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健康,为了学中医,开始学《黄帝内经》,用功了几个月,略有收获,现在再看《黄帝内经》的四季调神大论,比起刚开始好像不怎么吃力了。再看经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居然就很有画面感了,也许是理解了吧。</p><p class="ql-block"> 于是便想起来读书读经典的好处妙处实在太多太让人情怀满满,且会生出许多感受感动来。上初中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非常好的语文老师p老师。他其实是我们的邻居。但不知为什么小时候的我好怕他,也说不上为什么,总之就是不想亲近他。及至上中学做了他的学生仍然如此,但永远记得这样一个境头:大冬天的他上课时手上戴着一付洁白的纱手套,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呢大衣,脚着黑色的皮鞋,标准的教书先生的配制,那个时候呢大衣是一个很稀罕的存在哦。村里的其他大人是没有的。这大概也是他作为教书的先生和村人们格格不入的一个原由吧。村人们对他不太友善,当面喊他p老师,背地里则给他起不好的绰号,我后来理解那是村里他的同龄人因没条件像他那样读书成才的不平衡心态所使,但当时也跟着大人们那样叫过他的绰号。我应该向他忏悔,为曾经的幼稚无知。记得他即便是穿着在村人们看来那样高级的呢大衣,上课时仍然会冻得流清水鼻涕……如果我现在从中医的角度看他,大概他那时就是有寒入肺了,因为肺开窍于鼻嘛,而且他的脾胃也不好,脾土生不了肺金嘛,他后来是因为胃癌而离开的。但这个并不影响他精彩的讲课。他给我们上文言文的课文时,读起书来抑扬顿挫,讲起典故娓娓道来,其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讲得挺多,我虽然忘了具体内容但他那绘声绘色的讲解至今仍然历历在目,等到我成年后看见他不再想避开时,他却又要带着满肚子的文彩离去了,还记得我们最后一次在家门口碰见,他坐下来和我聊天,兴致高时依然眉飞色舞,不过没聊一会就被他爱人叫回去喝药了……我常常会想,要不是从小对他有偏见,上课也没认真听,学习也没有十分努力,浑浑然就结束了上学生涯,说不准我也会成为一个语文老师。但这只能是一个梦了,现在还来得及的只有多读些古圣先贤们留下来的经典了,籍着P老师教给我的一点文言文基础。常常会想,人生要是撇掉那么多不应该该有多好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