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头“海关楼”感怀(三)

辉哥谈天摄水

<p class="ql-block">  为了筹措庞大机构开支,法帝国主义在坡头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捐税(实质是费,下同)很重,名目繁多,有田亩税、盐田税、市场税和门牌税等。</p><p class="ql-block"> 坡头人民已经穷于应付旧税,现在又加上沉重的新税,愤怒之下,实行罢市反抗。各地彼起此伏的零零星星地起来反抗,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有些商人怕事妥协,所以,这次反抗失败了。</p><p class="ql-block"> 一九二六年六月五日吴川特支书记陈柱同志及李子安到南二地区吸收一批党员,成立党小组,李癸泉任组长、李瑞春任副组长。于一九二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南二大窝亚婆庙成立吴川法租界渔民协会。李癸泉任渔民协会会长,李瑞春、李庆桃为副会长。</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年冬,中共南路特委彭中英、陈柱从硇洲脱险回到南二沙城,找到李癸泉、李瑞春、林国藩等,领导他们开展抗法斗争,深入发动村民参加民众自救会。</p><p class="ql-block"> 到一九三二年,南二乡米稔村的陈保华(曾任十九路军的营长),他得到蛰居家乡塘基村的孙兰泉(十九路军的上校团长)及住在钓鸡岭村的李志毅(十九路军的营长、上海警备司令、吴川县长)等人的支持,发动了规模更大的抗法斗争。</p><p class="ql-block"> 陈保华深入到法占领区发动群众,组织一支三百多人的武装队伍,在租界边的山鸡洋与大茅村之间建立抗法指挥部。这一行动得到三柏民众的声援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陈宝华乘法帝的蓝带兵四处收人头、船头税。敌人不备之机,率领手下三百多人的队伍向敌人进攻,打死三名鬼子,三柏群众也牺牲李河养、李河乾。陈保华乘胜追击,法军逃回坡头圩,龟缩在兵营里,很久不敢出动下乡收税,陈军威震川西九乡镇。</p><p class="ql-block"> 1933年9月25日,法占领军欲以修建公路(从海关楼至高岭仔的公路)为名,乘机把三柏圩和三柏村划入他的占领区,遭到五千多名手持大刀、长矛的三柏群众的反抗,法军只好连夜撤走,停止修路。大长了三柏群众的志气。鼓舞了四邻乡村的抗法斗争。</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六年农历正月初五日,李癸泉、李瑞春在三柏圩召开群众抗法自救会扩大会议,并将抗法自救会改称为民众抗法自救会总部。农历三月初一日,于川西三柏李氏大宗召开各地民众抗法自救会正副会长和代表会议,由陈保华主任主持会议,布置抗法斗争的部署和措施,并作出具体分工。</p><p class="ql-block"> 农历初二日,各乡各村民众自救会召开了声势浩大的抗法斗争动员宣誓大会。大村杀猪,小村杀鸡冲血酒,歃血宣誓。初三日凌晨开饭,七时两万多人集中到博立拜斋坡,(据说川西三柏来三千,南三来三千,莫村来伍佰。麻斜来伍佰 ,其余均是南二和坡头为主力军), 由抗法民众自救会总部主任陈保华指挥,队伍浩浩荡荡游行示威,直入坡头圩。沿途万众高呼口号:打倒法帝国主义!反对法帝实行殖民统治!反对强征人头税!取消义务劳役法!收复广州湾、法国鬼滚回去!中华民族万岁!口号声震撼坡头圩大地。接着包围法帝的公局楼、监狱所, 以及法帝驻坡头办事处和兵营。此时,法帝的凶残本性毕露,法帝公局双 百长卢文廷开枪打死民众自救会会员李康保、陈土轩、陈福章、陈兴炎、杨真炎五名烈士,打伤十多人。因此更加激怒了群众,陈保华便下令群众搬来柴火,泼煤油、掷火炬、以火攻下法公局楼 、打死法国兵多名。对其他法帝办事机构进行断水、断电、 断粮等措施,口号声轮番四起。</p><p class="ql-block"> “三家军”队伍庞大,组织严密,英勇善战,保家卫国,把法军赶出麻斜海,众乡之民打败了一国之师,创造了“世界都是坡头墟大”的历史神话。</p><p class="ql-block"> 法帝坡头公使被迫宣布取消人头税、船头税、义务公役制。抚恤死难家属 ,拨银医治伤员,厚葬死者,赔偿一笔军费。吴川人民取得三月三日抗法斗争的伟大胜利,震惊中外。</p><p class="ql-block"> 五位烈士均是南寨人,归葬大茅岭九有朗。他们保家卫国的精神,永远铭刻在当地群众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吴川人民的抗法斗争一直坚持到1943年正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湾,代替了法国侵略军的统治才结束,在抗法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b>吴川人民抗日斗争。