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农谚

谁说的

<p class="ql-block">远去的农谚</p><p class="ql-block">我的童年和少年,基本上在“艰难探索”时期度过的。那个时候吧,悠悠万事,革命为大,口口声声革命,出口就是革命,“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不会ABC,照样干革命”、“结婚算什么?睡觉先革命”,都革命去了,所以就精简了读书。我读小学的时候,课程极其简单,就一本语文,一本算术,书包都省了,手里拿着即可,下雨的时候,怕雨淋着课本,就将课本挟在脊夹里面躲雨;课文也十分简洁,第一课“毛主席万岁,第二课“共产党万岁”,第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我记得,最长的一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全文是“贫农张大爷,左手有块疤;我心里奇怪,就跑去问他;大爷告诉我,这是仇恨疤;过去受剥削,扛活在地主家;地主心肠狠,把我当牛马.....”反正一个学期的课文,我一个早晨就全部背得了。那时候,没有教辅资料,没有课外书看,也没有什么游戏玩,顶多就是打“地雷公”。课本这样简单,课外活动又十分单调,但小孩子又有天性的求知欲望,闲得无聊,也因为满足生性的好奇,于是就听大人念童谣,讲农谚。</p><p class="ql-block">关于童谣,很多年以前,我写过一篇《远去的童谣》进行过回顾。童谣直白一些,吻合小孩子心理生理,通俗易懂;农谚呢,知识面很宽,应用性很强,需要生活阅历和社会阅历才能理解。很多农谚,当时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囫囵吞枣地背着记着,打“呀口腔”。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农谚还依稀记得:</p><p class="ql-block">“进门观颜色,出门观天色;早看东南,晚看西北”;</p><p class="ql-block">“久晴夜风雨,久雨夜风晴”;</p><p class="ql-block">“春干绝苗,冬干无怨”;</p><p class="ql-block">“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春寒致雨,夏寒绝流”;</p><p class="ql-block">“富字田做脚,累字田当头”;</p><p class="ql-block">“荒山野岭有黄金,只怕懒人不用心”;</p><p class="ql-block">“六月炎天不歇阴,锄头底下出黄金”;</p><p class="ql-block">“锄头顿得稳,作田还是本”;</p><p class="ql-block">“竹要密,松要遏,杉要修,棕要割;大手大脚,蓄不得果木”;</p><p class="ql-block">“菜好半年粮”。</p><p class="ql-block">“农历八月大,园中无菜买;农历八月小,园中有菜讨”;</p><p class="ql-block">“三年桃李九年柑,十年还在梨树下钻”;</p><p class="ql-block">“春差日子夏差时,百般宜早不宜迟”;</p><p class="ql-block">“南风霜,北风雪;雨夹雪,不停歇”;</p><p class="ql-block">“四、六开天不久晴”;</p><p class="ql-block">“雨看四月初。初一有雨百日无,初二有雨井边枯;初三有雨通河港,初四有雨满江湖”;</p><p class="ql-block">“世上只有三般苦,推车、担担、挖平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上面这些农谚,都是当年死记硬背的,现在去看,意思也一目了然。但有些农谚,它是在特定的语境、物境、环境下总结出来的。有一句农谚,讲种“弯豆”(蚕豆),就是提醒、告诫人们抢住季节播种。弯豆是吃“四季水”的作物,头年秋季种,第二年夏天收。弯豆下种时间不同,结果也大不相同:</p><p class="ql-block">“寒露三个子,霜降两个儿,立冬一个罄把锤”。意思是,寒露下种,一格弯豆可以结三粒子;霜降下种,就结二粒子;如果拖到立冬下种,一格弯豆就像是一个打钟打罄的锤子一样,只有一粒子,头大头小。这句农谚,十分形象还拟人。</p><p class="ql-block">有一句农谚是告诉人们养生的:</p><p class="ql-block">“人到夏至边,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扶,扶的要吃仙”。夏至是白天时间最长,晚上时间最短的一天,由于活动时间多,睡觉时间少,一到那时节,人们都是昏昏沉沉,昏昏欲睡,心身疲软,走起路来一脚重一脚轻,要人扶一般,所以,这个时候,人们就要注意休息,饮食要搞好一点,要吃点鸡鸭鱼肉,进进补。</p><p class="ql-block">有一句农谚判断“寒冬”还是“暖冬”十分灵验:</p><p class="ql-block">“十月初一阴,柴炭贵如金;十月初一晴,皮匠嫁‘夫娘’不赢”。