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演讲:教育的主体

李炳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课堂的主体是谁?生活的主体是谁?成长的主体是谁?我们为什么要办教育?我们办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请进学校做什么?我们必须思考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够实施我们的教育手段。木村秋则的苹果非常好吃。书中说好吃的让人流泪。为什么好吃?是因为他种出了有灵魂的苹果。后来,木村先生得了癌症,整个日本自然农法界一片哀鸿,这样一个领军人物如果万一有一个好歹的话,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让人震惊的是,木村先生的癌症不治而愈,非常神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木村其实可以视为一个教育家,是因为他读懂了苹果树,他知道了他和苹果树的关系。他经历了十年艰苦的探索,在山穷水尽之时,有了一场顿悟。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他说无论我们的愿望多么强烈,都无法让手和脚开出苹果花来。能开出苹果花的是苹果树,木村先生接着说苹果树才是主角,我只是协助者。所以,有时候我们做教育的,需要回到苹果园里去思考这句话。当木村先生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他是如何和苹果树相处的呢?他知道开花结果是苹果树的事。木村先生给苹果树鞠躬,他说你们没有结出苹果,都是我的责任,是我太笨了,从现在开始,我要感谢你们,即便结不出苹果都没有关系,我拜托你们要好好活着,不要死啊!健康的活着难道不是教育的底线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我们今天在讲素质教育的时候,素质教育的素质是什么?它就叫主体精神。我们的教育需要回到一个生命本体上来思考,学习是谁的事?那我们就问问木村开花结果是谁的事?我们曾经像十年前的木村一样。我们以为在种苹果,需要替苹果树捉虫子、打农药,结果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当木村先生认识到了主体是谁的时候?他就把成长还给了苹果树。后来北海道遇到百年难遇的一场大风暴,人工种植的苹果树几乎都倒掉了。只有木村的苹果树安然无恙,因为木村的苹果树成为自然中的一个链条,把根深深的扎进大地,足以抵抗一切自然灾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现在的我们有很多的因素干扰甚至包办了孩子的成长,把孩子的生活窄化成学习,乃至于把孩子的生命窄化为考生。这样,孩子还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吗?美国思想家梭罗在《种子的信仰》里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类,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尽管你也许没有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到那里的,自然看着它呢……这样种子开始到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果说苹果树是主体、是主角、是主人的话,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儿童提供所有的服务,无非是协助儿童成长。种子发芽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外因阳光水分营养等,最重要的条件是内因,梭罗称之为种子的信仰。我们提供给儿童的协助,无非是为儿童营造一个支撑内因成长的条件,通过协助,去唤醒种子的信仰,激发儿童学习、生活、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教育的主体包含三个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是主体责任。我们必须直面这个问题,谁是生活的主人?谁是课堂的主人?谁是成长的主人?毫无疑问是儿童本身,我们不可能替代儿童学习、生长、生活,主体责任的认定就意外着主权的回归,把权利还给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二是主体精神。有人说教育需要赏识,有人说教育需要挫折。其实,只有把儿童原本就有的权利还给他的时候,他才能够有时间和空间去经历,一切的经历都有可能变成孩子成长的养份,成为成长的财富。在教育手段上更多的争议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孩子既要欣赏也要经历必要的挫折,因为逆境会铸造一个人的意志,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心,他的生命就没有了光亮。我们如何在主体精神上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帮助他们找到能支撑他一生的毅力和意志就尤为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三是主体能力。给孩子的各种技能、吹拉弹唱、做题解题的方法等,但相比较前两个更加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教育既不是创新也不是回归,它是还原生命的本来!真正的生命在哪里?离开了大自然是没有鲜活的生命存在。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就取决于对生命本体的认识,对儿童热爱、潜能、无限可能价值的发现。农村教育天然的接近自然,更加纯真,大有可为。每个孩子都是奇迹,生命本身就是奇迹!只要基于他们原本需要的条件,他们就会像苹果树一样自然绽放,结出有灵魂的苹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教育不是迎合谁,教育就是为生命服务,让生命美丽绽放,让每个孩子活成自己的样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