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 提升教学质量 ——霍城县2023年1月小学语文学科教师新课标培训

韩雪

<p class="ql-block">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标新理念,</span>为了帮助全县小学语文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统编教材,用好统编教材,精心备课、高效上课,不断提高教师研读教材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2023年1月18日,由霍城县县级学科带头人、江阴小学正高级教师崔冬菊老师带领全县小学语文教师在线上学习了两节优秀课例。</p> 守望初心 蓄势待发 <p class="ql-block">  首先崔冬菊老师指出随着对新课标学习的不断深入<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引发了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诸多思考,<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的语文教学又面临着新的挑战。</span>单元目标单元要素不再是线性的落实,而是倡导学习任务要在情境中进行大单元的整合设计。其次我们要学会将教学目标从内容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要继续落实学习主题,要以单元主题、单元要素为统领,要重点学习任务情境的创设。面对这些巨大的挑战,我们在研究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努力的寻找一些支撑点,努力的落实新课标新理念。基于以上两点,全县小学语文教师聆听并学习了由乌鲁木齐市鱼利民名名师工作室的蔡春锦老师带来的单元解读课例—《清浅美好 涵养想象(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p> 名师引领 聚力前行 <p class="ql-block">  蔡春锦老师为大家详细解读了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既有教材体系的宏大视野,又有深入课文、聚焦作业本、落实语文要素的微观操作,内容详实、逻辑清晰,富有操作指导性。</p> <p class="ql-block">  蔡春锦老师首先为我们点名了一年级是一个上册的过渡年级,它和幼儿园有一定的衔接关系和作用,一年级是小学语文教育的起步阶段。语文教学要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总任务,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来构建素养型的课程。其次还指出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更要学会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保护儿童的天性,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做好过渡和衔接。接着蔡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首先是单元教材概览,其次是对标解读教学内容,第三是单元任务的设计,最后提出单元的优化作业建议。</p> <p class="ql-block">  “想象”是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与未来相关。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以儿童的视角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和《雨点儿》。这些课文都对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生动的描摹,充满了儿童情趣,激发了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想象为主题,它侧重于我们的综合素养当中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其次我们看到它结合学生的生活,自然给孩子们给了丰富的生活情境,引导孩子们在童真童趣中来学会观察生活,学会联想和想象的初步启蒙,并且能够把在情境当中学会认字、写字,还要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和经验。作为语文老师来说,尤其是一年级的启蒙教学,我们更多的首先应该关注在这样浅显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不浅显的道理,或者是我们在给孩子们做语文的启蒙教育时,应该关注和考虑的问题。蔡老师针对第六单元的四篇课文进行逐一分析,从文学的角度、背景、搜集的角度和大家进行了分享,让我们明白了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去考虑它的哪些因素,而这些因素可以在教学当中抓住要点去设计,能给我们教学设计的灵感。</p> <p class="ql-block">  培训中,老师们纷纷表示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我们要关注一个核心,那就是我们在进行大单元整合,备课的时候,要专注核心素养统领下的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的设计。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四个学段的内容要求和六个学习任务群,他们之间的组合关系呈现层次。蔡老师反复的解读课文,<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关注的角度不同,它的任务群定位也就不同。</span>那在这样的解读基础上,我们就要关注它的多种维度,六个任务群之间并不可以单独的割裂它们,其中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有的时候会为下一个任务群来服务。</p> <p class="ql-block">  下午,全县小学语文教师在线上学习了以“单元教学整体解读”(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主题的优秀课例,由江苏省南通市姜树华名师工作室主持领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姜老师总结为“做”语文:拉长“战线”,不断“聚焦”,多维“展现”。</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姜树华老师为我们做单元教学整体解读。单元导语上面的两行文字向我们揭示了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单元导语下面的插画“中国结”“祥云”图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与本单元人文主题相契合。下面两行文字。揭示出语文要素——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接着“搜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习俗,写一写过节的过程”,体现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姜老师还结合了二年级第三单元,对比三年级第三单元,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常识的了解。姜老师指出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以及综合性学习活动三条线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后作业也是一个整体,也要整合考虑,全程关注。因此我们要力求做到单元统整巧设计。可以围绕综合性学习目标,聚焦核心任务,明确每一阶段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并与课内学习相依托,把课内学习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评价目标统一起来,整体规划单元的学习。&nbsp;</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工作室的其他成员为我们具体介绍了每一课的课文解析、教学设计和教学建议,让我们更加明确了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为今后的教学指引了方向。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展示,让老师们眼前一亮。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活动的过程,重实践,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情景,促使学生主动调用适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积累经验,逐步行成能力,达成素养目标。</p> <p class="ql-block">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能改,研然后能悟。教师们要树立整体意识、学段意识和课程意识,深入研读统编教材,用好统编教材,真正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此次培训,帮助老师们提前吃透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结构、要素序列、编排特点、教学策略有了更全面、清晰的把握,也为新学期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以集体备课的方式务实推动“单元整体性教学”,准确解读语文要素(瞻前顾后、准确理解),找准每课的教学落点,优化活动的设计(学本性、目的性、逻辑性),让教学有效地落实生根。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全县小语人将继续行进在统编教材研究的路上,且学且思,且行且悟,不忘初心,逐梦前行。</p>

语文

单元

教学

教材

学习

老师

我们

小学

解读

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