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旧岁,说新年

华夏执礼官

<p class="ql-block"> 神州大地,有一种习俗,叫过年。仅五更一个时辰,却决定了两个年头。</p> <p class="ql-block">  年很邪乎,岁末要吃人。当然这是传说。对于小孩子而言,新年不外乎一身新衣服,几挂鞭炮,还有三三两两的压岁钱。但有一点不明白,“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为什么是五点呢?后来一位得道的老修行告诉了我答案。</p> <p class="ql-block"> 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认为这是比才艺,凑热闹,那就错了。春联是符,涂上朱砂,贴在门两边,两边还放桃树枝,又叫桃符,辟邪!</p> <p class="ql-block">  前半夜,大门千万别开。并且放一根拦门棍,大都是桃木棍。防止鬼神进来。到了午夜,开始下水饺,吃年夜饭。在家堂边摆好贡品,烧香,点蜡烛,放爆竹,这时打开门连同所有的灯。灯,不过五更不能灭,否则一年不旺。吹灯拔蜡,都有不详之说。然后去十字路口烧纸迎年。</p> <p class="ql-block"> 起床时要换新衣服。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并且要对应太岁的方位。很多人都喜欢早起,叫抢年,也叫早年。一般都是子时开始。这期间都不许多说话。本命年还要穿红袜子,配红腰带。</p> <p class="ql-block"> 吃年夜饭前,面对家堂给父母磕头,包括所有比自己大的姐姐哥哥们。磕头都是男人的事,并且一定在五更前。女人五更后要去家族近亲高辈分的人家去问过年好,也就是拜年。拜年磕头长辈都要给压岁钱的。所以我们排好名单,凑在一块,挨家挨户,一个都不漏。当然都是同姓人家。</p> <p class="ql-block">  开始守岁一直到五更。大人小孩都不准睡觉。磕着瓜子,看看电视,打打扑克,以前的天气蛮冷,在家里也要穿着棉衣。</p> <p class="ql-block"> 清代嘉庆时期,进士陶澍九岁时,除夕守岁,见祖父在房里点了几盏灯,遂问其故。祖父以一副上联相答:“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替乾坤增色。”陶澍听了,沉思片刻后,搬出一面大鼓,在门外猛敲起来,而后答道:“新春雷未动,擂三通鼓,代天地扬威”。这故事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压岁,就是长辈给没有成人的晚辈钱,叫压岁钱,也有地方叫分岁。让晚辈赶紧长大。岁同祟,以前都是铜钱,放身上能辟邪。现在都是红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过了五更就是新年了。开始拜年,聚会喝酒。聊过去未来等诸多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民谣说“腊月二十八,把面发”,“打糕蒸馍贴花花”。家家户户进入准备主食过年的节奏啦。关于年的话题很多,小伙伴们都一起来聊聊吧!</p> <p class="ql-block">【上坟】</p><p class="ql-block"> 又是岁末日,坟前告祖宗。族族设家堂,仙人请回家。黄纸化青烟,焚香唤孤魂。儿辈不能解,有情解依之。</p><p class="ql-block"> 看到先人和黄土,我已知道我归处。世世代代皆如是,不论贫穷与富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