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迎新,童遇福年—草桥小学传统节日展介

草桥小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年味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人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划破夜空的晨曦是挂在屋檐上的灯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贴在柱子或门梁上的春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奔向衣柜的新衣是口口相传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进入腊月,春节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p> <p class="ql-block">  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吧~</p> 新春扫尘 <p class="ql-block">  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习俗。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p> 贴对联、福字 <p class="ql-block">  春节前一天的下午,小孩子们会踩着凳子,拿着糨糊和刷子,往门上贴对联,然后让下面的大人看看贴的是否端正。有的还横批,贴于门楣的横头上,对联贴在门的左右两边。还有的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还有人会把绘有门神的画帖贴在门板上,祈求一年平安无事,增添节日喜乐气氛。</p> 祭祖祭神 <p class="ql-block">  春节祭神,是一种遍及我国东西南北的习俗。全国各地祭神习俗大同小异,但目的基本相同,都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吉大利等等。祭祖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祭神之后,各地风俗也不尽相同,在我们老家都是每天中午吃饭之前,各家各户派个代表,端上食物、供品去祠堂祭奠先祖,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祠堂才会关门。</p> 吃饺子、汤圆、年糕 <p class="ql-block"> 北方大部分地区,春节都有早晨吃水饺的习俗,还经常在水饺里面放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硬币,大家就说他是全家当年最有福的人。在江苏淮安,早上有吃汤团的习俗,河南开封一带,春节这天既吃饺子又吃汤圆。春节期间还有吃年糕的习惯,年糕口味因地而异。</p> 守岁、压岁钱 <p class="ql-block"> 除夕守岁,也是最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邻居朋友聚在一起,或者一家人在一起,有的打牌,有的看春节晚会,大家终日不眠,一起等待天明,迎接新年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压岁钱是小孩子和晚辈最喜欢的习俗。除夕吃过年夜饭后,长辈会向晚辈分别赠送钱币,并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孩胸前,说是能够压邪驱鬼。这个习俗自汉朝开始就已经流行,当然,现在已经没有铜钱了,一般都是拿个红包装现金了。</p> 燃放炮竹 <p class="ql-block"> 新春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辞旧迎新,以示吉庆。当然,现在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爆竹了,还是应该遵守国家规定,以安全为主。</p> 拜年 <p class="ql-block"> 拜年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和习俗之一。大年初一的早上,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问好,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一般是从自家开始,小辈给长辈拜完年后,人们在外出相遇时,再笑容满面地互相恭贺新年。</p> <p class="ql-block">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日子,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些习俗能够得以传承,足见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更好的了解这些习俗,草桥小学组织了多种活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 最后,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兔年前“兔”似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