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人曾经是甘肃插队的上海知青,调回上海工作后,在承明主办的”知青·上海“论坛上结识了不少在全国各地插队的知青朋友,他们经常举办各种活动,丰富了生活内涵,开阔了眼界。</p><p class="ql-block">徐霞兴,黑龙江襄河种马场的上海知青,7次参加中国南极考察队赴南极考察,在南极考察工作、生活的时间,累计长达5年半。在南极期间,组建南极陨石猎人队收集陨石;带领队员登顶南极内陆冰穹A最高点,属于世界上人类首次;2009年1月,徐霞兴回到国内,与另外两名首次登顶冰穹A的队员一起,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接见。徐霞兴南极冰海沉车脱险的传奇经历,感动了许多人,他是目前南极冰海沉车中唯一自救成功的人,之前澳大利亚、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有南极冰海沉车后,人员都殉职了。他的事迹上了中央电视台,是大家公认的南极英雄。</p><p class="ql-block">在徐霞兴和版主野歌的主导安排下,2009年5月30日,知青上海论坛举办参观“雪龙”号南极考察船活动,本人有幸获邀参加。</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40多人,集中乘坐一辆大巴车,来到位于上海金桥路451号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由当年的上海市市长徐匡迪题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是我国极地科学的研究中心,也是我国极地考察的业务中心,还是我国极地科学的信息中心。徐霞兴1990年调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后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后勤服务中心主任。</p> <p class="ql-block">极地研究中心大楼前的巨石上,有邓小平1984年10月15日的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1984年11月,我国首次派出南极科考队,乘坐“向阳红10”号科考船向南极进发,进行科考。</p> <p class="ql-block">极地研究中心大楼一楼的极地科普馆成立于1997年,馆内展览内容丰富,包括各类极地珍稀标本,考察工具与用品,考察装备实物和模型等等,尽现南、北两极迷人的风光,展示了中国极地考察的历程和成就。极地科普馆拥有历次中国极地考察收集的极地沉积物、陨石、冰芯、低温菌种等各类样品和宝贵的资料。</p> 南极英雄徐霞兴来到了的极地科普馆,亲自向知青朋友们讲解南极科考的知识和实地科考经历,大家听的津津有味。<div><br></div> 徐霞兴站在南极地理位置模型图前,向大家介绍了南北极的地理环境概况与我国开展极地考察的历程,他介绍说,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的大陆,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也是唯一尚未被人类开发的纯洁圣地。南极大陆周围的海洋中漂浮着数以万计的巨大的冰山,是最难接近的大陆。 南极科考工作站位置图,网络图片,冰穹A和昆仑站文字为本人添加。<div>中国在南极现有四个科考工作站:1985年2月建成的“长城站”,位于西南极半岛顶端的乔治旺岛菲尔德斯半岛,属于亚南极。1989年2月建成的“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普里兹湾,是真正建立在南极大陆上的考察站。2009年1月建成的“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是南极内陆度夏科学考察站。2014年2月建成的“泰山站”,是我们2009年5月参观“雪龙号”以后的事了。</div> <p class="ql-block">徐霞兴回想自己首次参加中国第十二次南极科考队,登陆南极度夏并越冬的工作和生活。他说:</p><p class="ql-block">那年我是担任机械师工作前往南极,在长城站负责所有运输、工程车辆、橡皮艇的维修保养,驾驶操作。</p><p class="ql-block">暂短的度夏期间除科考外,是生活楼的建造。两层楼生活栋,是离地面两米高架空钢结构组装式,彩钢保温夹心板为墙体和屋面;楼上为宿舍楼下为食堂、会议室等。</p><p class="ql-block">度夏结束队员撤离,我们越冬队员开始乔居新楼,同时进行楼内收尾工作、家具的组装。</p><p class="ql-block">长城站为海洋性气候,空气潮湿盐雾较高,周边各国考察站较多,逢年过节常有互访。