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64年9月1日,我成了烟台师专的一名学生,戴上了这枚校徽。班级名称是中文六四级一班。</p> <p class="ql-block">入校后一个多月,我们就到海阳县参加“四清运动”去了,离开烟台前,我照了这张照片寄给父母。那时,我周岁18.</p><p class="ql-block">在海阳,我们住了八个月,直到1965年6月才回到学校。</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教室里摆拍的一张照片,时间好像是1967年秋。</p><p class="ql-block">那时,经班长于光珍同学介绍,我到函授部一位老师那里学会了摄影,只要能借到相机,我就试着拍几张,用的都是120胶卷。这张就是我调好速度光圈距离景深后,请于光珍按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使用过的部分教材。这些教材都是山东师院、曲阜师院、烟台师专三校中文系合编的。</p> <p class="ql-block">1966年春,我们停课,搞起了“大批判”。8月31日,我们在北京集体参加了毛主席第二次接见“红卫兵”的大会,并在北京“串连”十天。因为囊中羞涩,那次在北京没有拍一张照片。10月,我们又南下“串连”去了。上左图是报道那次“接见”的小册子。右图是我在韶山毛主席旧居前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我们“串连”小分队在武汉长江大桥旁蛇山的合影(后来这个地方重建了黄鹤楼),前排左起王永德、栾日旭、荣宪宾;后排左起:陈以桐、魏继春、万清立、周树光。下图是我单独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1966年12月底,我和几位同学又参加了“长征”串连,先是到了乳山,后来和王永德、田奎武一起到了九二三厂(胜利油田),在那里当了一段采油工。这是我们所持的“徒步串连介绍信”。</p> <p class="ql-block">1967年春天后,几次“复课闹革命”都流产了,全班四十几个人分成了五派。我和几位同学闲得没事,办起了《争上游》小报,油印,十六开。后来又翻印了一些毛主席诗词讲义。再后来我成了彻底的“逍遥派”,“躲进小楼成一统”,看了大量书,打了不少乒乓球,还自学了弹钢琴。</p> <p class="ql-block">烟台小城十分漂亮,我特别喜欢烟台的大海。有事没事就跑到海边发呆。</p><p class="ql-block">上左图是在学校附近苹果园,右图是在海滨。时间是1967年4月。</p> <p class="ql-block">左图是在烟台毓璜顶,右图是在西沙旺海边。</p> <p class="ql-block">我和同学在烟台的合影不多。上左图是和王永德、万清立同学在烟台山海滨。是1967年春王永德的弟弟到烟台时为我们拍的。他弟弟是某部宣传干事,带了相机去烟台,用的是135胶卷。</p> <p class="ql-block">我和魏继春同学在西沙旺和毓璜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上面那张是我为于光珍拍的,那是我第一次在室内使用自然光拍照,没想到光线把握还不错。下图是和于善敏同学在校门口拍的。于善敏告诉我,他把照片带回家,老母亲看了好高兴,以为是她儿子找了女朋友。我开怀大笑,怎么看也觉得自己不像是个女的啊。</p> <p class="ql-block">这是1967年秋,我们在黄务公社参加助农劳动,干的活是拉耧种小麦。照片上左起:张炳旭、于善敏、荣斌、老农。张炳旭同学1981年病逝了,十分可惜。</p> <p class="ql-block">1968年8月,我们在推迟一年后,终于毕业。毕业时,班级形同散沙,连毕业合影也没有照(掌权的头头们已没有组织全体同学活动的能力了)。同学只能自愿组合拍照留念。上图前排左起:陈以桐、万清立、阮久泉、付哲莹、毛立志;后排左起:荣斌、宋永洲、郭玉高、王永德、于光珍。</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毕业证件照。</p> <p class="ql-block">1995年冬我到威海出差,在烟台换长途汽车时,抽空去母校看了看。当时拍了些照片,后来都找不到了。偶尔找到以上两张。上图是在老宿舍楼前照的。1967年,我晒在宿舍楼门口右边那个窗台上的一双棉鞋,被别人穿走了。那是母亲刚做的一双新棉鞋,我冻脚是小事,心疼啊。下图是学校兼做礼堂的餐厅(或曰兼做餐厅的礼堂)。1966年6月,大门左面的墙上贴出了六四级二班于惠敏等同学的“第一张大字报”。</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回母校多少有点“风光”。2001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在烟台进行,我忝列评委参加了会议。其间,烟台师院的领导邀请全体评委到学校参观,并且设晚宴招待。那次,我见到了原中文科李承勋主任(他早已退休,那次是他到餐厅见老同学、省社科联梁主席,我遇上了,当时他已罹患癌症)。上面的合影,第三排左三是我。</p><p class="ql-block">第三次回母校,是应烟台师院中文系邀请,去参加诗词研讨会。会址在师院最北头的留学生招待所(在一个小山上,估计位置在当年张裕葡萄园的最北头)。那次还幸享受了可以带家属的待遇。因为开会那两天太忙,我竟然没在母校留影。倒是会后到蓬莱阁、养马岛、威海“考察”时拍了不少。那次只在一个晚上抽空去宿舍楼看望了辅导员王俊堂老师。</p> <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1日,我心血来潮,想起这天是到烟台55周年,便坐上高铁去了烟台。</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四次回母校。母校前些年已将“师院”改成了一个类似野鸡大学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原中文楼和英文楼都成了烟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粉刷一新了。上图是我在原中文楼前的留影。这里已改成了鲁东大学的马列学院。</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老中文楼的背面,我当年的课桌就在二楼左起第四个窗户后。下图就是当年同学们所称“两点一线”的“一线”。如今是林荫道了。</p> <p class="ql-block">原中文楼的门厅,迎门安放了一个屏风,上面不知是谁写的四个蹩脚大字。高等学府的教学楼里摆放这玩意(劣质工艺品),简直有失水准!</p> <p class="ql-block">二楼成了马院的办公区,当中的大合堂教室那大玻璃窗改成了一面墙,被隔成了小房间。当年那里是我们开会,打乒乓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是原中文六四级一班的教室前门,现在是办公室,我推门看了一眼,没敢进去。如果是教室,我很想进去在原座位前坐坐。</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原校门位置设的一个小门。鲁东大学的大门在这个门的北边,十分“现代化”。不过我总喜欢不起来,觉得那里与我无关。下图是校门外墙的铁画(原中文楼),设计的不错,颇给人亲切感。</p><p class="ql-block">我还会再去母校吗?哈哈,问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