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了,所以民间还有一句俗话叫“大寒时节忙过年”,意思是,过了大寒之后,马上就要迎来农历新年了。今年的大寒是农历腊月二十九日,在湘西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讲过年一些事务安排的顺口溜:“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打扫屋,二十七泡糯米,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慢慢吃。”到了二十九这天,泸溪人都要忙着炸黄雀肉、炸肉丸子、炸扣肉、炸油豆腐、炸油条、炸麻叶,炸蛋卷、还有炸鱼炸糍粑炸锅巴的。有的老人会说那句老话:“炸七不炸八。”这也是一句吉利话,“炸七”与“扎齐”谐音,一年到头,个别七长八短不太如意的事,到了这天就算“扎齐”了。有的家里要炸到深夜,到处弥漫着扑鼻的油香。其中最少不了的就是三大“招牌菜”:油炸黄雀肉、肉丸子、扣肉。</p> <p class="ql-block">所谓黄雀肉可并不是天上飞的黄雀鸟的肉,而是选五花肉切成条,把鸡蛋和面粉加水搅拌均匀,再把五花肉放入面粉糊糊里裹均,放入油锅炸,炸至金黄捞出,因外形像黄雀而得名。小时候,每当母亲和左邻右舍的大妈们买来成筐的鸡蛋和大块的五花肉,在院子里架起油锅,烧起柴火灶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年快到了。</p> <p class="ql-block">炸这些吃的,主要是在过年期间吃,经过油炸的食物,在没有冰箱储存的年代,可以露天放很长一段时间而不用担心变质。对生活在物质匮乏时代的孩子来说,既可以当午饭也可以当零食,吃在嘴里香气四溢还可以填饱肚子。特别是走亲戚的客人来了,把这些食物放进蒸笼一蒸,既有“蒸蒸日上”之意,又能很快地把菜端上桌子,吃着热乎;或者下火锅的时候,丢几块黄雀肉、肉丸子、蛋卷什么的进去,虽然放冷了的油炸食品没有刚出锅时那么香脆,却多了点绵劲,吸足了火锅汤汁显得更美味了。再加上炒的菜、炖的汤,满满地摆上一大桌子,显得很丰盛,也很实在。</p> <p class="ql-block">现在虽然物质条件好了,想吃什么就能买的到,还有“懒人”直接到酒店订预制菜,省时有省力。然而,一年难聚年夜饭,年年难有团圆时。年夜饭仍是湘西人一年中最具有仪式感的一餐饭,它不仅仅是美味,是亲情浓缩,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味蕾上的满足,是对乡愁最好的诠释,人们累并幸福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