</b></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展开全面抗战,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各地掀起。1937年10月,中共广州青年群众社地下党支部外县工作委员会派中共党员肖光护从广州来梅菉市组织、领导抗日活动。他主持成立了抗日义务宣传队,发动梅菉市市民、学生举行抗日火炬大游行等活动抗议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从此,梅菉、吴川的革命之火重新燃起。</p><p class="ql-block"> 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抗战初期,吴川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梅菉成为南路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梅菉,1937年10月底,中共党员肖光护和进步青年黄存立成立了抗日救亡宣传队。在塘尾、上郭、李屋巷、霞街、芷寮、沙角旋、大仁堂、烟楼、三角窝、三柏、龙头、低岭、樟山、泗岸、山圩、振文、奇艳等地进行宣传发动工作。陈信材在张炎支持下在梅菉办了报刊《南声日报》。陈信材任社长兼主编,肖光护和鼓中英任顾问,杨子儒任秘书。通过报刊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罪行,报道八路军、新四军取得英勇杀敌战绩,批评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政策。</p><p class="ql-block"> 于高州,1938年10月,广东省第十一区游击司令张炎在中共广东省委支持下,红花庙成立抗日救亡乡村工作团,招收各地学员300多人进行培训。参加培训的吴川工作队60多人,在陈信材、杨子儒、肖光护、孙文山、沈德润等组织下,利用木偶戏、街头剧、歌咏等形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p><p class="ql-block"> 吴川各地纷纷创办民众夜校,成为抗日救亡宣传重要阵地。梅菉市立中学师生到隔海、山脚、瓦窑等办夜校;1941年陈以铁、麦永周在振文麦屋祠堂办夜校;王国强、程耀连在塘㙍塘吉康王庙办夜校。</p><p class="ql-block"> 1938年2月,成立了以张炎夫人郑坤廉为队长的成立服务总队。进行军事、卫生救护训练。1939年冬,在高州城观音山建立儿童保育院,收养因战乱失去父母的孤儿300多人。</p><p class="ql-block"> 在塘㙍世德中学,成立了学生军训团。1945年,学校师生200人参加张炎武装起义。</p><p class="ql-block"> 在吴阳中学,1941年11月26日,两架日机因视线不清迫降那蒙村沙滩上,该校学生林熙棠、欧鼎桓、庞学言、黄星辉、龙廷云、李洽熙、倪文达等参与活捉日军飞行,将日飞行员捆绑回校,押送县府。</p><p class="ql-block"> 梅菉三乡小学(今梅岭小学)、黄坡育英小学师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中。育英小学教师陈卓霖,出生于南海县香港小商人家庭。早年参加高州抗日服务队,1944年12月参加南路抗日游击队陈以铁大队。1945年3月不幸被捕,受尽严刑折磨,宁死不屈,在塘㙍登高坡英勇就义。</p><p class="ql-block"> 轰轰烈烈的抗日武装起义。1943年2月21日,日军占领了广州湾,继而占领了北部湾沿岸地区。遂溪、安铺、廉江、北海、合浦、钦州、防城等市县相继沦陷,吴川便成为抗日最前线。中共南路特委抗日武装起义指挥部便从高州迁到吴川塘㙍低岭村,决定于1945年1月以吴川为中心,联合张炎、詹式邦发动武装起义。</p><p class="ql-block"> 廉化吴边抗日武装起义。1945年1月6日,吴西南区特派员黄景文,首先在廉、吴边区宣布起义。1945年1月6日,廉、化边党组织负责人陈醒亚、罗明举行起义。9日,赖红维、陈炯东在化州良光红埇农场举行起义。</p><p class="ql-block"> 吴川中区抗日武装起义。1945年1月7日,中共吴中区特派员王国强,举行廉化吴梅边抗日武装起义。1945年1月9日,王国强在振文泗岸泗水小学,组织以陈以铁为大队长、王国强为政委、朱兰清为副大队长的陈以铁大队抗日武装起义。</p><p class="ql-block"> 吴梅茂化边抗日武装起义。1945年1月16日,吴梅茂化边特派员黄明德在中共南路特委统一部署下,以良村张氏宗祠为指挥中心,举行吴梅茂化边抗日武装起义。