尤其是智利考察站,有学校、邮局、银行、教堂、机场、体育场等设施。</p><p class="ql-block">在那一年多的南极长城站工作生活期间,我留须蓄发,长发披肩浓须挂唇,直到离站登机回国前剪发剃须。(摘自徐霞兴微信朋友圈)</p> <p class="ql-block">徐霞兴向大家介绍在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区考察收集陨石。</p><p class="ql-block">2002年11月~2003年3月,徐霞兴参加了中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主要的任务是在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区收集陨石。</p><p class="ql-block">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徐霞兴参加了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再一次前往东南极内陆的格罗夫山区考察,主要是收集陨石的工作(陨石猎人队)。</p><p class="ql-block">徐霞兴回忆:</p><p class="ql-block">每当我发现并收集到一块陨石,在做现场记录时,面对陨石,总感觉陨石是有“生命”的,就好像“她”在期盼着我的到来。</p><p class="ql-block">“她”迎着南极的狂风暴雪,背靠着披肩般的雪坝,蹲在根据自己型体所雕琢的冰雪窝窝里,“她”仰面朝天微笑着,等待着我们的寻觅。“她”告诉人类浩瀚宇宙的从前和现在,欢迎人类去“她”的家乡做客。</p><p class="ql-block">“她”像一位守职的宇宙天使,光年迢迢,经烈火的燃烧、熔炼来到地球。</p><p class="ql-block">为完成使命,“她”趴冰的期望,卧雪的等待,期盼着我与“她”相见。(摘自徐霞兴微信朋友圈)</p> 冰穹A,距南极中山站1250公里,气温-31.5°,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整个南极大陆98%的面积被平均厚度达2450米的冰体覆盖,好像头上戴了一顶大帽子,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冰盖”。从科学考察角度看,南极有四个最有地理价值的点,即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此前,美国在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俄罗斯人的东方站位于冰点之上,磁点则是法国建造的迪蒙迪维尔站,只有冰盖高点冰穹A尚未建立科考站。当时,南极仅剩下海拔4000多米的冰穹A这个科考空白点。<div>“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是我国进行了人类首次从冰雪上,登顶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考察的壮举。我们13名队友,代表13亿人民,2004年12月19日从南极中山站出发,29个日日夜夜艰难的路途,终于05年1月18日登顶成功。<br>在艰难困苦的路途中,25日这一天。队友们为我在冰天雪地里过生日。队友们都脱去了红色的连体外套,队医用药水棉帮我粘上眉毛和胡子,让我穿着红色外套,背着装有;饼干、牛肉干、巧克力、八宝粥的红色服装袋,从远处走来,为大家分发礼物。<br>那年,人类首次登顶了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摘自徐霞兴微信朋友圈)<br></div><div><br></div> 那年,距离登冰穹A只剩一天的行程,有一名队员高原反应,危在旦夕,科考队向在南极的美国站求助,对方表示需要满足三点条件才能施救。1,保证提供返回的燃油。2,随时告知所在地的气象预报。3,需要一个平坦的滑雪跑道。中方答应了三个条件,3小时15分钟后,美国的营救飞机降落,中方队员充满感谢的说:“美国很牛,能在这种情况下来营救我们队员。”徐霞兴记住了美国驾驶员的话:“中国人更牛,没有你们地面的保障,我们飞机都不敢来,也不能来。”病员得救了,其他12名队员继续朝着冰穹A进发。第二天,科考队终于到达了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考察队获得了一批珍贵的观测数据和冰雪样品,建立了自动气象站。这次考察结果填补了国际南极内陆考察在这一区域的空白,丰富了人类对南极冰盖的认识。工作了13天后,徐霞兴和队员们依照计划撤离。<div>中国最终赢得了国际南极事务委员会的同意,在冰穹A建立南极昆仑考察站。<div><br></div></div> <div>徐霞兴南极冰海沉车脱险的传奇经历,是他此生难以忘怀的。