农历十月初一如果是阴天,那么这个冬天百分百是寒冬,人们要作好抗寒的物资和心理准备,有条件的,最好到广东、海南去度冬;供暖供热、发电部门要把煤、气储备充足,莫临时来抱佛脚,到时来限电限气;如果这天是晴天,百分百是暖冬,人们可以唱“喏喏天”;做皮衣的呢,由于天气暖和,没有人来买他的皮货了,生意清淡,肯定会亏本,快些把“夫娘”嫁出去来赔钱。</p><p class="ql-block">关于“寒冬”还是“暖冬”,还有一句农谚“一冬冷暖谁人知?就看寒婆捡树枝”。农历10月16日是寒婆生日,如果这天是晴天,寒婆就出来捡柴度冬,预示这个冬是寒冬;如果这天是阴雨天,寒婆就不出来捡柴了,预示是暖冬。但农谚又说:寒婆生,寒婆死,生管十天死管冬。意思是,16日的天气只管十天,管一个冬,要看寒婆死的那一天(26日)的天气。如果那天是晴天,那就是一个寒冬,如果是阴雨天,就是一个暖冬。这个东西,平江同治县志是这样记载的:无稽,但颇验。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这句农谚无科学依据,但十分灵验。</p><p class="ql-block">农谚“立夏不下(指下雨),高田免耙”、“小满不满,田塍干断”预测天气也十分准确。这两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立夏这天没有下雨,“高岸田”就不要犁、耙了,因为缺水,犁、耙也是捞空神;如果“小满”时节,山塘、水库里的水没有“满”上来,那靠水最近的“田塍”都会干断,预示本年度会遭干旱。</p><p class="ql-block">比如今年,“立夏”那天,万里晴空,一丝云彩都不挂;“小满”那天,山塘还只有上半塘水。正常情况,这个时候江南地区已进入梅雨时节,雨水应当是到处坛满钵满。当时,我就在朋友圈上发出今年的旱情警告,果不其然,今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夏、秋大旱,长江、洞庭湖见底,我们平江很多地方不仅高田免耙、田塍开拆,吃水用水都很困难,森林火警持续红色,这在平江历史上十分罕见。</p><p class="ql-block">有些农谚,反映一个效率观念:</p><p class="ql-block">“会作田,作一坵;不会作田作一洲”。还有一句也是应证这个道理的,“宽一尺,不如厚一寸”。有些人,因为没有读过我们平江这两句农谚,只晓得占地域占面积,广种薄收。比如俄罗斯,四处侵占人家的领土,国土面积世界第一,效得几个中国几个美国几十个日本,但国力呢,还是个三流国家,全国的GDP,还效不得我们广东一个省。</p><p class="ql-block">有一句农谚,最让饥饿的人群期待:</p><p class="ql-block">“东一线,西一线,二十五天‘位置’甑”。</p><p class="ql-block">我们平江称“谷穗”为“禾线”,简称“线”,我觉得,比标准汉语“谷穗”更“象形”。这个农谚的意思是,如果稻田里的禾苗,陆续开始抽穗,那么,二十五天后,稻谷就成熟了,就可以准备好甑(一种炊具)蒸饭,有新米饭吃了。“二十五天”时间不长,是看得见、摸得到的日子,让人倍增信心,倍增希望。</p><p class="ql-block">还有传授农技知识的农谚:</p><p class="ql-block">“茄子栽芽,辣椒栽花”。茄子根系发达,生命力很强,在它一芽二叶的时候就可以移栽,而辣椒根系不发达,只有一条主根,毛细根不多,如果移栽时太嫩了,就很难成活,所以要迟一些移栽,等秧苗开杈了、开花了再栽都不迟。</p><p class="ql-block">有些农谚,还是要活学活用,不能作“死码子”。比如有句农谚是这样说的:</p><p class="ql-block">“桐树叶马蹄大,种子下泥无损败”。</p><p class="ql-block">桐树是知春树,它属于落叶阔叶林,比其他植物“转春”快些,一般在二月底就开始吐芽发叶,到四月初时,叶子就长到了马蹄大小,这个时候,按时间讲,也是清明节前后。我一个堂份伯伯,他不信“懵懵懂懂,清明下种”,他就坚信“桐树叶马蹄大,禾种下泥无损败”。事实上,他作了几十年的田,每年参照桐树叶马蹄大时下禾种、菜种,从来没有坏过、烂过种子;而其他人清明节下种,有些年份出现严重的“倒春寒”时,还烂种了。这个也是合乎情理的,“人不知春草木知春”,草木甚至还感知得到某年有“倒春寒”还是没有“倒春寒”,如果有“倒春寒”,它就长慢一点,以减少自身损伤;而人类,就只知道按时令行事,清明节一到就下种,不管后面是否有“倒春寒”。有一年,新春过后,天气回暖,堂伯就天天去看那棵桐树,看它吐芽发叶没有。一直到三月底四月初,桐树还是“没动没拉”,没有“吐芽”,当然也就没有“发叶”。清明节过了,人家的种子发芽了,秧苗转青了,他还在坚持看桐树叶。好心人劝他莫等了桐树叶,快下种。他则摆出一幅“智叟”般的神态,“哼”的一声回复人家。谁知那棵桐树,不知是头年严重的冬干,还是树龄大了,一年都没有吐芽发叶,原来这棵桐树死了。害得我堂伯当年“讨”了一年的菜吃、饭吃。</p><p class="ql-block">为了不让我堂伯那样作“死码子”的人吃亏,避免吊死在一棵树上,有些农谚,就还加了一些限制词:</p><p class="ql-block">“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艰”(“艰”字平江话的意思是缺少、稀少)。