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洞头岛轶事

无限风光在险峰

<p class="ql-block">  这是部队调防时我们乘坐的登陆舰。(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1975年4月上旬,我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由江苏滨海县调防浙江洞头县。接替原南京军守备第二十六团各连队的防务任务。部队改为南京军区守备第29团。</p><p class="ql-block"> 洞头岛位于浙南,离温州的4小时的轮渡时间。洞头本岛位于温州瓯江口外33海里的洋面上,是全国13个海岛县之一,有103个岛屿组成。洞头岛于1952年1月15历经数次艰苦卓绝战役和牺牲,洞头宣告全境解放。</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是从苏北平原调防海岛,地形地貌、气候环境、防卫任务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是从滨海县头罾4号哨所乘军车到达响水县陈家港,住二团团部大礼一夜,然后登上海军东海舰队926登陆舰,历经三夜四天的航行,于4月6日下午到达洞头岛。由于沿途中航行中风浪较大,百分之九十五的官兵都晕船、呕吐、体力虚脱,(就连带走的狼狗也爬在舰上一动不动),舰船航行在茫茫大海中,舰艇上下起伏,大浪冲向甲板,高高的落下,不少战士呕吐不止,心里难受,黄胆吐都出来了,每名战士除随行个人用品以外,携随身武器装备,五六式冲锋枪一支,子弹1400发,手榴弹4枚。司务长何昌茂(浙江临海人)喊大家开饭了,(稀饭)没有人去吃饭,而是静静的躺在仓内小心翼翼地保护着随身携带的武器装备。经过三夜四天的长途航行,登陆舰到达洞头军用码头,由于登陆舰太大,靠不了码头,通过换乘小型登陆艇登岛。</p><p class="ql-block"> 军车把我们运送到一个叫大山的原老部队营房驻地,经过简短休整,与老部队交接防务任务。在与老部队交接时我们指挥排电话班长黄天银(安徽郎溪人)居然碰到在这同是当兵的亲戚,双方见了都十分激动。连部、步兵排、高机排防务大山驻地,我们指挥排、炮一排、炮二排的战士通过蜿蜒的山间陡坡步行携带轻武器于当晚到新的防区,即南炮台山驻地。</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南炮台山我们的营房</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的坑道生活用水取水口</p> <p class="ql-block">  南炮台山位于洞头本岛东南部的垅头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因地势险要,是从海上进岛通过大沙岙滩头登陆点之一,历代筑有炮台以防侵略,因此而得名“南炮台山”。南炮台山因条件艰苦、地势险要、沟壑纵横、山石崎岖、没有淡水,周围没有老百姓居住,无生活用电,每个班煤油灯1盏,外出全部是台阶式山路下山,业余文化生活主要是解放军报、人民前线报、打蓝球,如遇上台风通往温州的船只停航,人员探亲、书报家信最迟8~10天才能送达。只有我们当兵人在此驻防,生活用水主要是老部队修建营房时在山中开洞,坑道积水作为守岛连队的日常生活用水。炮兵排驻最前沿八五加农炮阵地,战时负责对海面的封锁及消灭敌方登岛舰船,指挥排驻营房集中点,电台班、电话班负责通讯畅通,侦察班负责为炮兵射击提供数据单元。我们侦察班还担负南炮台山最高地203观察哨执勤,主要负责对虎头屿国际航标灯的嘹望,以及海面航道航运是否异常,是否有敌特船只登岛等情况的嘹望与观察。</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连陈云峰连长与张文扬在大山防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大山是我守备三连的连部所在地,主要负责大沙岙海面,半屏山的防区的防务和警戒。这里设有观察哨一座,57战防炮2门,高射机枪值勤点一处,仙叠岩附近执勤点一处,主要是对半屏山的警戒嘹望。这里条件相对较好,有水井一处,营房处于避风口山下,设有蓝球场,但仍没有通电,周边离垅头村、东岙村也不远。也是连队放电影的集中地。</p> <p class="ql-block">  这是笔者在洞头南炮台山的军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