</div><div>徐霞兴是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站长,等来了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等来了“雪龙”号装载的建设昆仑站的物资。由于“雪龙”号到达南极后,困于离中山站50公里的冰极带,“雪龙”号装载的PB300雪地车太重,直升机无法吊运,只能靠科考队员卸运货物转运到中山站。<br></div><div>以下内容摘自曾担任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的随队医生毛一雷教授著作《生命印记-南极之巅》。</div><div>第24次内陆冰盖队的首席机械师、第24次队中山站站长徐霞兴将驾驶第一辆PB300。徐霞兴是个年近六旬的上海人,精干利索,胆子特大。作为机械师,他资格老道、经验丰富,驾驭雪地车的技术可以说数一数二。完成此次任务之后,他就可以光荣退休,但是,几分钟之后的事故, 使他差点成为中国极地科考20余年来的第一位献身者。</div><div>他计划驾驶PB300从船头绕到船的右翼,拉上载有物资的雪橇,运送到前方冰架上。徐霞兴下船后仔细地检查了一下冰面,开始驾驶雪地车慢慢朝船头方向挪,行至船头前方150米处时,在没有丝毫前兆的情况下,冰面突然整块坍塌,连车带人一起陷入海中!</div><div>此时,第25次南极科考队总领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教授正在雪龙号驾驶室里,当雪地车还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下时,杨领队猛喊: “跳车!跳车!为什么不跳车?为什么不跳车!”雪地车很快没顶于水下,杨领队哭出了声……事后徐霞兴回忆,感觉海冰塌陷时,他立刻加大油门,试图带领雪地车一起逃离,但已经来不及了。雪地车开始向海底下沉,海水从驾驶室四周钻了进来,很快到了他的膝盖。</div><div>他试图打开驾驶座一侧的车窗或车门逃生,但因为外面海水的压力,没能成功。他跳到副驾驶座准备推窗门的时候,海水已到了他的肩膀。雪地车继续下沉中,他想到车顶那个小小的天窗,那可能是他唯一的逃生希望了。天窗并不大,只能朝前打开40°左右的角度,是通风用的,而且车顶上还有行李架子挡着。当他跪在副驾驶座上,用左手使劲旋动天窗螺纹的时候,冰冷的海水已没到他的脖子了,因为外面海水的压力太大, 天窗一时也打不开。那一刻,他几乎认定自己今天就要葬身此地了。<br></div><div>绝望之中,右手猛力一拉,竟然打开了右侧驾驶室窗户,涌进来的冰冷的海水将他整个淹没,但同时也平衡了驾驶室内外压力。最后一个机会了,他用尽全身力气再次向上推天窗,突然感到一股力量在把他朝外推。当他的上身冲出天窗后,硕大的极地靴却被卡在天窗和行李架中。这时候他已经憋不住气了,猛烈挣扎后,竟然奇迹般地将靴子挣脱掉了!</div><div> 此时雪地车已沉到水下56米深,四周水色发暗。他开始奋力向上浮游, 快要窒息的时候,头顶顶到了一块冰,终于浮出了海面!昏昏沉沉中看到了拿着竹竿前来营救的队友……</div><div>(以上内容网络上有相应的视频可观看。)</div><div>据徐霞兴介绍,当时采用了雷达测冰等技术手段,他并没有担心出现海冰塌陷事件。当7吨重的雪地车启动并行进了五六米后,他就很放心地驾驶了。PB300雪地车是德国凯斯鲍尔公司生产的中型马力车型,价值人民币300万元。因此科考队员回忆,当徐霞光醒来后,嘴里念叨的竟是:“一辆车没了,一辆车没了。”<br></div><div>这次事件发生后,雪地车不能再贸然上路。专家根据冰情会商,于12月10日,用探地雷达、冰面钻探等手段联合进行海冰深度、结构调查,最终确定了一条相对安全的卸运路线。<br></div> 南极极地风光,雪地上有雪地车碾压的痕迹,远处是科考队工作车。假装在南极潇洒一回。 当一回雪地摩托车的骑手。展厅内的雅马哈雪地摩托车,与传统摩托车不同的是,雪地摩托车采用履带旋转来移动车身,是南极科考队的交通工具。 参观完极地科普馆,徐霞兴与我们一起坐车来到了“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锚地,登上了向往已久的“雪龙”号。 中国第一代极地科考船是“向阳红10”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科学考察船,但没有破冰能力。曾参加中国首次发射运载火箭、同步通信卫星等重大科研试验任务。1984年11月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开赴南大洋、南极洲执行科学考察任务。1998年8月,改建为“远望4”号航天测量船。<div>第二代南极科考船是“极地”号,原系芬兰劳玛船厂1971年建造的一艘具有1A级抗冰能力的货船。我国于1985年购进后,改装成极地考察船。