重阳是农历九月初九,如果重阳没有下雨,不能说明一个冬天没有雨,它不是一个冬无雨的“充分条件”,还要看等几天的“十三”,如果“十三”这天仍然没有下雨,那就可以判断,这个冬天是个晴冬、暖冬。重阳不下雨,十三不下雨,两者都是晴冬、暖冬的“必要条件”。</p><p class="ql-block">我记得,有一句农谚,当时还差点引发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不记得是1974年还是75年,县里派了一位年青的干部到我们生产队办点。这位干部叫王促根,博学多才,会讲会哇,长得也十分标致,讲起“三大战役”来是滔滔不绝。那年好像是贯彻毛主席农业“八字宪法”的一年。“八字宪法”的内容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王干部来我队办点,就是抓“八字宪法”的落实。</p><p class="ql-block">那年,也不知道是哪个歹病刮了的“半糙”领导(指科局级的)还是农技人员,看到“八字宪法”里面有个“密”字,就给县里领导出了一个主意,在全县搞“耕作革命”,要把原来栽禾的“四四寸”“四六寸”规格,改为“挨挨寸”规格,就是一蔸禾与另外一蔸禾之间不留空隙,一蔸挨着一蔸栽。王干部怕老百姓不接受“挨挨寸”这个新鲜事物,他就开了个动员大会,把道理讲清楚。他真会讲哦,他不像我们大队支部书记,作报告前,先要“咳”“咳”“咳”三声,然后再“同志们”,王干部是咳嗽都不打一个,就开始演讲:为了支援世界-革-命,要栽“挨挨寸”;为了支持中国-革-命,要栽“挨挨寸”;为了落实“八字宪法”,要栽“挨挨寸”;为了反帝防修,要栽“挨挨寸”;为了实施县委“挨挨寸”战略,要栽“挨挨寸”......一共讲了十二个“为了”,农民们被他煽动得热血沸腾,蠢蠢欲动,会堂内掌声惊天,一致坚决拥护,恨不得打起灯笼火把,当夜就去“挨挨寸”。</p><p class="ql-block">但是,我们的队长就没有表态没有响应,一直“栽”着个脑壳。问题是,最后落实还是要他。王干部就点名要他发言、表态。</p><p class="ql-block">队长听王干部点了他的名,就站起来说:我冒读过书,记性也不好。王干部讲的,我是左边耳朵进,右边耳朵出。我就只晓得“老上”(指祖宗)有句话,叫“秧粗一把秆,禾密线头短”,禾栽密了,没有收成的。</p><p class="ql-block">队长说完,全场一派肃静。只见王干部与陪他坐在主席台上的大队支部书记小声打讲,问这个队长是什么成份?是地主、富农、中农还是贫农。支部书记告诉他,队长是三代贫农。</p><p class="ql-block">听说他是贫农,王干部反应也真快,立即起身,高呼“向贫下中农学习”,“向贫下中农致敬”,然后宣布散会。我们生产队也就没有“挨挨寸”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平江还有一句不发展、不变化,是永恒真理且适合城市工作、生活的“农谚”:“要得祖上福,坐北朝南屋”。我们平江,地处北纬三十度线上下,这个纬度,太阳不是标准的东升西落。夏天,太阳从东偏南方向升起,从西偏北方向落山;冬天,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从西偏南方向落山。如果房子是坐北朝南的,夏天的太阳,晒在侧面,冬天的太阳晒在正面。如果房子南面开有门窗,那冬天正午过后,阳光就开始照耀你的房间,而且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太阳作别南天的云彩。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光线充足,通风透气,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病痛都少一些,还可以节省很多能源。这句农谚的这个原理,除非地球出问题,否则,人类的任何科技都无法干涉,所以我说这句农谚是永恒的真理。可惜,现在的规划、设计部门,不晓得这句农谚,只晓得读几句死书,照书本行事,以为拿把角尺、皮尺就搞得基建,很多房子,坐东朝西,夏天晒个死,冬天冻个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很多人以为,农耕时代的农业是蛮干,现代农业才叫科学种田。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我认为,现代农业,只能算“技术农业”、“工具农业”,而不是“科学种田”;农耕时代的农业,它顺应天时,因应物候,在农谚理论指导下,按“规律”作息,这才是真正的“科学”。</p><p class="ql-block">农谚,不仅仅指导人们生产、生活,同时,它还十分“文学”。农谚里面没有枯燥、乏味的数字,只有朗朗上口、心身愉悦的韵律;没有强辞夺理的说教,只有心领神会的道理。童谣、农谚,过去都是口语相传,现在,基本上都湮没在各种“现代”的旗帜下。早些年,我写《远去的童谣》,其中一个隐情就是想有没有有心人,把口语的平江童谣文字化,不至其失传。有位叫罗浩生的老先生看到我那文章后,即开始收集、整理平江童谣,后以《萤火虫》的书名结集出版,我那篇文章作为序言收入,他送了二百本书给我,这二百本书早就被人索要去了。现在,我又想“现鸟叫”,看有不有人看到此文后,也将口语的平江农谚收集起来文字化,整理成集。到时候申请个“非遗”应该是稳稳当当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