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马拉松真正的比拼在30公里以后!</p><p class="ql-block">准确地说,在32公里以后,马拉松拼的就是最后十公里,前面跑得再好都不算,只有把前面稳住,保存好体能,把最后十公里跑好,至关重要。我经常看到的场面,精英跑者会匀速跟随,过完极点之后,再微微提速,独自飞。你平常跑长距离,至少要拉到30公里,那种半马,对于全马跑者来说,不够长,必须要适当触及极点,体验一下精疲力竭、凭意志力扛的感觉,如果平常一片空白,到了比赛,十有八九都要崩盘的。个人策略,前20公里有氧慢跑,保存实力,到了20公里以后,微微提速至有氧节奏,先慢后快,慢慢憋着,放大招。如果后半程还能加速,说明你的战术是成功的,反正掉速严重,以至于体力不支,则是失败的。长距离要么匀速巡航,要么稳前后加速,保证质量,不能跑跑停停,由疲劳堆积而成的垃圾跑量,就失去了拉长距离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2、跑后的恢复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昨天学员给我说,他从不拉伸,跑完直接走人,两年了!也没有什么问题。那是因为他跑后滚泡沫轴,也是拉伸的一种,更是行之有效的恢复方式。我们的恢复方式,比较简单:跑后拉伸充分到位,缓解肌肉疲劳;睡眠质量要保证,少熬夜,有午睡俱佳;营养要跟上,多吃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鱼肉,补充蛋白质。保证这三点,基本上差不多了!有的人为了追求成绩,保证好身材,不惜绝食。没必要!能吃何必饿肚子?再说,跑马拉松的朋友,训练量大,要多吃有营养的东西,补充能量,那种胡吃海喝,就没必要。体重过分轻瘦,不是追求成绩的必选之路。不提倡,适合自己的就好!否则胃就容易出问题。回归到本题,跑完之后,腾出一些时间来进行恢复。我们一般是下午训练,上午进行恢复训练,以及轻微力量训练,穿插较轻的恢复训练至关重要,不要积攒疲劳,越跑越差。冬天的恢复方式:热浴、泡脚、滚动泡沫轴等。</p> <p class="ql-block">3、不要以最佳状态苛求自己。</p><p class="ql-block">好的状态可遇而不可求!你能保证自己次次PB吗?不可能的。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一定要根据天气,赛道,个人状态合理分配体能,不能咬紧牙关,向前冲。匀速才是马拉松之魂!寻找目标兔子就行了!想跑310的找330的兔子破风,匀速巡航,省时省力还能出成绩。赛道平坦,气候宜人,状态又不差的情况下,就要注意分寸,控制好配速,稳扎稳打就好。对于学员想破三,我给他的建议如下:前面按照配速420-415之间巡航,不要跑到400里面去了,35公里看情况,有劲,就微微提速。能量胶尽量搞充裕点,赛前15分钟搞一支,7-8公里搞一支,15公里左右搞一支,22-23公里搞一支,30公里搞一支,35-36公里可以再搞一支,后面的三支可以搞带咖啡因的。总共六支,强度再大,身体也能支撑得住。这是赛前要准备好策略,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状态差,跑不起来,则另当别论,不能强求。</p> <p class="ql-block">4、注重有氧基础比什么都重要。</p><p class="ql-block">你跑得好不好,取决于你的有氧能力,绝非混氧,无氧这些,所以很多人陷入误区,认为自己速度差,就是速度跑少了!应该多练,恨不得天天短距离间歇,结果便走火入魔了!不仅成绩没有提升,体能反而一天天下降,说明你已经被强度碾压,身体拉虚了!速度肯定要练,能力范围之内,适度练习。你一定要明白:有氧是主食,无氧混氧是调味剂,你能把盐当饭吃?不能吧!我反复提到的一句话:没有有氧,何来混氧?有氧基础牢不牢,就决定了你的速度上限。这是为什么专业跑者85%的时间都在跑有氧的原因所在。当你遇到瓶颈期的时候,把心沉淀一下,多跑有氧,提升自己的基础耐力,胜过你盲目硬撑跑速度。当然核心力量训练也是很重要的。以后我会在每周课表里加入力量训练,包括每次的动作、组数和建议次数区间。每周大概1~2次左右,分成核心、臀腿、增强式训练(跳跃类为主),4周左右换一套动作。基本上以徒手为主,某些动作自己需要增加强度可以加弹力带,或者轻微力量器具,比如哑铃之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