</div><div>第三代极考察破冰船“雪龙”号,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在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一艘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中国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后按照中国需求进行改造而成。1994年10月首航南极,以后的极地考察及补给运输几乎都是由“雪龙”号担当。2007年3月27日,“雪龙”号驶进上海船厂浦西修船码头,将船上的通讯导航设备、海洋科学考察设备、实验室以及生活设施等全部更新,全面提升“雪龙”号的极地、大洋科学考察能力。船体外观涂装,一改原有的上白下黑色,变成靓丽的上白下橘红色,形成“雪龙”号此后固有的鲜明色彩。</div> 走进改造后的“雪龙”号考察船的船舱,不仅食堂、住宿等生活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科研条件也明显好转,科研面积从原先的200平方米增加到687平方米,并新增了许多科研设备。 这是“雪龙”号考察船驾驶室。手握舵轮,试试航海的感觉。<div><br></div> “雪龙”号考察船驾驶室,航海仪器装备一应俱全。 “雪龙”号考察船甲板,橘红色设备是“雪龙”号船用吊机。 改造后的“雪龙”号考察船,综合技术和经济性能指标得到全面提升。船体的总体布置已进行了合理调整,新增了直升机升降保障系统,更换了救生设备、消防设备等设施,增加了船舶管路系统防腐措施,更新了机舱油污水及生活污水系统,同时还加装了生活区制淡水的装置。在电气改造方面,船上的配电系统、电力设备、照明系统、船内通信和报警系统等均已更新换代,并通过对通讯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改造,使船舶的现场数据集成、处理、共享和远程数据传输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在“雪龙”号考察船上,遥想徐霞兴当年穿越西风带进入南极圈。<div>“首先看到的是漂浮在海面的冰山。在南极所谓的夏天是暂短的,此时的冰山是随着风向和洋流,而漂移游荡在南大洋的海面。<br>几千万年的降雪,堆积挤压覆盖在南极大陆上,随着冰川的运动,平均230米厚的冰雪入海形成冰架。<br>冰架在海潮起落、涌动的作用下,断裂崩塌,脱离了大陆的冰川,形成漂浮在海面的冰山。<br>在南极漫长的冬天季里,冰山被成群地,冻结固定在海湾里,结束了夏季的游荡,形成冰山密集的冰山群。”(摘自徐霞兴微信朋友圈)</div> “雪龙”号直升机停机坪,可以搭载一架“直9”直升机,这是一种多用途直升机,机动灵活,用途广泛。也可以搭载一架“卡32”重型直升机,能够极大的节约从“雪龙”号到考察站的货物运输时间。<br><br> 徐霞兴在“雪龙”号船仓内,一面讲解“雪龙”号的构造,一面耐心的回答知青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徐霞兴说,我有三个故乡,两个在北半球东边,一个在南半球的低端。东海之滨的上海是我出生的故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黑龙江,是我撒落青春年华的地方。神秘的南极,是我爱的咬牙、狠着怀念、出生入死的第三故乡。(摘自徐霞兴微信朋友圈)<br> 徐霞兴结束了“雪龙”号讲解,任由我们在船上自由活动。 徐霞兴和南极科考队是我们知青心目中的英雄,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是我们知青的荣幸。科考队员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险,开展科学研究的科考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插队云南的上海知青山牛,插队内蒙的上海知青衣秀、满月,插队江西的上海知青小南瓜及不知名知青和徐霞兴合影留念。 慕名和徐霞兴第一次合影,此后多次参加知青活动,和徐霞兴成为朋友,至今仍保持联系。 单独和“雪龙号”合影留念,也是人生中一次难以忘怀的经历。 和认识不久的插队贵州的上海知青高山、插队云南的上海知青山牛、插队内蒙的上海知青珊珊、野歌、陶陶,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院内合影留念。 参观南极考察船“雪龙号”活动结束后,部分知青又在酒店聚餐,餐后大家合影,留下美好瞬间。 前些日子,看到徐霞兴在朋友圈发的回忆南极科考的照片,想起十四年前徐霞兴曾经带领我们参观过雪龙号,遂从移动硬盘中找出当年照片,做此美篇,经徐霞兴审阅。文中部分文字来自徐霞兴微信朋友圈,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