油,温度再高也不冒热气,不知根底,没有经验的人误会汤不烫,如果猛地大口喝进吞下,很容易将喉咙管烫伤。旧时笑话,新女婿在岳家做客,喝了一大口又浓又烫的腊肉汤,顾及颜面,不好意思将汤吐出,以致烫得泡子流了的。人们笑道“腊肉汤,不出气,炟死你个苕女婿"。</p><p class="ql-block"> 炟,武汉话读如“tá”,基本字义是火起,爆,指物体温度太高。一作涾,也有人认为是“烫”的方言变读。苕,sáo ,借字,本字待考,意思为“傻”。宦应清《欢迎铁路代表纪事竹枝词》(1909)中有注云“俗语谓大冤桶为大苕。” </p><p class="ql-block"> 腊月间去世,如果这个人跟自己的关系不是很好,有人会说“赶了个腊骨头”,虽是玩笑话,但也不够厚道。</p><p class="ql-block"> 灌香肠现在比较流行,过去武汉一般家务人家并不多,可能是限于条件。</p> <p class="ql-block">老武汉民俗照片:鱼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烘鱼、鱼汆、鱼肱、鱼盔”</span></p><p class="ql-block"> 除了腊肉,还有腊鸡、腊鱼、腊鸭等腌制品。</p><p class="ql-block"> 腊鱼也叫烘鱼,一般整条腌制,而且不打鱼鳞。不打鱼鳞有两种说法,一说鱼鳞有鱼鳞的味,可入味,二说是“整而不破”为吉。腊鱼蒸食非常香,什么佐料都不放,也不用剁成块,直接用手撕着吃,据说,这样才能品尝出本色本味。</p><p class="ql-block"> 江汉大地,鱼米之乡,武汉人喜欢吃鱼,也会吃鱼,会做鱼,各色鱼菜,百品千味,应有尽有。别的不说,“吃鱼不见鱼”,就是一大特色。比如鱼汆,鱼糕,鱼面,鱼糊等等,吃的明明是鱼,却不见鱼形。</p><p class="ql-block"> 清道光叶调元《汉口竹枝词》:</p><p class="ql-block"> 三天过早异平常,</p><p class="ql-block"> 一顿狼餐饭可忘。</p><p class="ql-block"> 切面豆丝干线粉,</p><p class="ql-block"> 鱼氽圆子滚鸡汤。</p><p class="ql-block"> 鱼汆,就是鱼圆子。汆,cuān,上“入”,下“水”,合起来表示“把东西放入沸水中”,这是一种烹调方法。鱼汆色泽白净,鲜嫩滑润,口感极佳,且营养丰富,武汉人过年的餐桌是必不可少的。</p><p class="ql-block"> 将鱼肉取出的过程,有个专用词叫“刮鱼肱”,肱,此处读如hóng,特指鱼肉。“刮”字很形象,实际上是一边取肉,一边加工,最后使其有效部分成为泥状。</p><p class="ql-block"> 做鱼氽有个非常关键的动作,武汉人叫“括”。括,读如kuá,古入声,动词,分别有“关、掴、搅”等意思,此处指用手掌不停地搅动。</p><p class="ql-block"> 鱼肉刮毕,剩下来的鱼骨鱼刺,武汉人叫“鱼盔”。鱼盔也不浪费,把它剁成块子,裹上灰面(面粉),放进油锅一炸,又香又脆,甚至能够连骨带刺一起吞。</p><p class="ql-block"> 加工猪肉圆子,如果掺加一些鱼肱,会更加松嫩可口。</p> <p class="ql-block">老武汉民俗照片:露天副食品商店(从法文翻译过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开油锅”</span></p><p class="ql-block"> “开油锅”也是旧时过年的热门词。婆婆们见面谈家常,往往会问:“尼地(音)油锅开了冇?”“你家里,我家里、他家里”,老武汉话听起来就像是“尼地、鹅(wó)地、塔地”。</p><p class="ql-block"> “捞油水”这句话,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理解,他们把油脂当作敌人,操心着急的是怎么减油减脂,让自己骨瘦如柴,过去油水可是个好东西。食用油的供应要凭票证,也不丰富,平日省一些,就是为了过年能开个油锅,炸点东西。</p><p class="ql-block"> 一切准备停当以后,就要开油锅了。这是大事,大人会反复嘱咐伢们不可在油锅旁边穿来走去,不可影响大人做事,甚至,不能多嘴,犯忌的话比如“完了、拐(坏)了”等就更不能说了。总之,这油锅开起来,让人有种非同小可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小门窄居,人们喜欢在门口开油锅,地方宽敞一些好做事,另外,也可避免油烟。</p><p class="ql-block"> 油炸食品讲究大火,便于炸透炸熟,平时做饭的煤炉子是不行的,要烧柴火。旧时有种缸灶,用来炸东西是蛮好的。买柴火要凭票,武汉1992年才废除柴火票;缸灶费柴,“攒一冬的柴,做一灶烧了”,人们常如此幽默自嘲。</p><p class="ql-block"> 缸灶并非家家都有,街里街坊的,一个缸灶在过年前,恐怕会被好几家借来借去。</p><p class="ql-block"> 油炸的东西很多,肉圆、藕圆、藕夹、豆腐圆子、豆腐泡、炸鱼、兰花豆、花生米等。还有些油炸品一般作为过年吃的零食,油炸翻馓最常见,最具代表性,还有猪耳朵(也叫猫耳朵)、锅巴、年糕等。</p><p class="ql-block"> 气温低,保管得好,这些油炸东西可以存放十来天。人们把炸好的东西放在竹篮子,竹篓子里,吊了起来,一来通风,二来也可防备猫子,老鼠。当然也防伢们偷嘴,伢们也有办法,趁大人不注意,搭起板凳,踮起脚偷肉圆子吃。</p> <p class="ql-block">  缸灶,现在还有,但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老武汉民俗照片:劈材火,外国人标注为“锯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