抗日战争中,张亚德、张亚水、张胜龙、张锦荣、张述清、张贵荣等6名优秀男儿献出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抗日战争烈士、中华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 张炎、詹式邦领导的武装起义。1945年1月9日晚,张炎在塘㙍樟山村后背山的“慎终追远”墓园内,召开研究武装起义的联席会议。一致同意在中共南路特委的领导下,联合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团结抗日,共同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疯狂进攻。</p><p class="ql-block"> 不料会议机密被内奸郑洪潮泄露给反共县长邓侠。邓侠令李昌于1月13日凌晨突袭化州城,解除了化县自卫总队武装并杀害张炎得力助手文劭昌,并准挥师南下樟山围捕张炎。同时李昌发电报撤掉詹式邦职务,把兵权移交邓侠。当晚9时,詹式邦立即与秘书梁宏道赶到樟山村向张炎汇报。在这危急关头,他们毅然立即发动武装起义,并通报中共南路特委接应。</p><p class="ql-block"> 14日凌晨,张炎率张世才、张怡和两个基本大队及张启彬警卫连400多人,于2时包围了国民党吴川县政府所在地塘㙍圩。这时,詹式邦和梁宏道也率领400多人赶到参战。早上9点,战斗胜利结束,生擒反共县长邓侠、国民党县党部书记林太初、县参议长林昭文等100多人。</p><p class="ql-block"> 因时间紧急,中共南路特委接到张炎起义通报后,来不及通知黄景文,只能通知王国强率部参战。14日凌晨,住在大洋村的王国强、陈以铁所部400余人跑步到塘㙍圩参战。15日,又率部荡平了芷寮、吴阳、银岭、振文等乡反动武装。</p><p class="ql-block"> 独立中队程耀连、杨子儒于14日联合塘溪、通津两乡官兵和白藤小学师生150多人在世德小学宣布起义。李通、麦忠廉在世德学校宣布起义。</p><p class="ql-block"> 1945年1月19日,中共南路特委在泮北遗风小学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周楠任司令员兼政委,李筱峰任参谋长,温焯华任政治部主任。同时,张炎、詹式邦在官渡高岭村成立了高雷人民抗日军,张炎任军长,詹式邦任副军长,叶春任政委。</p><p class="ql-block"> 1月27日,中共南路特委在中垌村召开军事会议,邀请张炎、詹式邦、叶春、陈醒亚等人参加,决定张炎部队和陈醒亚大队攻打塘莲。</p><p class="ql-block"> 2月1日,张炎率领高雷人民抗日军向廉江西北进攻,在打下武陵圩后,误信廉江县长黄镇、雷州挺进队戴朝恩伪造的电报,放弃攻打塘莲的计划,把队伍拉回灯草村。傍晚,广东保安第六大队、廉江县长黄镇和戴朝恩的雷州挺进队共1000余人突袭,队伍被打散。随后张炎去广西找李济森,途经博白时,被玉林行政督察专员梁朝玑逮捕,并奉蒋介石命令于3月20日将张炎杀害,时年仅43岁。</p><p class="ql-block"> 1943年,中共南路特委在塘㙍上杭村碣南公祠成立了文林小学,作为张炎的秘密办公场所。南路特委温焯华、王明德先后派中共党员张虎、梁尚文分别任文林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杨子儒、陈以铁、张怡和等在文林小学成立抗日联防队,上杭、东岸等村200多人成为队员,他们参加了1945年1月的抗日武装起义,为抗日战争作出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 张炎、陈以铁、林林、欧鼎寰、苏少婉、梁弘道、容启钦、陈汉雄等,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们卫国牺牲的英勇事迹,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p><p class="ql-block">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p><p class="ql-block"> 稚嫩清脆、响亮却又坚定的歌声打断了我的回忆。放学了,一群小学生高唱着抗战当年的一首歌谣,颈上鲜艳干净的红领巾随风飘动。</p><p class="ql-block"> 坡头区政府利用广湛高铁、汕湛高速公路建设契机,将“海关楼”列入区不可移动文化名录,保存并修缮了这座见证法国殖民统治的“海关楼”,计划修建1000平方米陈列影视大厅,扩建2000平方米纪念公园和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不日这里将成为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站在“海关楼”的和风与暖阳里,我们似乎读懂了这份承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