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打开《斯通纳》,谁就是斯通纳

老董

<p class="ql-block">在结婚一个月后,斯通纳就知道自己的婚姻失败了。可他还是继续了下去,且有了女儿。</p><p class="ql-block">在和情人凯瑟琳的爱情中,对凯瑟琳在领导的威胁下不得不不告而别时,斯通纳暗自庆幸自己的不知情。虽然之后生了一场大病,且骤然老了,还性情大变。</p><p class="ql-block">作为读者,我们理性地认为斯通纳应该在一意识到婚姻的失败时,就应该立刻勇敢地止损;我们还理性地认为,他在好不容易找到能和自己身心合一的凯瑟琳时,就应该勇敢地逃离婚姻,去开始新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可斯通纳都没有!</p><p class="ql-block">作为读者,我们认为他软弱,非常软弱,软弱之极,为什么不呢?</p><p class="ql-block">可,这就是平凡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斯通纳不得不考虑女儿,还有周遭,还有生活。甚至斯通纳什么也没有考虑,靠惯性向前。来了失败的婚姻,就沉下去;来了甜蜜的爱情,就陷进去;去了,就继续沉在婚姻里。生活自己前行就可以,斯通纳瘫在阴影或者阳光下,一动不动,还面带笑容。上课、写论文、翻译、慈祥地和学生打招呼、一头钻到资料里、回家、洗碗做饭、忍受妻子的古怪尖刻。</p><p class="ql-block">读者有时像键盘侠,我们游离于人物内心和结果,肆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表自己的看法,指手画脚,慷慨激昂,全知全能。我们自作聪明地认为斯通纳应该毅然决然地远离性格古怪和他毫无爱意的妻子,<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自作主张地认为孙少平应该留在省城,而不是为了报恩再回煤矿和一个根本和自己不般配的农村妇女生活,我们指责李福祥为什么看不透小美的真面目?我们的嗓子里伸出手来要把卧在铁轨上的安娜拉回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可,当把自己从生活里抽出去,看看自己的表演,又有几个人还能如此理性坚定、慷慨激昂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谁不是平凡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谁的人生不是平凡的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美国作家约翰威廉姆斯的小说《斯通纳》,没有外国小说心理描写或者环境描写的繁复和冗长,它质朴,但细腻。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像路遥的《平凡世界》,但是文字比《平凡世界》克制;主人公的感情经历像张爱玲的《红玫瑰和白玫瑰》,但是没有《红玫瑰和白玫瑰》的阴冷。</span></p><p class="ql-block">打开《斯通纳》,翻几页,不时,你就是斯通纳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