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09年4月22日,我注册了自己的新浪博客,开启了“以文会友”的耕耘之路。<br> 刚开始的博友都是我的同学。青少年时代的渊源深入骨髓,重逢后的交流丝毫没有违和感,反而感觉更亲切。<br> 花甲之年接受了上网开博;我们有了学友的博客圈;在博客中回忆过去、抒发当下、展望未来;群策群力找回了一个又一个当年的老同学;我们自发组织了有100多位学友参加的“花甲庆生”大型活动,还自编自撰了精美的纪念册……所有这一切,都是依托了这个平台。 <br> 写博,是一种没有利欲主宰的无私奉献,而我却特别认真、特别投入。慢慢地我有了许多志趣相投的圈外博友,还加入了十多个博客圈,乐此不疲……那应该是新浪博客最兴旺的时期。<br> 当习惯成为自然,博客圈却在猝不及防中被取消。接下去新浪又是一连串的动作,现如今差一点连自己的博客都进不去了。有时候发一篇博文,也老是因为“敏感文字”而受阻。同时,我的近百篇博文都被“私密”,简直无所适从。 <br> 有了互联网,一切皆有可能。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其实我自己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从邮箱、博客,到QQ、再到微信、抖音……无法预料以后还会有什么层出不穷的新玩意。<br> 长江后浪推前浪,改革是必然趋势。只不过我这个人向来恋旧,不时还会有点刻板。先入为主——新浪是我涉博的第一个网站,十多年来我曾经发出过500多篇博文,字字句句都凝聚着我的倾情付出和心血。相伴相依、不离不弃,作为一名18级的“资深博主”,我在这里收获了许多快乐和情谊。所以说新浪博客在我心中的位置无可替代。<br> 我始终认为,人人都可以上QQ、聊微信、玩抖音……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打理好博客的。如果说微信是最方便快捷的交流,那么博客就是深层次的心灵交流——与朋友交流,也是与自己交流。在博客中还可以保存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只可惜我新浪博文里面那么多精彩的跟帖留言都被消除殆尽)。 <br> 眼睁睁看着新浪博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依依不舍。庆幸自己还有新浪微博可以发声。为了保存“历史资料”,我把博客截图的目录转移到“美篇”,权当是聊以自慰吧!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