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区里冬天的雷声和蛙声</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初,位于赣东北山区、丘陵地带的葛源镇,在经历过长期的干旱过后,迎来了一次明显的降温降水过程。六、七、八日连续三天,从早上七点至十一点左右乌黑的天空、电闪雷鸣,寒雨阵阵,每天降雨时断时续达四、五小时,随着降雨,田间沟渠杂草丛生的积水处传来阵阵蛙声,令人难以置信。已是冬天的蛙、蛇类早已进入了冬眠状态蛰伏着,怎么还会出现此起彼伏的阵阵蛙声? 两个月过后后,2023年元月13日下午三时许,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急风骤雨,雷声轰鸣且沉闷。雨时断时续的下个不停,晚上九时许,昏暗阴沉的天空,再该雷电交加,雷声隆隆,寒风冷雨,刺骨冰冷。一连几天都是中雨。十五日天气转为雨雪天气。之后或许降雪过后天气会逐渐转好。降水过程告一段落。</p><p class="ql-block"> 一般情况下, 出现冬天打雷的天气比较少见,2022年冬天南方各省或许有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冬天电闪雷鸣的天气现象。因此自然就有一些人将它和瘟疫、地震、水、旱灾害,战乱牵强附会在一起,说是冬雷的预兆。我不知道天文、气象部是否有相关记载?不知是否有据可查?但我敢斗胆而言,这是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形成降水从地理学常识而言,它是冷、暖两大气团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在冬天,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极地大陆气团属于冷气团,随着冷气团势力的加强,逐渐南移,在南移过程中整个气团插入到南方的暖气团的下面,使嗳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和雨。所以当强大的冷气团南移时就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出现雨雪天气。在两大气团交界处由于温差大产生强烈运动则形成了闪电和雷鸣,连续性降水。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团气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天气变冷。</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冬天的雷鸣电闪和瘟疫、地震、水、旱灾害、战乱是没有联系的,它是一种地理、天气现象。不是什么所谓的灾难预兆。</p><p class="ql-block"> 愿疫情早日结束,天下百姓安康、祥和、快乐。</p>